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区分真实与虚构实体且对真实/虚构实体的恐惧很普遍,能较好地理解他人恐惧反应的原因.应对真实与虚构实体恐惧的策略有现实肯定和积极假装.在应对恐惧策略的认识上家长和儿童的观点不完全一致.由于儿童自身具有虚构倾向,缺乏思维转换,常进行想象的强化,导致易出现对真实/虚构实体的恐惧.未来的研究应区分不同程度的威胁情境下,儿童和父母应对恐惧的策略;考察重要他人是否在场时,儿童恐惧的表现;从亲子沟通的角度开展父母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情绪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从实验研究中获得的行为矫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对儿童社交恐惧症进行矫正,证明了系统脱敏疗法对矫正儿童社交恐惧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恐惧心理是婴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儿童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恐惧表现。如一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或听到大的声音易产生恐惧,三岁的幼儿则可能害怕动物、雷声等,到了四、五岁,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他们可能由于想象到某些可怕的东西而产生恐惧心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很多,下面的几条建议供您参考。 1.你自己首先不要表现出恐惧心理,避免孩子受到感染。在孩子面前父母遇事要镇静。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恐惧行为的产生及矫正黄冬梅,万磊俊一、婴幼儿恐惧行为的表现恐惧(fear)是指由意识中认为危险的和客观存在的危险所引起的一种正常情绪的反应,轻则表现为提心吊胆、疑惧,重则表现为惊恐。在儿童发育进程中,婴幼儿的恐惧反应是较为常见的。孩子常常对客观...  相似文献   

5.
恐惧,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儿童对周围客观事物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一般说来,恐惧与儿童身体的大小和应付能力有关,也反映了儿童智力的发展水平。调查发现,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发生过恐惧反应,许多恐惧未经任何特别处理就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恐惧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恐惧的内容反映了儿童所处环境的特点及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恐惧心理现象,帮助孩子找出恐惧的原因,从而消除和克服恐惧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幼儿时期常见的恐惧现象主要有:对动物的恐惧,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6.
周意 《教育导刊》2011,(3):20-23
运用访谈法研究4岁~6岁学前儿童的恐惧源时发现:学前儿童恐惧源既有现实存在的事物,也有虚构的不存在的事物.学前儿童的恐惧有多种主客观原因,恐惧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学前儿童在恐惧源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学前儿童对某些事物具有一定程度范围内的恐惧是一种正常的精神成长现象.面对幼儿的恐惧,应尽早地找出他们恐惧的事物、恐惧...  相似文献   

7.
对于社交的恐惧一直是社会中的人们常会出现的一种不良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人一到具体交往时,如与陌生人交谈,或者与他人打交道时,却会出现恐惧的反应。通常的表现为:不敢见生人,遇到生人就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便是社交恐惧的明显特征,严重的还会转化为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的产生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在社交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  相似文献   

8.
杨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47-248
学龄前焦虑是一组以不安和恐惧为主的情绪问题,这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前儿童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了解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主要表现特征,以减缓儿童的焦虑情绪,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照顾者在长期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面对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压力以及自闭症儿童本身的异质性与复杂性,当身处一些社交情境时经常会出现退缩回避现象,人格特质、社会歧视、个体情绪体验及认知偏差等各个因素都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交回避产生影响,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宽容接纳、家庭照顾者自我改变的决心计划,以及通过团体行为治疗修正的个体社交的错误认知都是减少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社交回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成为热搜的“中关村二小”事件,把校园霸凌现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仔细回忆一下,就可以发现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为什么校园霸凌行为屡屡被曝光,而霸凌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严重呢? 众所周知,校园霸凌危害严重.很多被霸凌的人多年以后仍生活在阴影中,人生也因之停滞.相关研究显示,受到霸凌的孩子常常会在霸凌结束三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社交恐惧和躯体障碍.心理学家的追踪研究显示,被霸凌者和同龄人相比,普遍呈现出低自尊水平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触网年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儿童活跃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介中,由单一的信息受众转变为信息生产者。本研究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观察儿童独立管理社交账号的特征与社交表现,通过融入儿童的网络社交实践中,分析其在社交媒介中的自我呈现。研究发现,儿童在社交软件上的自我呈现行为是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表现,但其独立创作的背后依然受到平台生态影响,并建立在对成人的模仿之上,且社交互动、追求虚拟数据是儿童自我呈现的动力之一,易出现过分关注虚拟数据的现象。因此,在满足儿童媒介需求的同时应加强对儿童的媒介教育,正视儿童在媒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潇潇是一年级新生,在班上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和他们一道玩儿。上课时,她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像个蚊子哼。课间一个人缩在课桌前不出声,郁郁寡欢。潇潇的表现属于社交性退缩,由社交恐惧引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平时表现正常,一旦处于社交  相似文献   

