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综观一些精彩课堂,其背后是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因此课堂上教师就应努力发展学生思维。何谓发展学生思维?笔者以为就是要求学生有所"发现","发现"是学生真正进行思维的标志之一,也是我们需要追寻的学习状态。一、培养"发现"的沃土传统教学中,教师依照预设按部就班教学,学生对号入座回答便是教师最大的期待。这样看似衔接完美、丝丝入扣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也就忽略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教学进度,这导致一些学生疲于应对教师的讲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放缓脚步,让数学教学回归本真,让学生"慢探究""慢思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中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心理学表明:人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对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善问的赞美。这说明:精妙的高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4.
微雕技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三部曲。一是"灵怪之技",作为现代"奇巧人"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拥有娴熟而精湛的教学技艺,进行"翻转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二是"因势象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三是"颇具情态",让语文课堂呈现情境美,让学生的思维在美的情境中驰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体验,提升课堂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繆璐 《考试周刊》2014,(54):64-64
教师"授之以渔",学生以"渔"得"鱼",这才是真正的教与学。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缜密的解题思维,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自主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和解题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必须把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教师才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6.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毋庸置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适时、到位的指导.简而言之,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引领,例如学生思维困顿处的"拨云见日"、探究关键处的"点石成金"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精当评价"等.然而,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教师似乎得了"失语"症,对学生的回答显得"底气不足",要么"牵着学生走",要么"被学生牵着走",丧失了原本作为引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四基"普遍薄弱、理解力普遍滞后的"数学现实",如何达成课堂有效生成的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一直是"四基"薄弱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慢节奏、慢引领、慢呈现、慢操作、慢思维、慢生成"等个性化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悟化接纳、积累知识提供平台,能使学生习得不同层面的知识、获得实质性的生命感悟.实践证明,"六慢"教学模式,能让薄弱生"跟得上、听得懂、学得会",能让教师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摆脱尴尬的困境,实现理想生成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学生思维的"拐点"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及解决新问题的转折点,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那么,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邂逅学生思维的"拐点",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中,充分地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暂停探究的"脚步",让思维"多飞一会儿",不仅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帮助学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需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统编语文教材五下第八单元的文本教学,教师要寻找文本中的"笑点",引导学生在"慢读"中感受故事人物的语言智慧;也要寻找教学的最佳路径,打开文本语言的"包袱",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激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互动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教师需要从观念上理解"生成",厘清"生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识别"生成",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行为上读懂"生成",给学生解释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发挥课堂"生成"资源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无论课程改革倡导怎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鸡兔同笼"作为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它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教师巧妙的"启"和"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生的思维活动注入不竭的动力,使学生的思维打开,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季英  颜建强 《教师》2014,(18):60-60
正"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错误是前车之鉴,有些错误是信息反馈的载体,有些错误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金钥匙。然而,由于一线教师害怕"错误",对"错误"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与"新课改倡导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相违背的态度与做法。一、梳理错误现象,分析问题根源1.漠视错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专注于教案预设,按部就班。教师在上面讲着,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着,只能沿着预设步步攀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关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学生需要真正拥有思维的主动权。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思维脉搏的基础上,循着学生的思维,把脉学生思维展开教学,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顺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地组织自学、交流等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经历过程,获得学习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主动思考或探究意识没有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自然也难以达成。美国的拉尔夫·泰勒说得好:"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要想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和深刻,促使学生主动地求知和提问,化学教师有时需要做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适当地"留白"或"无声"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阶段教学体制的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快餐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开展"慢"艺术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等待,多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与实践,通过等待能等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及丰富。因此有效的"慢"艺术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慢"艺术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注重聚焦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度阅读.阅读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特点,从"读得懂"到"懂得读",从一篇文章到一类文章的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关注叙述特点,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需要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所谓"学会解决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脚步匆匆的学生,语言匆匆的老师,节奏匆匆的课堂……"当今的教育变得"匆匆",以致学生享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享受不到教学的愉悦。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慢"教育应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在学生出错时要慢,在教学重难点时要慢,在教学评价时要慢,在课堂生成处要慢。如此,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往的"灌溉式"教学模式、纯粹的合作探究模式已不合时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应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不能以自身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学生的理解,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应是"全息",而应巧留"空白"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谓数学课堂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是把学习内容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通过提出问题、质疑释疑、布置作业等方式留下"空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引起学生的联想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