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还要实现德育的多元渗透,促使学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德育渗透有重点强调,教师要增强教学德育渗透意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创设德育渗透情境、丰富德育渗透方法、实现课内外德育结合,能够极大提升德育渗透力度,体现德育依附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熊波 《华章》2011,(18)
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的物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这一主要问题,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活动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中职校培育学生道德品质除德育课这一载体以外,还有文化课与专业课及校园文化等载体。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路径有:以文章作者为样板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人物为榜样进行德育渗透;以文中经典语句为座右铭进行德育渗透;以文章主旨为终极场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除单纯的文化教学以外,语法、听力、口语等教学都需要借助文化渗透的释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文化渗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学习的需要和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在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人为划分教材、忽视语言实用性等问题。在教学中运用文化渗透需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全面了解学生、把握文化渗透的尺度和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等来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等方面均得到发展。其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拓展第二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积累和理解名言警句,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积极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心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情感渗透的理论依据、渗透的原则、途径及对教师的要求等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积极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心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情感渗透的理论依据、渗透的原则、途径及对教师的要求等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学教学中全面渗透人文理念,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文章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如何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渗透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崇尚科学、实事求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学等人文理念,以进一步提升生物学的人文价值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杨青 《华章》2010,(28)
本文结合中专计算机课程特点,在教学法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等方面有良好的影响.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美育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情境美,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与课文作者情感的融合、共鸣等。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美育渗透的途径有:课文中的插图、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作文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切契机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教师要有德育意识,要用真情来感染学生,要将德育与教学过程巧妙结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体验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2.
郑秋 《学周刊C版》2011,(9):118-118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章充分理解。本文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词汇、阅读、语法、口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等方面出发,简单作一总结,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度”如何评价,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如何评价有难度,目前省内外系统研究这项课题是空白点。为此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伦理等职业审美文化要素非常薄弱。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语文教材中所选传统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审美文化元素,对弥补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情意教学中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伦理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行为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生命哲学审美文化渗透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主要有整体、基础、渗透和独立四种策略。作为高职基础课的"应用写作"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写作及表达能力这一课程能力目标之外,还可以从渗透策略角度出发,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掌握信息技术等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指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学科教学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活与哲学"模块与心理学有很多相通之处,通过用足教材资源、把准学生脉搏、创新教学方式等方法,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形成,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8.
小学渗透教学思想不仅能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价值,还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课前寻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课后生活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几方面对"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得以实现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董燕 《教育与职业》2007,(30):181-183
文章通过在小教大专"生命本质"一节中渗透生命科学史的教学设计示例及教学分析,指出在生物学探究教学中渗透生命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年龄小、团伙式、有暴力倾向等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渗透法制教育成为当前教师最新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在名言名句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知法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