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前几日.作者邀我为她的新书作序.乍一看书名.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欣喜.在我的印象中,讲印刷史的书不在少数.但从彩印角度写印刷史的却并不多见.的确.时至今日.还没有一部专著对中国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作出全面而系统的介绍.过去.说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人们似乎只有白纸黑字的印象,而<中国彩印二千年>(李英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则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延续数千年的绚丽多彩的画卷.读之如"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作者李英邀我为她的新书作序,乍一看书名,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欣喜。在我的印象中,讲印刷史的书不在少数,但从彩印角度写印刷史的却并不多见。的确,时至今日,还没有一部专著对中国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作出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钱存训对中国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的书史和印刷史研究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对印刷发明前中国书史的研究,对中国造纸和印刷历史的研究,对印刷术的发明和技术史的研究,对纸和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对学术研究方法的启示,旨在探讨钱存训对中国书史和印刷史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近来笔者在检读中国印刷史著述时发现,有关中国印刷史研究的先驱者T.F.卡特的相关资料介绍很是希见,甚至英、美国家的一些人物数据库中也找不到他的名字.而T.F.卡特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作为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印刷史专著在近百年来频频被引用和参考,这对于作者而言显然有失公正,对中国印刷史界而言则略有遗憾.因此,笔者通过国内外零星史料的梳理,大致勾勒出T.F.卡特的生平经历、著述及著述版刻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印刷史上,中国人的发明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外,彩色印刷术同样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印刷史的一项重大贡献。而对于这方面的成就,今天人们知道的却很少。  相似文献   

6.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7.
印刷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尽管对全人类的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却还没有过一部全面系统的专门著作对它进行深入的总结研究。《中国印刷史》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对古代印刷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几代学者对传统印刷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廓清了中国印刷史的整体风貌,就其征引材料的丰富、论述范围的广博、涉及内容的全面而论,可以说是空前的。与此同时,它也结束了只能依靠传统考据学方法对整个印刷史进行局部研究的历史,竖起了“通史”的框架,使印刷史的研究迈入了总体评价的阶段。作者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印刷史专  相似文献   

8.
我1949年进入印刷行业,至今恰好60年。60年来,中国印刷业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其中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印刷技术由落后到奋起,再到基本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发展历程。印刷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  相似文献   

9.
台港澳之窗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上,就雕版印刷发明的源头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世所公认。但雕版印刷术究竟  相似文献   

10.
说到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宋、毕昇等等,似乎只有白纸黑字的印象。事实上,印刷所涵盖的,远不止于此。在印刷史上,中国人的发明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熟知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外,彩色印刷  相似文献   

11.
考辨与争鸣     
近几年来不少有关中国古代发明史的著作(多为通俗读物)都据《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的说法说雕板印刷起源于贞观,其主要根据是明代《弘简录》中的一句话,即所谓唐太宗嘉叹《女  相似文献   

12.
钱存训教授是海内外闻名的中国出版史研究专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钱先生在中国出版史研究领域的贡献做了评述,即对纸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录及对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做了全面研究;对中国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了全面研究;从世界文明比较的高度,阐述中国出版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指导了一批从事中国出版史方面研究的博硕士论文,丰富了中国出版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印刷史上,金属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活字以铜活字为主,时至近代,金属活字是世界印刷发展的起点,因此应该重视对金属活字印刷史的研究。中国在发明雕版印刷之后,发明了活字印刷,同时也发明了铜版印刷和铜活字印刷。朝鲜在毕鼻活字的基础上继续研制铜活字,并利用铜活字印刷图书,取得了成果。中、朝两国在不同时期对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宋玉立 《青年记者》2017,(24):70-71
作为最早发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国家,我国伴随着书籍印刷业的繁荣,在版式设计方面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现代期刊作为一种文化服务类的产品,版式设计更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或印象传达.为了给读者提供更高级、愉悦的阅读感受,就需要从版式设计着手,按照设计美学的规律对其加以分析、合理运用,以设计出“完美”的刊物.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回顾了张秀民先生漫长的学术生涯,表达了对老一辈学者的崇敬之情. 关键词 张秀民 印刷版本学家 追忆 张秀民先生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谱名荣章,字涤瞻,浙江岷县人.6岁上小学,肄业于宁波北门外四明中学高中部,后考入陈嘉庚先生举办的厦门大学文学院国学系,毕业后进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采编和目录编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版本印刷资料.著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活字印刷史话》、《中国活字印刷史》、《中国印刷史》等,为我国著名的印刷版本学家.2006年10月28日,为庆贺先生百岁华诞,来自内地、台湾、美国的出版、印刷史和古籍界专家学者I00余人隆重集会,为其《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举行首发仪式暨印刷版本史学术研讨会.因未能躬逢盛会,我便暗下决心:寒假中无论如何都要抽出时间去拜谒这位百岁人瑞以当面请益!谁曾想,仅仅一个多月后,先生竟遽归道山,每念及此都悲恸不已!先生的去世与徐复夫子的离世是何其相似啊!大凡视学术为生命者,一旦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划完最后一个句号,他们走的是那么的从容和淡定;换言之,支撑他们年登九秩仍然笔耕不辍的,除了坚定的学术操守和学术信念,还能有什么呢?! 先生就读厦门大学时,从孙诒让之弟子李笠习《汉书·艺文志》,始对目录学发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一书试图从“大出版”的宏观层面上以“论”为主,建构起一种宏观总论式的研究模式。该书在充分借鉴和利用大量具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做了总结性研究,并对诸如“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等重要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从而展示出一种开阔的学术视野及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18.
李英 《传媒》2006,(11):22-22
本刊讯(李英)美国纽约时间10月20日下午6时,"中华印刷之光"专题展览在纽约亚洲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览浓缩了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和发展的悠久历史,是我国首次在美国举办的印刷史专题展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科技领事李新华、文化参赞翟德玉等有关方面领导及中美印刷出版业界嘉宾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管理司司长王岩镔、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郝振省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相似文献   

19.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系荣誉教授、东亚图书馆荣誉馆长、英国李约瑟东亚科技史研究所研究员,知名图书史、印刷史与文化史专家钱存训教授所著的英文版《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一书,自50年代后期出版后,曾两次重印,一次再版。1975年,该书中译本由周宁森翻译,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81年再版;1988年,该书中文版第二次增订本由祖国大陆著名书史专家郑如斯教授增补,以《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与文字记录》为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版网讯:美国纽约时间10月20日下午6时,由中国印刷博物馆主办、美国亚洲文化中心、中华文化基金会、上海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等协办的“中华印刷之光”专题展览,在纽约亚洲文化中心开幕。展览浓缩了中国印刷术起源、发明和发展的悠久历史,是我国首次在美国举办印刷史专题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