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习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练习"是数学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手段,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无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优劣,然而,在平时的"练习"教学中却存在诸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教师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给学生造成了学习负担,严重制约数学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新授课,都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呈现的。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优化的解题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教  相似文献   

3.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仅有的少数习题进行适时、适度地重构,使有限的数学习题产生立体效益,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练习后不仅能够掌握习题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而且相应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也得到较大地发展。其策略有:调整习题,活化认知体系;拓展习题,提高创新能力;沟通习题,提升认知结构;灵活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认真听讲教学内容,理解、领悟新的知识,更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析习题,真正地掌握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新知识,并提高学生复习知识的效率,教师就要从课堂和课后着手,不断强化数学习题的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学生面对诸多的数学习题出现厌烦的心理,教师要综合设计数学练习的方式,可以通过抓住重点、关注出错点、增加难度和数量的方式来系统地让学生练习习题,进而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并更加高效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审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具有良好的审题习惯与方法,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非常大的帮助。题组设计指的是把一些相似或有关联的习题整合在一起,整体或分步呈现,让学生分析与练习的一种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题组的形式展开练习还是较多的,而且以题组的形式展开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比较习题之间的结构与联系,同时通过有效题组的设计,在比较与对比中关注习题本身的变化,在变式中启发学生对于习题本身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效率。  相似文献   

6.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练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授课中有练习,练习课与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练习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因此,习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而教师备课时大多比较重视新知教授阶段的设计,而将新授后的练习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少用心去体会和追寻那些隐藏在习题背后的精彩。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8.
习题练习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重视课本习题的有效利用。而在习题练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总保持正确,也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纠错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学生视角的"数学纠错"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实施数学纠错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9.
习题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习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正是通过一题题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知识;让学生在习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收获数学学习能力。如何用好习题,是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6):55-56
初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阶段学生会接触大量的数学知识,并且会练习大量的习题来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点,数学习题练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习题设计,以往的数学习题较为枯燥,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师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习题设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其知识点,使习题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习题可使学习者通过自身充分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试能力。数学教材中所选编的习题虽经过很多专家的精心筛选,但由于其编制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无法满足个体班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综合进行,习题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数学习题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问题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一、习题教学中忽视探究能力培养的几种表现都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问题又常常以数学题的形式呈现,所以习题教学在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15.
数学训练是中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 ,如果训练不讲究科学 ,盲目求多 ,搞题海战术 ,机械重复 ,攀高求难 ,就违背了能力培养的规律 ,进而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数学训练贵在科学。一、按照“知”、“会”、“熟”的顺序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习题训练对知识的领会、掌握和运用 ,是按照“知”、“会”、“熟”的顺序向前发展的 ,所以安排习题训练也应与之相适应。围绕“知”来安排练习 ,包括三种形式 :为讲授新知识作的准备性练习 ;为揭示规律作的实验性练习 ;针…  相似文献   

16.
<正>1.点状习题线条化。在实际数学中,很多习题往往因为缺乏"点睛之笔",从而导致习题功能的弱化和学生知识获取的片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对有关习题进行"画龙点睛",从而拉长练习的"线",拓展习题练习的有效性。2.静态习题动态化。如果习题大多以静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练习之所以成为中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因为习题中存在多种功能 ,当学生一旦进入了解题活动情境中 ,他就从技能的或思维的、智力的或非智力的各个方面塑造自己 .同时通过解题训练也能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 ,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那么如何才能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问题 ,为实现习题的多种功能服务呢 ?本文就该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刘红娟 《考试周刊》2013,(25):65-66
<正>"练习",汉典释义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习题或作业。置于"动"与"静"笔触下的内涵界定,练习,理应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人(学生)。直面当前小学数学练习活动和练习设计中存在的弊端,有"撒网"式:不管有用无用,一律照单全用,缺乏针对性;有"以练代教"式:课堂不到位,练习补一补,缺少有效性;有"两极化"式:习题或偏易,或超难,虚有其表,难求其质,缺失科学性。数学练习,从教学内容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过程看,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从教学改革看,是学  相似文献   

19.
练习课历来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及时巩固和深化刚刚学习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但在现实中,学生没有获取知识的新鲜感,学习起来热情相对降低。老师对小学数学练习的目的、形式、效果等现实  相似文献   

20.
数学习题是学生为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而进行的数学活动,既包括教师提出的问题、例题、练习、作业、测试及课题实践等活动,更包括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例题、练习、课堂作业等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