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艺术的语言,这是由其文质兼美的教材所决定的。要达到中学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境界,应从语言的准确、语言的生动、语言的凝练、语言的通俗、语言的幽默这五个方面去努力,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艺术的语言,这是由其"文质兼美"的教材所决定的.要达到中学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境界,应从语言的准确、语言的生动、语言的凝练、语言的通俗、语言的幽默这五个方面去努力,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莉 《双语学习》2007,(12M):146-146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从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及教学设计入手,尝试从运用健康幽默的语言、情感的熏陶和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都有意无意地将幽默艺术引入课堂.因为幽默艺术对教师和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它不是无关紧要的哗众取宠.而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要素。下面笔者借几个片断.浅谈一下对语文课堂幽默效应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一种艺术。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适时地把幽默艺术运用于课堂 ,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可以造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语文的教学成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1.用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会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在课堂沉闷的时候,幽默可以让气氛活跃起来,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在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幽默的语言寓庄于谐,化解直接批评的尴尬;在课堂内容有难度时,幽默比一本正经的讲解更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中幽默语言的运用艺术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曾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6):110-110,112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课堂尤其明显。英语老师的语言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英语教学的效率。英语教学的课堂语言也是需要讲究艺术的,教师可以借用幽默的言语,诙谐的身体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将课堂幽默运用得当,将会使英语教学的语言更加具有情趣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启发性,从而使英语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本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引入课堂幽默,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关乎课堂教学效率,也关乎教师个人的教学成长。教师语言精练、准确、生动、幽默、有启发性,就能使文本解读深刻到位,反之,课堂效率就会降低,教师威信也难以树立。所以,塑造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品质,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可为课堂教学相长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中运用幽默能使学生学语文变得轻松起来。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学幽默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12.
小品《不差钱》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剧小品,是幽默的荟萃。以往对于幽默的研究,主要从语用学方面,研究对象主要是多个简短的幽默语篇,也很少有对某个小品的分析,而本文将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中的幽默话语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促成其幽默的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特征。模因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通过语言模因来实现幽默效果的言语被称为模因幽默。语言模因能够利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听话人完成乖讹—消解的理解过程,从而实现言语的幽默。此外,某些语言模因还能够再现自身的幽默内涵,调动相关的幽默感受,从而使言语具有幽默效果。语言模因的基本特性,在言语幽默的表达和理解上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音偏离是语言实现幽默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因此,语境与幽默语言的语音偏离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中国的相声和小品为例,探讨和分析文艺作品中的语言如何在语境作用下通过押韵、谐音和超常停顿的语音偏离方法来实现语言的和谐美、音韵美,最终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T)和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IT)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语用方面的解读。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RT和CIT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语言本身并无幽默可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和语境中,一定的语言才会产生幽默感。幽默的产生通常有四种情况:语境效果的前后矛盾,最佳关联和最大关联的矛盾,记忆与感官系统的失谐,旧语境与新产生语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言语交际过程中,巧妙利用逻辑思维的“别解”,可以形成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言语效果.言语幽默资料、舞台小品中的许多笑料、相声段子中的许多“包袱”等等,都有逻辑思维“别解”所引发的特殊效果.能够恰当运用这种言语交际手段,会对言语交际带来积极作用,对语言研究也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谷秧歌幽默的语言风格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变换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要素、运用方言熟语、巧用修辞格、违背逻辑法则等都是太谷秧歌语言幽默产生的途径。研究太谷秧歌语言幽默技巧,可以指导太谷秧歌新剧本的创作和旧剧本的改编,促进太谷秧歌的传承、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最新力作《羚羊与秧鸡》具有深厚的生态关怀意识。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深刻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和盲目破坏。拟从冷峻幽默的叙述风格及滑稽歪斜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探析黑色幽默艺术手法对生态灾难图景和文明末日景象的深刻揭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言语幽默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带给我们欢乐。本文从语用学合作原则入手,结合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经典语言,分析了幽默言语是如何产生及其言语效果,从而提高我们对幽默言语的欣赏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