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粮食安全成本的持续增加所导致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为了以合理的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应实施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粮食安全战略成本管理具有管理空间的开放性、管理对象的全面性、管理方式的动态性、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等特征。优化中国粮食安全价值链的主要途径是:对现行粮食安全价值链进行资源整合,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进一步降低历史形成的体制性成本,适度增加粮食进口。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好象是把全国的粮食市场当作一只大轮胎,通过充气加压,使粮价回升,从而达到粮农增收和逐步消化粮食亏损挂帐的双重目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来自四个方面:思想认识、市场管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部门的协调。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难点,抓住关键环节,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国情的有效管理办法和国有粮食企业运行的新机制,探讨一套既有效运作又节约运作成本的配合系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经济发生恐慌。面对内外双重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粮食贸易的干预。维护粮食自由流通和抵制洋米倾销实际上成为中央政府必须解决的两大粮食流通主题。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威权有限,粮食关税政策不能独立自主,始终不能解决省县各自为禁、洋米倾销问题。战前,粮食贸易政策陷入诸多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问题:问题一:求函数y=sinx的单调上升区间,问题二:求函数y=cosx~(1/2)的定义域。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常写成同一形式: [2kAπ-π/2,2kπ+π/2](k∈Z)。 但是,它的内容却大不相同,问题一的答案是指“在每一个区间[2kπ-π/2,2kπ+π/2](k∈Z)上函数上升。”问题二的答案是“所有区间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加快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本文探讨了粮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发展国家经济和振兴粮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粮食储备的含义及我国的粮食储备格局,分析了健全粮食储备的意义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政府管理体制,到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双轨制”,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体制。演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既相同又相异的深刻原因;在每个环节上,中日双方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相同相异的问题和局限性。比较两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为我国建立一种合理的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有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按常规思路解答,往往不易解出。如果从特殊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却能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使所求问题顺利获解。教会学生一些特殊解题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八种特殊解题思路,仅供同行参考。一、假设思路运用“假设”的方法,可以使解题思路通畅。例如:甲、乙两个仓库储存粮食重量的比是10∶9,如果甲仓库运出粮食储存量的20%,乙仓库运进粮食12吨,那么乙仓库的粮食就比甲仓库多24吨,甲仓库原有粮食多少吨?我们先假设乙仓库没有运进12吨粮食。那么,从甲仓库运出粮食储…  相似文献   

9.
问题1:你掌握几何概型了吗? 例1 在区间[-1,2]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x|≤1的概率为____. 解 由于|x|≤1的解集的区间长度是2,[-1,2]的区间长度是3,所以所求概率为2/3.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有12亿人口的我国,粮食生产情况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常言道“粮食足、人心定、农业稳、天下安”。粮食问题解决了,农村产业结构就能进一步合理地调整,农村经济各业之间协调、均衡、持续地发展就有实现的可能。进而,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我国是一个具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每年要消费5亿吨左右的粮食,而世界粮食贸易量每年只有2亿吨左右,所以中国的粮食问题只能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可能寄托于别人身上。 二、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建国47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1995年全国粮食总产4.6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80—390公斤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粮食生产也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 (一)农业自然资源衰减,农业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政府管理体制,到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双轨制",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体制.演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既相同又相异的深刻原因;在每个环节上,中日双方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相同相异的问题和局限性.比较两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为我国建立一种合理的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在梳理我国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审视其变迁模型,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一个渐进过程,在路径选择上,强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但更注重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同时,根据两种变迁模型之间的辩证关系,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安排现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我为了檢查孩子的算术成績,指定了算術課本中他已學过的几道習題叫他做給我看。其中有兩道题目他是这样做的: 1.糧食公司的兩个倉庫共存糧食1,460吨,从每一个倉庫取出相等的粮食以后,第一倉库还剩506吨,第二倉庫还剩568吨,兩个倉庫原来各存粮食多少吨? 568吨-506吨=62吨 (1,460吨+62吨)÷2=1,522噸÷2=761吨…甲倉庫存粮 (1,460噸-62吨)÷2=1,398噸÷2=699吨…乙倉庫存糧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购销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趋势。作为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浙江省,其粮食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本旨在把着重点放在如何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与粮食安全战略的互动关系,并对此作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在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政府管理体制,到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双轨制”,再到以市场为导向流通体制,演变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各自的既相同又相异的深刻原因,在每个环节上,中日双方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有相同的问题局限性,比较两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为我国建立一种合理的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中代数中的反三角函数是一个难点,概念性较强,所以要真正掌握反三角函数,就必须透彻理解其定义及了解它的性质,才能准确、熟练在进行反三角函数的运算和证明。以下两个问题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 一、求三角函数在任意单调区间上的反函数对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例题而有习题,对习题的解答教学参考书上只给出答案而无解答过程。个人认为,课本这样处理给学生增加了难度。为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法是:对于三角函数在任意单调区间上的反函数,关键在于把其单调区间转化为反三角函数定义中所对应的单调区间(主值区间)上即可。例1 用反函数表示下列各式中的x。 (1)sinx=3~(1/2)/5 (0相似文献   

17.
尽管居民的粮食需求与农民的粮食供给缺乏弹性,尽管居民与农民在粮食供需方面的行为选择不会对粮食的供求关系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考虑到粮农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行为偏好与选择会给粮食流通造成事实上的巨大影响,在对粮食流通体制做出制度安排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粮农的行为偏好与选择.否则,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必将会难以取得应有的制度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18.
尽管居民的粮食需求与农民的粮食供给缺乏弹性,尽管居民与农民在粮食供需方面的行为选择不会对粮食的供求关系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考虑到粮农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行为偏好与选择会给粮食流通造成事实上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对粮食流通体制做出制度安排时,也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粮农的行为偏好与选择;否则,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必将会难以取得应有的制度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19.
[题目]甲仓库与乙仓库粮食的重量比是5:3,如果从甲仓库运50吨到乙仓库,再从别的地方运20吨到乙仓库,那么两个仓库的粮食重量相等。甲、乙两仓库原来各有多少吨粮食? [分析与解]假设从甲仓库运50吨粮食到乙仓库后,没有从别的地方运20吨粮食到乙仓  相似文献   

20.
正在商品分析的逻辑中,一直是有一个规律的,那就是每个商品的价格总有个属于自己的低价区间与高价区间,结合当时市场的通货膨胀情况可以将这个区间更细化,一般来讲,在低价区间虽然趋势仍向下,我们不建议投资者继续追空,因为价格随时会在这个区间获得支撑。目前上海橡胶指数经过3年的持续下跌,价格从43000跌到14000/吨,下跌幅度高达近70%。整个下跌过程,周线图上呈现5次下跌。第一个周线下跌时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