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研人员,我经常应邀到学校听课,当然,评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多年的评课活动,使我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评课方式,渐渐感受到了"聊课"的魅力——每次听课后或者备课前,先请执教者坦率讲述自己的感受,请观课教师直接讲述听课后的感受,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我随机选取最值得探求的一点进一步展开追问,在大家互问互答的聊天过程中,逐步帮助大家明晰一些必须清楚的教育环节与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的转变虽没有刻意传递,但是却直达人内心深处——因为是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会"上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再次感受了他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言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如果要我说最得"意"的一节课,我瞬间就会想到2010年的那节中班亲子阅读活动"像爸爸一样"。选择这节课,并不是因为这节课上得最好,而是因为在多次执教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对儿童观、对绘本教学以及对亲子教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迄今为止让我受益最多的一节课!言归正传,首先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来源。这节课并不是我的原创课。2010年12月,幼儿园安排我们一行6人到常州参加一个教育观摩活动。当  相似文献   

4.
读者心声     
翻开《教育科学论坛》,总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课改研究"会让你汲取更多的营养,丰富自己的内涵和育人技巧;"走进课堂"让你领略名师的风采,引导你如何导课、磨课、观课、议课等;"对话"让你感受到教育研究者思想的交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育科学论坛》的引领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浙师尖峰教育论坛和浙江省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在观课和议课过程中,我发现,几节备受推崇的思想政治课都带有"混搭"的特点。一、我与"混搭"教学初相识在浙师尖峰教育论坛活动中,临海市回浦中学戴恭详老师执教的"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以其浓浓的"文学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堂上,戴老师借助著名的《安妮日记》片段来创设教学情境。首先,他简单介绍了犹太女孩——安妮  相似文献   

6.
看了香港黄燕老师执教的《东方文明——筷子》这节课,让我生发了一点思考,现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时常追问自己:儿童到底有多大潜能?你给他一方舞台,他何以能还你如此之多的奇迹?当"儿童立场"观不断被提及,当我们努力从"教学"走向"让学"时,我们的儿童不就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吗?后来,我听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借助课前的"先学单"提出不懂的问题,继而引导学生概括出故  相似文献   

8.
前一阶段,我应邀到杭州执教了一节略读课《假如没有灰尘》。这是我第一次执教略读课文的公开课,教学的过程是一次不断接近和理解学生的过程。在和学生共同走过的这段历程中,我的学生观在不断调整,不断改变。在第二板块"品读语言,掌握方法"中,我要感谢孩子们生成出的两种观点。请看教学片段:师:(媒体出示)试着为课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首届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以下称"品位课堂")在海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领略了思政课堂的"春暖花开"。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笔者想谈谈观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感受及对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些许思考。一、观摩高中思政课的感受讲述春天的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张园园老师用一串数字见证了中国奇迹,范红军老师用大数据展示一分钟海南会发生什么,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40余年来海南省的巨变。这样生动的讲述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这篇文章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经典之作,可是怎样与时俱进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做到“老课新教”是本课的难点。上课之前,大家普遍认为,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上好  相似文献   

11.
正《七颗钻石》是一篇儿童喜欢并乐于阅读的美丽童话。执教这课时,我从教学内容、语文活动、课堂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自主学习的尝试,围绕"水罐",紧扣"神奇",通过"观、读、品、讲、写"的实践活动,可谓是真正找到了"教学的水罐"。一、观:剪辑视频,创设情境,触摸"神奇"观,用眼睛看,是直观感受。课前通过一段一分多钟的微视频,创设学习童话的小情境场,让学生感受童话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12.
苏娟 《四川教育》2007,(9):40-40
参加了这次在我校举行的观课议课现场,我从中感悟到了这种新型的教研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新".它一改过去我们只用耳朵听、对课堂现象进行简单的是非评判、执教者被动接受来自听课老师的种种优缺点定位的状况,注重对课的全过程研究,而不仅仅注重结果--课上得怎么样,理念新不新.二是"实".观课议课需要参与者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思考,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智慧.观课议课不是下结论,但参与者需要有自己的意见,设身处地地用这样的结构来思考和表述:"假如我来教,我将这样教……"三是"直".  相似文献   

13.
一、观念的转变:变听课为观课听课强调"听",只要听即可。而观课强调"观",用多种感官更全面地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对一个人就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了。用在观课上也是合适的,教师要观察执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了解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并联系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执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执教教师的教学。二、准备的转变:变不熟悉内容为参与备课在听课中,经常发现许多教师由  相似文献   

14.
段天喜 《甘肃教育》2014,(23):98-98
正主题式同课异构的"同课"是指选用"同主题同课例","异构"要保证异构不异法,是在校情、学情、执教者、教学经验等诸多不同因素下,由执教者进行深度网状备课,采取批注式阅读、情感式朗读等教学策略,呈现一节节风格迥异的、令听课者眼前一亮的好课。该活动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共同体思想,通过同学科教师开展的一系列"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的活动,让每位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观、议、评、磨及备课等交流探讨活动,实现互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教育要思考"教什么"。这是对"怎么教"思考的"元"思考,是数学教育更为本真的问题。陆丽萍老师执教的《素数和合数》一课,是她对小学数学教学"教什么"深入思考后用教学实践进行的诠释,她用生动的教学实践回答: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再创造的乐趣,获得自主探究的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陆老师执教的《素数和合数》一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笔者作为一个实践者也在尝试着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学科(心理辅导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于我们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一名学生没按时完成作业,我批评了他,然后问他:"以后再不做怎么办?""打!"孩子的回答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周会课上,我请大家出主意如何帮助那些犯错误的同学,把想的办法写在小纸条上。纸条收上来了,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可以让他罚抄10遍;生字默不出的,罚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下旬,深圳市教科院联合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在彩田学校举办初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我执教了“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公开课,观课的专家、老师对我执教的这节课评价较好。于是,在专家和市区教研员的鼓励下,不揣浅陋,将最初设计、打磨过程及课堂教学呈现于此,希望与大家分享其中苦与乐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吴青  王喜勃 《成才之路》2012,(20):13-13
最近有幸聆听了张伟老师执教的《尊严》一课,张老师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老师在课堂中的巧妙引导,带领学生一步步地深入课文主旨,去触摸语文的本真,整堂课朴实而又处处凸显出教者的独具匠心,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1理念与定位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掀起的一场学陶师陶的运动,让人们走近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深切感受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博大精深,大家认定它可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真善美"应该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陶行知先生重视科技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发生在人们周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让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