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推开阅读之门。一、通过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学生爱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可以从听故事开始。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  相似文献   

2.
一、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爱读书,老师就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讲述一些感兴趣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故事讲得有趣,学生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一、用故事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那么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应事先搜索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听着听着,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可能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我们应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然后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学习分数时,教师可讲一  相似文献   

4.
老师: 您好!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我讲故事,他现在读三年级了,我给他买了很多童话故事书,但他不愿意自己阅读,总要我读给他听,甚至在家里做语文阅读训练时,也要我读给他听.他这样不喜欢自己阅读,我该怎么办? 黑龙江精灵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任何行为,一定有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在内的心理动力原因.心理学家杨凤池说:一个人的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孩子喜欢听故事,又不愿意自主阅读,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一定有孩子的心理需要、动机和兴趣上的原因.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父母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亲子交流,能极好地满足孩子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也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心理成长;孩子在父母身边,他会感到很安全,感受到父母疼爱与关注自己,甚至连生理上都会产生愉悦的感觉.但是,我们有些家长,或许是因为自己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听故事,忽略了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和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忽略了孩子自主成长的需要.通过父母长期重复读故事、讲故事这种行为,以至于使被动地听故事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其实,孩子自己阅读,哪怕是读一句话,都会激发孩子无限的想象力;孩子自己讲故事,哪怕是讲一个非常简单、甚至前言不搭后语的故事,也一定包含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詹长凤 《江西教育》2002,(20):29-29
指导低年级学生讲故事,能培养其课外阅读兴趣,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要指导得法,须注意四点。一、合理安排课时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坚持每节课腾出3到5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讲故事;每周上一节以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二、以学生为主体每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我都选择不同的学生把自己在本周所阅读的印象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尽量要求脱稿。在形式上,我鼓励学生出新,可以配乐、化装、用道具;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合起来讲;可以在座位上讲,也可以到讲台上讲。教学中以学生讲故事为主,老师主要是引起兴…  相似文献   

6.
李冉冉 《海南教育》2013,(10):56-56
<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一、师生同读,做孩子读书的引路人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童谣、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个个  相似文献   

7.
一、用故事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那么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应事先搜索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听着听着,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可能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我们应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然后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用心寻找     
杜静 《早期教育》2004,(9):16-16
从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听老师讲故事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尝试着让他们讲他们自己搜集、自己编的故事.为此,我班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连那些平常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声音响亮地讲上一段.特别是班上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后,孩子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似文献   

9.
魏玲 《安徽教育》2013,(1):26-2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经过不断的尝试,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可行。一、讲故事,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每天选一篇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并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在声情并茂的讲读中,在学生听得津  相似文献   

10.
园园讲故事     
园园非常愿意当众讲故事,整天磨着张老师:“张老师,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行吗?”可是,小朋友们都不爱听他讲故事。园园呢,无论小朋友多么不爱听,他还是津津有味地讲着。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呢?园园讲故事□每月话题不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能勇敢地面对大家讲故事的只是少数。老师对园园的积极性要加以保护,要帮助他摆脱困境。有的孩子讲故事声音太小,会使后面听不见的小朋友注意力转移,互相说话、打闹,喧闹声甚至高过讲故事的声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坐在孩子们中间,一面提醒讲故事的孩子声音…  相似文献   

11.
<正>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不但可以促进孩子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现在时常在课余听到老师婉惜地抱怨:"感觉现在的幼儿一届不如一届,很多能力都越来越差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很值得幼儿教师深思。一、幼儿能力缺失的原因1.孩子自身方面的原因一是幼儿表达能力弱,缺乏自信,孩子的角色从听故事转为讲  相似文献   

12.
康佩林 《甘肃教育》2014,(13):96-9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  相似文献   

13.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听我和他爸爸给他讲故事,开始我们就按照书上的故事念给他听,可后来他经常不满意,嫌我们讲得不好听、不生动。我想知道,怎样讲故事孩子才爱听,对他才更有好处呢?河南信阳丁霞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的滋润,故事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积极有益、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熏陶孩子的思想情趣,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那家长该怎样讲好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首先,选内容适宜的故事。故事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要选对内容,选有利于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不知道我们是否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听爸爸妈妈讲故事"中长大的.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兴趣的起点.许多孩子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爸爸妈妈讲故事,然后在故事中安静地进入梦乡.可见,故事与孩子有着一份不解之缘,作为教师何不顺应这份"缘",成就孩子那份"美"呢?教育学研究表明: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语言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事能够让学生记住精彩的情节,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回忆;故事能够让学生融人语境之中,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上,故事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英语教师所利用,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故事讲授法来学习单词和句型,注重的是教师的讲述,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没有利用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也未能充分发挥出故事应有的优势和功能.笔者认为,故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度的关注,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故事,让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才能开辟英语课堂的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讲故事。我担任了一、二年级每周一节讲故事的任务。学生可喜欢听故事了,每次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眼睛都亮了,高兴得小脸红彤彤的。讲了一个又一个,我让他们给我讲故事听时,学生个个不吱声了。有的一边直摆手一边说,我不会,老师不要叫我。看见这种现象,我也在想:故事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这节课上到底培养了什么能力,学生有所得吗?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爱说谎的孩子真的会长出长鼻子?月亮上真的住着嫦娥和玉兔?哈利·波特的魔法到底有多神奇?……相信,很多人的童年时光都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也相信,很多人都曾体味过一边听妈妈讲故事一边安然入睡的甜蜜。是故事情节,教会了我们如何分辨善恶美丑,影响着我们人生观的形成;是讲故事的人,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爸爸妈妈很少有时间亲自为孩子讲各种精彩的故事了。如何以故事为"媒",让亲情架"桥"?如何让孩子们在听故事中实现道德、智慧双"富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源泉,写作是溪流。读书多的人不一定都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佳作的人一定是爱好阅读的人。小学是阅读与写作的起始阶段,有效的读写策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用心研究读写结合问题。一、劳于读书1.让读书成为本能听父母读故事是孩子睡前最为享受的一刻,上了学,孩子的认字水平越来越高,开始对阅读内容产生好奇心。老师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在课堂上讲故事,课  相似文献   

19.
<正>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设想一下,如果在教授英语新课时,如果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导入新课,学生一定会认真去听老师讲,并试着努力去弄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从而也会帮助学生去了解新知识。故事教学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无论是导入、操练或者拓展环节都可以使用。但在运用故事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20.
正孩子天生喜欢听故事。一个生动而又有趣的故事不仅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孩子的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极少,因此,听故事成了孩子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最好途径之一。给孩子讲故事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灵魂,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喜欢阅读和乐于认识简单的标记、文学符号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合理地对孩子进行启发和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