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创建的原则之一文化融通,笔者认为它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打破文化内在的界限,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融通中生成新的文化;其次是指打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整个文化体系下认识、体悟文化。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得以优质创建的原则之一,这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通;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社会文化的融通;文化的开放与坚守,即对外来优质文化的开放与对我国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
在高度组织化的文化语境之下,学校文化容易形成静态平衡的“超稳定结构”。静态平衡阻滞着学校文化的发展,磨蚀着学校文化的棱角,使学校文化的文化感知力逐渐钝化,文化免疫力逐渐降低,文化自信力逐渐衰减。要打破静态平衡,建立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平衡,必须终结文化“独裁”,重建文化民主;拆除文化壁垒,实施文化开放;走出文化因循,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3.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经营学校过程中,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充分体现校长个性的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校长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时代创新性,体现了主流文化,是校长职业实践的产物。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发展文化。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学校文化是校长文化的具体体现。校长文化需要长期积淀,积淀校长文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依托。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文化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表现方式及主要特征,以及诸多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多重影响,通过先进文化规避消极文化、落后文化的影响,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借鉴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经营学校过程中,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充分体现校长个性的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校长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时代创新性,体现了主流文化,是校长职业实践的产物。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发展文化。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学校文化是校长文化的具体体现。校长文化需要长期积淀,积淀校长文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国外常将教学文化等同于教师文化,并认为不同的教学文化模式内蕴不同的教学文化形态。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把当代教学文化分为文化模式和契约模式,我国认为教学文化是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文本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在内的整体性文化。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可将当代教学文化形态分为竞争性教学文化和合作性教学文化、显性教学文化和隐性教学文化、控制性教学文化和生成性教学文化。此外,当代教学文化还蕴含着价值导向、环境塑造、制度规约、情感激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化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种“生动的循环”关系,文化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在于“以文化人”,即引导主体获得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发展人的文化素养,建立主体的文化自信,实现人的文化本质。知识的文化属性和教学的文化品格决定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本质上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过程,其基本方式是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觉醒与自信。挖掘课程知识的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促进学生与文化的相遇,引导文化回应性学习;聚焦于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课堂文化实践,是课堂教学中文化育人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普洱文化是以普洱命名的区域文化,与云南文化存在共性,也有其个性特征:从历史角度看,是原生性文化;从文化分布格局看,是蜂窝状文化群落;从文化流变看,是多元文化的聚合涵容;从文化类型看,是适应性的自然生态文化;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是边缘文化和通道文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微文化,具有非主流文化的"主导文化"特质。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主体,对微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对于大学文化来说,只有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政策引导,完善大学微文化资本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文化资源建设,丰富大学微文化的客观资本,注重大学生网络文化行为指导,督促大学生注重大学生在微文化资本中的身心健康,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安全是指文化主体不被其他文化所取代或同化,保持文化独立性、完整性的状态。文化自信是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与自觉践行。文化自信是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时代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的价值文化、政治文化、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面临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建议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主流文化等方式,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乡村文化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与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等长期互补、和谐发展的文化.乡土文化不仅一直是现代乡村文化不可缺少和代替的组成,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乡村振兴,其更将成为有强大生命力的稀缺资源.推进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乡村及其教育振兴,必须重视乡土文化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对乡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教学、兴趣活动等,促进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文化,是一种活动文化,也是一种关系文化,它成为文化哲学规范和反思的基本内容之一.文化哲学对教学文化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它的时代精神规范教学文化的价值转换,它的宽容兼纳的品性规范教学文化趋向多元开放,它的中性思维方式规范教学文化的"和合"智慧.文化哲学与教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建构的,一方面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理论支点,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教学文化追求的理论旨归,在文化哲学的导引下,教学文化凝练出教学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的精神内核,指导着教学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5.
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以舜文化、理学文化、碑刻文化、玉蟾岩远古文化、柳子文化、瑶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多类型文化组建了永州历史文化体系,释放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多元文化的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影响推动了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红色文化占据核心地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发扬和大学生良好理想信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16.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前者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后者主要是维护职工权益。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为此,要加强企业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形成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这不仅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唱响新时代工人之歌,构建和谐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学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学术机构,担当着培育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并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大学文化创新是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大学和企业都是社会组织,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组织文化,由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构成一个整体。组织文化不能与生俱来,要经历一个塑造的过程而形成。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层面之下的次亚群文化,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空间,在塑造过程中可以有效互动,实行校企合作是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新形态,已经取得独特的文化地位,不仅传递文化,而且还制约文化、规定文化、生成文化、影响文化。传媒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大学校园文化与传媒文化相互制约、影响、整合、促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堰位于我国秦楚文化旅游带(武西高铁旅游带)、中原巴蜀文化旅游带(郑渝高铁旅游带)和汉水文化旅游带的交汇中心,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其中具有较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是武当太极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具有一定国际交流优势的文化是调水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是诗经文化、桃源文化、沧浪文化、远古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等,具有区域影响力文化是郧阳抚治文化、庸国文化、辽瓦店子遗址文化等。武当太极文化因其国内外影响力最大、开发潜力最大、涵盖性最大,因此可提炼为十堰城市文化核心品牌"太极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