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体育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战略,实现体育教育的宏伟目标,必须建设一流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流的体育教师队伍,要加强青年体育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是新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一、加强青年体育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客观要求加强青年体育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既朝着高度分化的方面发展,同时也朝着高度综合的趋势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确,人文社…  相似文献   

2.
对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体育健身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体育有三大组成部份:即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三大部份的形成是当代体育很重要的发展趋势。它们互相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三者之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竞技体育。然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自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表明中国传统体育有其自身发展轨迹与历史演进过程。自近代以来,中国体育逐渐融入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之中。在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互融的过程中,中国体育文化自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怎样,就目前发展趋势看,中国体育文化必然融入世界体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中西方体育思想不断融合而产生的,其传承与演变,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有两个: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二是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合。这两条线索又始终相生相伴、相互依存、相互缠绕地向前发展着。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如职业化、商业化、标准化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现代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但是,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它在契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同时,却更多的表现出自身的发展特点。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多元化、一体化、社会化是当代体育文化正在经历着的最为深刻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勤 《体育科学》2003,23(2):1-12,21
研究目的:提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和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历史与逻辑法。研究结果和结论:(1)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主要存在2个矛盾3个问题,即社会发展对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与专业设置供需间、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与目前专业框架和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和专业设置盲目性,随意性,固守性问题。(2)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5大发展趋势,即国家将更重视对专业布局、规模和效益方面的宏观调控,而体育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将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市场导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将更注重“内涵式”发展模式,专业种数将继续减少,专业口径将进一步拓宽;系统、多样化的新型专业结构将替代原有粗放、单一的专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面临着冲击。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体育科学将广泛地吸收各学科的知识。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体育教学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将有很快地发展。所以对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使之与现代教育同步,与时代的步伐一致.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服务业成为当今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税收政策与体育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性研究。研究表明:税制与税收政策的不健全与不完善,对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形成诸多的制约因素。同时,税收政策自身的产业经济调控作用,能够较好地以税收政策为依托,激励我国体育服务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献资料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有关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该体系整体发展脉络、原因及其指导意义。认为现代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应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发展趋势从整体、综合的观念出发构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交叉科学的理论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进行的研究、分析认为,交叉科学对体育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科学也是一门交叉科学,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多学科交叉、借鉴和互补。体育科学发展速度滞后于其他科学的发展。运用交叉科学的理论、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论证,并对体育科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交叉科学对体育科学的影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交叉科学的理论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交叉科学对体育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多学科交叉、借鉴和互补,体育科学发展速度滞后于其他科学的发展。运用交叉科学的理论、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对体育科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2.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关键是后备人才的竞争,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为:培养模式单一、学训矛盾大、退役安置困难和教练员素质偏低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运动员培养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体育与教育的充分融合作用;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练员自身综合素质等发展对策,为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岱峰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69-71,79
采用文献资料检索、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测试仪器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体育测试仪器已成为现代体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体育测试仪器的研究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同时展望了21世纪我国体育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体育──养生”思想的文化根基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体育──养生”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重要原困之一在于它具有深刻的理性基础。即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和运用了近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而且在严密的理论推导中升华到哲学层次,进而具体地指导了中国体育实践。因此,毛泽东的体育观依然是指导中国体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体育学概述     
体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对人类社会中的体育现象进行整体上的综合研究的学问。它将从宏观上探讨“什么是体育”、“怎样实施体育”、“如何发展体育”等重大课题。显然,体育学研究的目的是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有效地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综合研究方法。同时,也注重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使体育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时代水平。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都向体育科学渗透,于是在体育科学中又出现个许多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新兴科学。这些学科都服务于体育科学。我们可以说自然科学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又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本文仅就自然科学对体操运动的发展和促进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体育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两种形式,两者有各自的内涵,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体育管理就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学生体质的增强,要靠高校体育教师去辛勤耕耘,高校体育教师同时肩负着国家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的重任。高校的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界知识水平、科学文化素质最有优势的一个阶层。因此,作为一位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现代的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指的是组成知识系统的各学科之间组合方式及其比例关系,过去那种单一型、纯专业技术性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高等学校现代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科学不断向体育科学渗透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不断地朝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再提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代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全面的要求。体育教师要想适应现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它是高校未来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体育消费现状,旨在研究东西部地区体育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方法证实,我国体育消费西部远落后于东部,东部体育消费已具有相当规模。影响我国西部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落后、体育消费意识淡薄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同时体育消费中“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被我国东部大多数人及西部发达城市人口接受,西部体育消费的发展应结合当地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