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2.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随后,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推崇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教师不约而同地拿起了表扬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教育就是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一个教师善于赏识学生,就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周爱芳 《湖南教育》2003,(24):52-52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擅长交往且能获得成功的人,往往多用赏识,赏识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早已被人们所习用。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自尊,重塑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挖掘潜力,人尽其才。在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晓,常迟到,影响了班级集体荣誉。我问他为什么迟到,他有时说家里早餐做晚了,有时说因走在路上想起忘记了带什么文具又跑回去取所以来迟了,有时说单车链条断了如此等等。经过家访和深入了解,原来这个学生纪律性差,较散漫。于是,我对他进行了正面教育,给他讲道理。经过这…  相似文献   

5.
<正>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前行。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一、赏识发自内心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奖,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其  相似文献   

6.
谈到赏识教育,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作者周弘。周弘不幸生了一个聋哑女儿,但他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教育和生命之间不可分割的真谛。他认为应该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的不懈追求。因此,周弘通过赏识教育,把女儿从一名哑女培养成"神童",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周弘说,家长们应该都是赏识教育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赏识,心理学上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赏识不仅是鼓励,更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武静 《河北教育》2007,(7):93-93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某栏目中看到周弘先生和她女儿的故事:周婷婷从小得了耳聋,这无疑给一个幸福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周弘先生却以巨大的父爱用赏识教育把女儿培养成为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又用赏识教育成功地创办聋童学校,培养了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并且根据启发和教育女儿的经验,编写了《赏识你的孩子》一书。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小学生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引导小学生走向理想之路的金钥匙。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成功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赏识他的学生。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千百年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大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家长对孩子随随便便地说出"行"或"可以",其实是在对孩子无限的宽恕与纵容,同时带来无限的隐患,而为人父母者适时说"不行",这不是强横、冷漠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而抱怨使差孩子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差孩子来说,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被压抑住了.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出来.正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缺乏自信,并由此影响着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岁末,听到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应包头市赏识教育研究会邀请,周弘将于12月24日来包做赏识教育报告。对我而言,又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周弘并向他当面讨教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几年前,《学会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在全国各大书店问世。从此,"赏识教育"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赏识教育这一方法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  相似文献   

14.
陈爱玲 《中小学电教》2009,(10):130-130
<正>小学赏识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某种优点,以此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具有克服自身缺点的能力。然而,一次"赏识"经历,使我对赏识教育又有了更深的思考。我所带的三年级(1)班李超同学,在一次数学考  相似文献   

15.
李书荣 《考试周刊》2013,(20):165-166
<正>周弘老师所倡导的"赏识你的孩子"之举,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的父母们似乎早已继承了祖先惯于对孩子指责、挑剔、贬低的传统,即使孩子有了进步,也会被要求"不要骄傲",要"好上加好"。因此,当赏识教育一词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教育各界乃至中国年轻父母们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人们似乎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赏识。我认为,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兴奋剂,尤其  相似文献   

16.
教育过程是一个发现、赏识、激励、矫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句精彩的赞美,可以做我十天的口粮。"马克.吐温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普通人的共同心声。当蹒跚学步的幼儿跌倒后,母亲投以疼爱的目光,用温柔的语调夸奖他勇敢时,他就会勇敢地爬起来;当孩子会背一首古诗,父母鼓掌时,他还想要多背几首;当下属受到老板的赏识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指开发生命潜能、保护生命资源的教育;是家长、老师在享受中育人,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班级管理中又是班主任进行民主管理、全面育人的一味催化剂.班主任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就会使"我能行"这三个字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拜读了《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10期的文章《错了就该罚》后,引发了我对“赏识”教育的点滴思考: 前些日子回家时,我特意给喜欢喝茶的父亲买了二斤好茶叶。父亲喝了一次后,却又小心地将茶叶封好,执意让我带回来。我问他是不是不喜欢那茶叶,父亲说他很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不留下来,父亲说怕把自己的口味惯坏了,再也喝不得原来的茶叶。听了父亲的这番“高论”,我一开始是不得其解,但随后便有些理解了。的确不错,  相似文献   

19.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学生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赏识,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曾有这样的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班里有一名男学生,思维活跃,口齿伶俐,唯一的缺点就是做事粗心大意。有一阵,为了他连续几次的粗心,我批评他:"说话顶呱呱,办事马大哈。"  相似文献   

20.
著明的幼儿潜能开发专家周弘把聋女周婷婷培养成硕士乃至博士,周弘的赏识教育在女儿身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贯彻赏识教育理念定能取得成功!“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按着这几个原则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无一不取得成功。我所接手的初二8班一个学期下来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每个同学在我的课堂上都能快乐学习,满载而归。让我们应用赏识教育理念,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潜力,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