13.
<正>【班会背景】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会有社交障碍、重复性刻板动作、焦虑、抑郁等症状。自闭症儿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星的孩子”。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位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纪律规则意识薄弱。他对于同伴的主动交往常常没有回应,在一些集体活动中会做出脱离集体的行为,学生们经常不理解这个孩子的行为,疏远他。  相似文献   

14.
注意儿童退缩行为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孩子,他们不声不响,沉默寡言,不闹事、不出门、不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一旦改变他的环境,就会表现出恐惧、害怕、不安,一直要到再度回到父母、家庭环境中才能安静下来,临床上将这类儿童的行为称为退缩行为。退缩行为的发生常在...  相似文献   

15.
论儿童接受道德教育的情感和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海鹰 《教育探索》2009,(2):114-116
在儿童的心理结构中,有三种能够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感和情感倾向.第一种是爱的需要,它以各种形式在孩子从婴儿期到少年期的发展中起作用.其次是对那些比自己大的和强的人有一种畏惧感,这使他乐于服从.第三种是混合的、由爱和恐惧组成的情感,就是尊重.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不能忽略其情感、心理和认知特点,只有符合其认识能力的教育才是恰当和有效的.充分认识到孩子道德能力的发展对其成长的意义,以孩子为对象的道德教育才能受到足够重视并成为未来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总听到许多幼儿对家长说:“爸爸(妈妈),早点来接我。”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幼儿对家长亲情的流露。仔细分析,却发现话语中表露着孩子内心深层活动的信息。对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一、社交恐惧类。这些幼儿一般表现为不愿上幼儿园,说上述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孩子无法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之间的差别。他们可能会使用专门为儿童提供的社交网站,也可能使用专门为成人提供的社交网站,如Windows Live Spaces、开心网、人人网等。无论他们做什么,都应该明白其中的许多网站可以被任何访问互联网的人看到。  相似文献   

18.
顽皮的孩子一般活泼多动。作为儿童,因其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其精力充沛,爱动贪玩,好奇心强,淘气调皮等都属于正常现象,特别是那些性格外向型的孩子,表现更为明显,给人顽皮的印象更深。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也有上述表现,区别两者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儿童多动不宁为特点的综合症状,主要有如下表现: 1.注意力不易集中。外界的不同刺激均可引起他的注意,如果想让他集中于某一刺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12,(11):9-10
目前,许多孩子无法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之间的差别。他们可能会使用专门为儿童提供的社交网站,也可能使用专门为成人提供的社交网站,如Windows Live Spaces、开心网、人人网等。无论他们做什么,都应该明白其中的许多网站可以被任何访问互联网的人看到。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4,(6):154-154
正一项关于成功人士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交能力而非高分数,才是与未来成功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高社交商的孩子知道如何与人融洽相处、如何解决冲突,也更容易在未来的人生中体验和享受成功感。4月13日,新蕊计划——2014年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携手青豆书坊特邀美国最著名的社交技能训练项目创始人、儿童社交商专家凯西·柯恩老师和玛丽·萨法里恩,与父母们分享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现场近200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