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起钟点工,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身穿围裙的家政服务员的“蓝领”形象。而所谓的“白领”和“蓝领”,无非是区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种标志而已,可是眼下这些新型的钟点工在工作性质和模式上的转变,渐渐模糊了传统意义上“蓝领”和“白领”的界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升级转型时代,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蓝领”人才,如何加强培养中高层优秀“蓝领”,这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性任务.因此,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才匮乏,对于培养大批基础强的中层“蓝领”,职业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上述因素,采取从”跳出二职看萧山,跳出萧山看二职”的思维结构(二职指萧山区第二职业中学).就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人才,阐述了现实窘境、剖析了历史成因、总结了战略思考、提出了方法探讨、创新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结构性过剩是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职业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蓝领工作成为历史在信息革命冲击下,人类正面对工作被科技取代的历史转变,目前全球失业人数是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峰。经济发展趋势基金会的总裁里夫金最近指出,不但蓝领工作将成历史名词,连秘书、接待员、柜台人员,甚至中层管理等白领工作也将大幅删减,未来世界将呈现两极化现象,一方面是由信息精英控制与管理的全球高科技经济,另一方面则是在世界日渐自动化下失业人潮与日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学院”的兴起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我国目前职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探寻中国的“蓝领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发展与新专业的发展二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摆脱职业教育发展的滑坡趋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遵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向先进教育模式进行学习,以力图扭转这种被动不利的局面,在注重一技之长的同时还要强化文化知识的培养,有了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理论知识才会更好的为实践作准备。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新兴专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教育目标,通过校企结合来达到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企业、客户认可的人才。职业教育的产生是为了更好让学生就业,创造价值,因此职业教育要具有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的蓝领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学院"的兴起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我国目前职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探寻中国的"蓝领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鲁香菊 《科技风》2013,(5):202+2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技工蓝领不仅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车工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让技校学生毕业后能够被社会认可与接纳。  相似文献   

9.
童海峰 《大众科技》2008,(6):182-18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高专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Java语言为例,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软件蓝领”,增强高职高专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白领综合症     
“白领”的叫法源自国外。所谓“白领”和“蓝领”,是根据工作着装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所进行的粗略划分,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地点通常在办公室、写字间、研究室等。传统方式的体力劳动多在室外作业,现代化生产中,许多在工厂车间内完成的作业,也属于体力劳动。随着禾斗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脑力劳动者在整个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上个世纪中期,某些发达国家“白领”即超过从业人数的50%,至20世纪未,发达国家的“白领”人数多超过“蓝领”,有的国家“白领”占就业人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