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79):156-157
提升学生的能动学习能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更新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提升学生能动学习能力的意义,二是当下美术课堂的现状的分析,三是提升学生能动学习能力的方法。特别在方法上,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多元提升学生的能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能够找到自我,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自我成长,让美术的课堂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的教师就在绞尽脑汁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客观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需要老师来调动,但如果这种积极性一旦兴奋过度,学生一时半会儿还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吗?一堂好课,教师应该能把握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是"我教你唱,我说你听,我动你跟"的陈旧方法仍然很普遍地充斥着音乐课堂。在课堂改革大潮中,无数的音乐教师在追寻探索究竟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它的活力呢?笔者结合全国优秀音乐课堂教学的实例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从如何优化音乐课堂设计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情绪下学习。  相似文献   

4.
"动起来"是美国课堂的一个特征,不只是教师在动,学生也在动。在某些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教室里可以随意走动,他们可以从教室的前面走到教室的后面,也可以从教室的里面走到教室的外面。学生因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任务和不同的想法而动起来。这种"动起来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5.
谷曦 《安徽教育》2012,(8):56-56
<正>一、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式,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档案的方式。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笔者在每一节课后设置了"我画了什么"、"我的感觉怎样"等这样的环节,让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但能看懂,而且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评价,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己针对这一课来写一写,也可以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自主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我在实践中研究、探索了"自学、说学、评学、导学"这种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能动学习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形式,它重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力""思考力",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堂要改变教学范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由被动到能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能动学习实践一线的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范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着力研究学生能动性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学行为的转变和课堂要素结构的调整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在能动学习的理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活"了,学生都"动"起来了.勿庸质疑,这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然而,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形式上追求"让学生动起来",为"活动"而动,往往会导致课堂疏于管理,出现"活"而不实,"动"而无思的后果.那么,对于初中的数学课堂,什么样的"动"最有效,又怎样才能让学生"动"得有效呢?下面我将结合<中心对称图形(二)>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牛学文 《中学教育》2006,(10):24-25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在新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判断。从理念层面看: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相似文献   

10.
达堂贵 《考试周刊》2014,(62):88-88
<正>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设法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值得在英语教学中提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动"起来,教学"活"起来。所谓"活、动"不是简单的一种活动,而是具有一定的含义。在这里课堂上"活"不是随意放开学生,"动"不是让学生下座位七嘴八舌地乱讲地"动"起来,而是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领悟、感知的听课,以便使自己的课堂"活"而不乱。一、激发兴趣,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1.
<正>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动"是指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下,经由教师点拨、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的活跃状态;"静"是指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静思默想、认真倾听等相对安静的状态,"动"与"静"是互为因果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3.
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为学生创造充满探究的,鼓励学生自由表现的学习情景,学生可以袒露自己的心扉,表现自己的本真;有效课堂应该是尽量让学生在课题上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作者以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中"中亚"一节教学设计为例,从高效课堂要求出发,阐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序性、逻辑性、趣味性和成长性。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英语新教材的体系中,都提出了要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随着这一要求的出现,教师在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课堂内外说英语的重要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自己说英语.但我在实践中却发现能真正把嘴动起来并且动得好的学生少之又少,他们的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经过我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把嘴真正有效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界对自由式的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的重视,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给了同学们很大的自由来进行自我匹配学习,自我搭档,也是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使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也可以和自己默契的人一起搭档。小组合作的优点就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个方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进行深入的自我思考、自主探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迫切任务。而在当前小学改革的风潮下,我们似乎忘却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我教学的沉淀,忽视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启发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下我将从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习惯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设置情境、课题探究、课堂质疑等方面来落实课堂中的知识建构问题,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动”?那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活动诸多方面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多向思维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时动起来如课前大家齐唱英文歌,营造一下英语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教姓名及职业、爱好时,让学生在课前动手做自己的名片,可以是真实的自我,也可以是想象若干年后的自己,教到家庭成员时,让同学们准备一张合家福,带到班里进行介绍等等。其次,让学生在老师导入新课时动起来例如,教到初二Unit18seeing thedoctor,说到dream就让学生回忆自己最…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的导入形式则是更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ipad,iphone等开展积极能动的导入,如"微课程","微视频"等。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等资源,创设真实的或是模拟的语言环境,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犹如身临其境,这样能够使学生迅速转换语言情境,较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可根据上课内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例如在上9A Unit5《The human brain》中的"memory"时,我一开始播放音乐剧Cat里一个"memory"唱段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歌剧的同时找到里面"memory"这一关键的词,从而自然地引入到课文主题。音乐剧里夸张的表情和独特  相似文献   

20.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