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中,未成年学生(以下简称学生)隐私权与教师知情权和教育权的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管理和教育学生,需要对学生的一些隐私具有一定的知情权,而学生拒绝教师对其隐私的共享,教师不知学生隐私的一些内容,将无法确定问题的性质,进而影响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管理和教育学生。因此,研究学生隐私权与教师知情权和教育权的冲突及其对策,无论是在法律规  相似文献   

2.
1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产生教师与学生权利义务的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相互依存。在教育法律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有四种。一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对学生有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对学生进行班级制度的要求,学生虽然能够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缺乏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班主任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扮演好教师角色,还需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和谐班级的建设。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积极的班主任形象,在班级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权威问题的提出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影响力。不过,在日益走向民主和进步的当下,提及教师权威,人们不免想到学生自由。基于对儿童的理解和发现,人们倾向于给学生尽可能的学习自由和生活自由,并尽力解除对学生的压抑,以实现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学生面前正在逐渐失去其作为权威的力量:"教师对学生讲话经常‘失灵’,教师即便是按照社会期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往往也较难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学生的‘向师性’特征渐趋减弱,教师之于学生的影响力渐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受试大学英语教师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捕捉学生资源能力的情况。结果显示,在学生资源这个概念上,相对于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更多老年教师知道这个概念。在各种学生资源中,大学英语教师在捕捉学生行为类资源、潜在资源和主动性资源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语言类资源上,青年教师比中老年教师更具有意识性。在不良资源问题上,不同教龄的教师则有很明显的差异性,中老年教师更容易捕捉学生的不良资源。最后,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流失学生资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的人性观和教师教育观念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邰鹭明 《教育探索》2004,(5):102-104
积极的人性观是现代教师角色观和教师学生观的有效预测变量。当前教师在人性观上的取向是积极的,因而教师在角色现和学生观上也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是相对稳定且互相影响的。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不会随着教龄的增加或职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身上。回归分析表明,教师对自我角色在新时期的重新定位,即现代教师角色观是影响他们对学生定位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当前还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校长的人性观比一般教师的人性观消极;二是职业中学教师的角色观和学生观比普通中小学教师的消极。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和概括了几种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好每一节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教师要提倡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阅读化学课外读物;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马正闯 《教师》2011,(31):56-56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表演学生在观看。这个传统大概从班级授课制传人中国就逐渐形成了。其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在中国近千年历史的私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学生较少.师生间交流的机会多,学生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马上解答。这可以从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可以看出来。因为当时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可能是教师在中间,学生环绕四周,所有学生距离教师的距离一样远。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2):184-185
课堂是一个混合体,其中学生具有不同学习能力,教师必然有喜欢和讨厌的学生类型,但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学习动机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和鞭策,他们能战胜任何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教师了解动机在课堂上的意义,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成绩,最终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创新教学中,新的德育改革体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从课堂君主向导演、主持人、裁判转换。创新教育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着力点在于教师对原有禁锢学生活力及个性的宣讲程式的打破和重建。创新教育关键在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墨守成规,需要教师努力创造。本文着重阐释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要主动地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要毫不吝啬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亲近教师,亲近语文学科,这也是教师爱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在语文课上,尊重学生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阅读见解,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闪光之处和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构成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者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其一,教师带上教材走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很被动。教师先钻研了教材,设计了一连串问题,然后来到课堂,向学生提问:谁能回答?其二,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教师重在创设学生发问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激情,积极探索,到教学中求解。其三,学生带着教材走进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构建新课堂文化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新的课堂文化强调师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在整个合作学习之中,可以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时,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活跃,甚至教师的信息量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落后于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配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愉快学习,真正打造快乐课堂。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以师道尊位、板着脸、端着架子和学生交往,这样学生会敬畏、疏远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代沟,他们不愿接近教师,不喜欢教师,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教育上,孟子尤为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和学生以能者为师的开放心态;教师道德的自律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力量;学生在求道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自立以追求道德上进。  相似文献   

16.
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信赖教师、亲近教师,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教师的循循善诱也才能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教学本身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这种交流互动必须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相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和教师到达无话不谈的境地,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的交流互动。正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充分交流互动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范玉梅 《学苑教育》2012,(14):17-17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中学教学中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处理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性的教学过程。教师要追求交流互动性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追求并建立好的教师和学生的感情,实现教学关系的优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和学生更好地交往,更好地共同发展,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互动,并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把全部的知识和情感倾注于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学生自然会感到教师既可敬又可亲,就会与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出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趋于教师情感的指向。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表情系统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