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活力课堂是能充分展现教育的生命活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心理活力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活力是生命的音符,活力课堂是鸣奏生命乐章的旋律;活力是智慧的源泉,活力课堂是流淌智慧源泉的河床;活力是求知的渴望,活力课堂是满足求知渴望的乐园……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因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行为,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学起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课堂生命即课堂活力。课堂没有活力,将不具有生命力。沉闷的课堂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是一种煎熬,教师是徒劳无功,学生是索然无味。毫无疑问,我们的课堂需要有生命的课堂教学!为了让课堂像鲜活的小溪一样潺潺流动,为了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交流中展现他们的生命力,我从以下方面下总结了我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怎样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更给力,这就需要激活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使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态如何?许多老师可能知之不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又能获得什么?许多老师可能不甚了解。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并不缺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而是缺乏怎样使鲜活的理念变为有效的行动。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往往是很投入,教学过程也很流畅,但数学教学依旧徘徊在学生的心灵之外。从生命的视角关注数学课堂,更多的乃是控制生命而非激扬生命;更多的乃是关注教师本位而非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生命力。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惟有这样,“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才不会成为天边彩虹般的虚象。  相似文献   

6.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呢?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呢?怎样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呢?怎样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更给力,这就需要激活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使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生动起来。新课标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为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彰显学生个性、师生互动、趣味无穷的课堂?怎样使刻板的知识传承,呈现得灵动而鲜活?怎样才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自由驰骋的生命乐园呢?一、数学课堂因开启互动而精彩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知  相似文献   

8.
<正>尊重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每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价值新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要置学生于主人地位,让学生活起来.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兴趣做激活历史课教学的催化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历史课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才会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激情、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到互相碰撞的课堂;数学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潜能,让所学的知识真正活起来,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之间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互动过程。互动过程中的目标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怎样让充满个性的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教师给孩子插上一对创新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飞"起来。  相似文献   

12.
故事教学法是把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收集起来,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相连接,让故事在课堂上说话,让书本内容在故事中展现,让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在这过程中,故事的选择要有"温"度、"高"度、"深"度。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的。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得到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英语复习课该怎么上,如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复习课焕发生命的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如果在复习课中创设一条立意新颖的"storyline",各项任务围绕该"storyline"开展,就能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互动的课堂,是展示生命活力和生命意义的真正舞台,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互动的课堂,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互动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互动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是我们实施生态课堂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构建和谐的、鲜活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注的中心,关注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是否幸福。因此,我们要努力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相似文献   

18.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音乐课堂要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使音乐欣赏课“动”起来,让音乐与学生快乐同行呢?  相似文献   

1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观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善于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延展习题的功能、发散学生思维五方面介绍了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