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图像浓缩了许多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 ,简化了许多语言表述 ,使许多物理问题转为数学、图形问题 ,如何应用并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成为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1 正确理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图像是应用的基础1 1 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从宏观上来看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温度有关 ,跟气体的体积、压强无关。理想气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对一摩尔理想气体 :单原子分子气体内能E =32 RT ,内能变化△E =32 R△T。双原子分子气体内能E =72 RT ,内能变化△E =72 R△T。1 2 理想气体做功只与压…  相似文献   

2.
由于气态分子的间距数量级在10~(-9)m(10r_0)左右,分子力很微弱,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际气体间的分子力可视为零,即把它们看成理想气体.对于—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即改变气体的体积,分子力不做功,分子势能不变;改变气体的内能只要改变分子的动能,即改变物体的温度.对于—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一系列物理量的变化,要判断这一状态变化能否发生,可以依据一定质量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状态参量:(1)理想气体的温度T——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决定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2)理想气体的体积V——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3)理想气体的压强p——大量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它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所决定。另外,需要牢记一定量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时的P、V、T三参量的关系PV=nRT或  相似文献   

4.
崔云达 《物理教师》2000,21(5):22-23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E=N(EK+EP). 此式在计算中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分析影响内能变化的因素时有一定好处.分子的平均动能Ek的大小由物体的热力学温度来决定,分子的平均势能EP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状态.N是物体内部的分子总数,决定于物质的量.可见物体的内能是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对于理想气体来说,由于忽略分子力作用,所以没有分子势能.其内能由物质的量和温度所决定.1分子的平均动能 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抓住其主要因素,撇开次要因素,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进行研究,这就是物理过程中的理想化研究方法。例如所谓“理想气体”,是指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较大,可以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因此可不考虑分子势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分子动能跟气体温度有关,所以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这就是气体的一个理想化模型。理想变压器模型实质就是忽略漏磁、原副线圈的铜损和铁芯的损耗。这样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才相等。经过这样的理  相似文献   

6.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从微观角度看,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每个分子可以看成没有大小的弹性小球,这就是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从宏观角度看,理想气体是在任何温度和压强下都能严格遵守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这就是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一般实际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其性质很近似理想气体,故可将其视为理想气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状态方程表明了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反映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三个状态参量间的变化关系。其关系式为  相似文献   

7.
<正>历年自主招生真题中热学部分试题涉及的主干知识点与高考考查的相同的有:分子动理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循环过程等。一、以理想气体为研究对象,考查气体分子大小例1 (华约)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很多,因而在理想气体模型中可以忽略分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上册第十章练习二第(3)、(4)、(5)题,要求学生分析讨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做功情况、内能变化情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虑问题缺乏一个正确的程序,另一方面是学生从有限的生活经验出发,往往存在下面几种错误的看法: ①认为一个过程吸放热情况是由温度决定的:“温度不变”就不存在吸放热现象;温度升高则必然吸热;温度降低则必然放热。②对于是否存在做功现象,则认为等压过程就没有做功现象。由于内能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又缺少生活中的直观模型对照比拟,因而在讨论内能变化时,便觉得很困难,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本)热和功部分,有下述说法:“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动能增加,物体的内能也随之增加;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动能减少,物体的内能也随之减少,”一些参考书和习题集中,甚至认为: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或减少。但1988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题,第一大题(单选题)第7小题却给出了与上不同的结论.该题是: “关于物体内能及其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不一定改  相似文献   

10.
于丽丽 《成才之路》2014,(31):75-75
理想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3中考查重点。而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等容、绝热过程中吸热放热的判断,也在近年考题中频繁出现。本文讨论理想气体吸热放热情况。理想气体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由温度决定。解决这一问题,要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之和等于物体内能的增量ΔU。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实际为两部分内容: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的物理基础。前一部分讲述了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及实质,温度与分子平均平动能的关系、能均分定理及理想气体内能公式等基本内容;后一部分主要讲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讲述这些内容时,所采用的方法与力学有很大不同。同学们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应该了解这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教学中,(2)式是必须介绍的,我们把它叫做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其意义是:理想气体的P、V、T变化过程中,内能的改变与体积(或压力)无关。或者说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即: U=f(T)……(3)。 关于(2)式的推导,现行的《物理化学》教材普遍是通过Gay Lussac 1807  相似文献   

13.
范德瓦尔斯气体模型仅考虑气体分子间引力的变化。而把斥力全部归结为体积。若同时考虑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可得到一摩尔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内能表达式,它们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增大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密度一定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减小体积,内能一定增大2.下列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大小有关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无关D.微粒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3.分子甲和分子乙相距较远(此时它…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要点  二、考点分析近几年来本章的高考考点有 :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估算分子大小和数目、内能及其两种改变方式、等温变化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内容 .其中 ,命题热点是气体实验三定律和气态方程 .1 关于布朗运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通过显微镜观察的对象不是液体分子 ,而是液体中悬浮的微粒———布朗微粒 ,其直径的数量级约为 10 - 6 m ,通常情况下裸眼看不见布朗微粒 .②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也不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但恰恰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 ,而且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显著 ,因此布朗运动反映了…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 的动能一定都增大 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 动的动能的总和 ‘C. D. 2。 A 的反映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密度一定减小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减小体积,内能一定增大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碳素墨水滴人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大小有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分子甲和…  相似文献   

17.
一、由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直接分析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从微观上看,内能的大小由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势能和物体所含分子的总数共同决定.从宏观上看,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态.当这四个因素变化时,物体的内能要发生变化.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判断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时,一般的方法是:(1)气体温度ΔT变化决定其内能变化:ΔT>0,内能增加;ΔT<0,内能减少;ΔT=0,内能不变。(2)气体体积ΔV变化,决定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ΔV>0,气体对外界做功;ΔV<0,外界对气体做功,ΔV=0,气体对外界做功为零。(3)气体吸热或放热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E=W Q确定。上述判断定质量理想气体内能增、减和吸、放热的方法对气体发生的任意过程都是适用的。但是,判定气体是对外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的“方法”却不具备普遍意义,不能将其推广到  相似文献   

19.
初三物理"内能"一节中的内能变化实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向盛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当瓶内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瓶塞被弹出,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致使瓶内水蒸汽液化为小水滴,并可观察到瓶中有白色雾状出现.该实验涉及到能量变化、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了"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这一提法的科学合理性,论证了压强变化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同时也论述了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什么不提压强变化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