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视唱是音乐类高考辅导教学中的重要科目,辅导教师应避免一把抓的教学方式,而要去探寻一种在充分了解学生视唱基础、视唱盲点、视唱心理等情况后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即个性化的、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每一个体的高考视唱水平及应试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视唱是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搞好视唱教学是提高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二年级的学生有别于一年级的学生和中小学的学生,视唱教学要重视声乐理论,强调视唱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视唱的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将旋律的发生声乐化,以歌唱的状态进行学习和训练视唱.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检验,以歌唱的状态来学习和训练视唱,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视唱基本要素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视唱练习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视唱与听觉能力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视唱练两训练应注重对音乐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合唱是能够代表一个国家音乐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合唱水平需要进行长期科学的合唱训练,更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的指导。本文基于多声部视唱理论研究,结合作者参与合唱训练的具体实践,从探讨多声部视唱的概念、训练目的、基本特点、主要种类等内容入手,分析了心理因素、律制因素、视唱教材等影响多声部视唱的因素,探讨了多声部视唱对于合唱训练的五方面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具体运用实际分析了在合唱训练中加强多声部视唱运用的五种具体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合唱训练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视唱是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它是需要读、听、唱的协调统一才能完成的,也是训练听觉与乐感的最好方式之一。现代教育使学生进入到更加复杂的感性和理性世界,相应的音程视唱曲自然也要从旋律、节奏型内在结构和外部形式等方面体现出必要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以自然音体系构成的视唱曲为研究对象,阐明了音程视唱功能。  相似文献   

7.
视唱是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和乐感,为学生学习声乐、器乐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阶段性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  相似文献   

8.
视唱,作为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沦性和技巧性。因此,教学中除掌握必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划拍问题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划拍方法,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划拍习惯,是促进视唱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认为,正确的划拍方法应该采用“指挥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能明确地体现节拍的律动规律、力度变化,而且易于掌握音符时值的长短。如视唱二拍子的乐曲时,一下一上的划拍动作,自然而然地将节拍的强弱区别开来。如果教师再稍加提示,学习者就会明确地体会到:向下划拍时,音自然而然唱强…  相似文献   

9.
李艳红 《广西教育》2014,(7):152-153,161
视唱教学中学生的乐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在平时视唱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记住乐谱中标记的各种符号和术语;注意分析乐曲中各音乐要素;注重抓好乐句的表达;注重声乐演唱技巧在视唱练习中的运用;加强模仿能力的培养;合理处理好精唱与泛唱的关系;注重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调性音乐作品的大量涌现,无调性视唱训练在视唱教学中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的迫切现实问题,本文根据无调性视唱的特点,提出对无调性视唱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视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能快速地提高视唱能力,是摆在每一位音乐学习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要教师正确认识视唱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坚持不懈,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够完全地视唱一般乐曲,这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程和调性感觉的训练是固定唱名法视唱的核心问题。加强学生对调性倾向关系(主音、属音、导音等)和各种音程关系的感觉培养,恰当使用学生跟琴视唱的练习形式和加强独立视唱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泛唱”训练,是提高固定唱名法视唱教学水平,提高学生音程和调性感觉水平及独立视唱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视唱角度阐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策略。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切实可行的视唱教学方案,以循序渐进的视唱技能训练、辅教结合激励相加的视唱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具备音高与节奏准确、理解乐曲内涵、富有激情的视唱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视唱教学是视唱练耳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培养学生的多种音乐感觉,帮助学生积累音乐语汇。在视唱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视唱时要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唱习惯;二、视唱教学要培养学生准确地表现音乐的能力;三、视唱教学要与相关的理论知识(基本乐理、曲式等)的实际运用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5.
视唱是幼师音乐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乐感 ,为学习声乐、器乐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幼师学生视唱能力的训练 ,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盼 《华章》2010,(11)
视唱练耳是音乐启蒙以及音乐专业学习的必学内容,它培养一个人的视奏、视唱、音高听辨、节奏把握以及乐曲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视唱是视唱练耳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唱训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唱名法问题.本文就目前高师视唱课在唱名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在研究优秀视唱练耳教学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加强首调唱名法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视唱是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视唱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和乐感,为学生学习声乐、器乐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阶段性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视唱曲的情感表达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情感因素在视唱练习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说明了如何培养“视唱情感”。  相似文献   

19.
何啸 《考试周刊》2014,(64):187-188
节奏、视唱能力直接关系演唱歌曲的音准及准确性,影响音乐的"质感"美。因此,进行大量节奏、视唱训练及教学,对中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长期观察,结合查阅的全国性相关资料,发现形成"厌学"这一学习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进校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视唱"音准训练教育,缺乏学习音乐最基本的知识素养,加之"文化课学习意识"的常态化养成习惯,无法接受视唱特殊的教与学方法。要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视唱这门学科的困境,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的心理变化及特点,从而找出破解办法,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