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记者部落     
他是三届华赛金奖获得者。他的摄影作品《走出北川》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实现了中国记者50多年来在这一奖项中零的突破。在他的心里,永远有一处地方,那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陌生地带,他孜孜以求,渴望抵达。传媒骄子:《陈庆港:走向陌生地带》。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12,(7):I0002-I0003
5月23日至26日,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举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的陈庆港、杨晓轩和李震宇3位记者的摄影作品《面孔》也在此展出,受到参观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浙报集团3记者摄影作品亮相5月23日至26日,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举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的陈庆港、杨晓轩和李震宇3位记者的摄影作品《面孔》也在此展出,受到参观者的关注。这次摄影艺术节共展出了120多个主题、近万幅摄影作品,有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  相似文献   

4.
研究缘起2007年3月26日,第3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尘埃落定,在8类16项的奖牌角逐中,中外摄影作品平分秋色,中国共有58幅摄影作品榜上有名,而王申、陈庆港、刘洋、邱焰等人还获得8项金奖。本届华赛吸引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2400余位摄影师参赛,最终从入围的近13000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2008,(5):F0002
第四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于2008年3月25日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揭晓。30位中国摄影师与34位国外摄影师的78幅(组)作品分别获得8类16个奖项的金、银、铜、优秀奖及年度最佳照片奖。获得金奖的中国摄影师有陈庆港、郝笑天、李含军、张村城、李强、赵亢等。  相似文献   

6.
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说过:“照片是眼光,心灵与理智在一个唯一重要的瞬间里的结合”。久而久之,我终于读懂了这句名言所含的哲理。刘年来,他与新闻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追求这项神圣事业的坎坷途中,闯过了一道道布满蒺藜的关隘。一、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兵”。他曾以此鼓励自己,并为之奋斗。在多姿多彩的军营这所大学校里,他最终走上了新闻的道路,并迷上了新闻摄影。老子日:糜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一个人选择了一个目标开始很容易,想干到底并有所成就则很少见。他30年拼搏耕耘,饱含着对…  相似文献   

7.
刘铁生 《军事记者》2002,(10):59-60
图片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它包含着两方面问题,一是新闻图片的作用、地位问题,二是新闻摄影的素质问题。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实在新闻实践中,这两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至少没有解决得很好,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重视新闻摄影,掌握新闻摄影手段,对新闻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新闻的道路上多一种手段、也就是多一只新闻摄影翅膀,多一只新闻摄影的轮子,新闻从业人员应努力成为图并茂的两栖记。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我国新闻界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报道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我国新闻摄影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宣传报道上沿着时代主旋律与生活多样化结合的道路阔步前进。作为新闻摄影宣传报道的缩影和代表的优秀作品评选,是否也应该强调导向呢?即它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引导、启发作用,似乎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实践证明,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提倡、褒奖什么;反对、贬黜什  相似文献   

9.
刘俊华 《今传媒》2005,(8X):62-62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摄影艺术家李庚元。谈话中得知,他是个迷恋了大半辈子摄影的摄影爱好者,拍了数万幅新闻、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等多种多样的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0.
摄影,尤其是新闻摄影,就是做着"在偶然中表达必然,在局限里探求永恒"这两件事.回头看自己有限的摄影实践,这两句话也是一直在为之努力的目标,回望在求索道路上留下的浅浅印痕,我甚至偷偷地想,"在偶然中表达必然,在局限里探求永恒"是否就是新闻摄影的些许本质和摄影记者的使命呢?  相似文献   

11.
蒋铎:求新路上不停步许林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在新闻摄影的工作岗痊上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求新精,给新闻界、摄影界留下的印象很深。在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上,蒋铎曾做过多种尝试。1978年,他借用绘画的方法在办公室里构思、画草图,...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13.
按快门还是玩鼠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和数码相机等数字化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上的运用,新闻摄影作品的制作时间大为缩短,采访编辑的节奏加快,加速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它将新闻摄影作品瞬间便呈现在广大读面前,无疑,它适应了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要求,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按快门”还是“玩鼠标”一,却阐述了当前新闻摄影中,由于高度发达的电脑技术能够轻易地改变“数字摄影”,列举了“数字摄影”在新闻摄影中出现的种种情况,造成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严峻挑战。章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目前电脑介入报刊编辑出版的现实,应该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把好新闻失实这一关。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新闻摄影与国际接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摄影是随着新闻业,特别是报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许多国家,新闻摄影便已成为报sot体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新闻工具。但是,在我国,新闻摄影却明显呈现出发展落后的状况。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主要落户于照相馆。摄影作为~个新兴的商业行业而得到确立。由于文化传统隔膜和民众的认识问题,其发展速度也是较缓慢的。1906年,(时报)、(京话日报)首次刊发新闻照片(南昌县令江石棠被刺),标志着我国新闻摄影才开始走上了一条崎呕不平的发展道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一代又一代的我国新闻摄影工作者为…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人的生命长河里,都曾经有过辉煌的瞬间。军事经济学院新闻干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周凤仪,在他30多年的摄影生涯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瞬间。30多年以来,他先后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新闻图片和艺术作品3000余幅,其中,他拍摄的《不畏艰难练硬功》等上百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人合编的《现代摄影技巧150问》、《摄影基础知识》等著作颇受同行的青睐。作为一名记者,周凤仪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驾驭重大历史题材和捕捉一些突发事件。那年夏天,武汉地区遭受百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摄影的数字时代到来,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快速发展使得新闻摄影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新闻摄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新闻摄影在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时,如何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是新闻摄影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闻记者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应对挑战。使得新闻事业走上健康成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2023年11月6日正式揭晓。其中,江苏淮安日报社淮安新闻网《常泰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获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三等奖。作为主创者,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又无限感慨。在新闻摄影事业上执着追求近40年的基层新闻从业者,在退休之前荣获新闻行业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给自己新闻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心里十分欣慰。激动之余回望和检视自己走过的新闻摄影道路,结合这次获奖的经历,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普雷基——一个能够左右世界新闻摄影走向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WPP国际顾问团执行懂事、WPP美国委员会委员罗伯特·普雷基 ,在他 6 0年的人生历程中 ,有 3 0余年从事新闻摄影事业。他生在英国 ,生长在法国 ,定居在美国 ,又终年在世界各地奔波 ,结识各方朋友 ,熟悉各种摄影风格、手法 ,以及各种不同的新闻摄影学派 ,经验丰富 ,业绩卓著。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洞察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使他在世界新闻摄影界内具有权威性的影响。普雷基主要通过创办联系图片社、参加影赛评选、策划摄影展览、编辑出版图书画册和举办国际性摄影讲习班等途径 ,施展他的聪明才智 ,传播他的新闻摄影理念 ,促进世界新闻摄影总体水平的提高 ,乃至左右世界新闻摄影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图片 文字 声音=第四种效应背景资料:布莱恩·斯道姆(Brian Storm)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新闻摄影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新闻摄影在互联网上应用的实践与科研工作。他在美国著名的网络媒体MSNBC工作期间首创  相似文献   

20.
在与时问赛跑的过程中,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新闻干事刘广波永不停息地跋涉在新闻道路上,先后在军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1700余篇,30多次在省以上新闻单位举办的征文和摄影中获奖,著有新闻作品集《绿色犁痕》。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