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姜氏生物场导仪,对15名志愿者用同体对照法观察了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其中7名女性检测了血清孕酮浓度,结果是场导后均比场导前显著升高(P<0.05),但多不超出正常值的最高限。其中8名男性检测了血清睾酮浓度,结果是场导后也都比场导前显著升高(P<0.01),但也不超出正常值的最高限。本研究结果支持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3.
郭德才 《武当》2008,(10):40-41
一、经络的客观存在与假说 经络现象,是客观而普遍存在于人体及其它生物体中的正常生命现象。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人体经穴、经络上的生物物理特性,就已经被国内外的很多专家用科学手段所证实。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关方面就发现经络系统存在的低电阻、高电位、导声、导光等特征。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养生调息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生调息运动能增强人体生物电流,提高机体活性,改善机体体质;还能使大脑各区域脑电波趋向同步,脑细胞电磁活动高度有序化,能量消耗降低,效能提高;能使神经传导加快,电传导加快,电子流动加速与氧结合加快,三磷酸腺苷(ATP)产生增多,能量贮备增加,机体机能增强;能加快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电子流动,线粒体)。在调息状态中,机体的细胞处于激发状态,因而能量较高的受激生物分子能以生物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起到激活其他生物分子的作用(给线粒体充电的作用),形成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结合的“生物场”,而“生物场’,的辐射正是藉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机体自我修复功能,使机体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5.
“和”,乃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谓也。“和”,存在于天地万物运化之中。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结果,是因为土壤、雨水、营养、光照诸因素和谐一致。否则,难免黄瘦、萎靡、枯槁。人体也一样,需要在多方面保持“和”的状态,方可能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6.
类生物黄碱素是从桔子、葡萄柚和其他柑桔类水果的白肉,以及许多种蔬菜中发现的一类化合物,与维持小组血管壁的正常状况有关,能够促进人体吸收维他命 C。研究显示,柑桔类的类生物黄碱素似能转变人体吸收维他命 C 的正常途径。《美国临床营  相似文献   

7.
梁基英 《武当》2003,(1):53-53
“和”乃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谓也。“和”,存在于天地万物运化之中。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结果,是因为土壤、雨水、营养、光照诸因素和谐一致。否则,难免黄瘦、萎靡、枯槁。人体也一样,需要在多方面保持“和”的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_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_3)两种。含量上T_4多于T_3,而在生理活性上T_3大于T_4约3—5倍。人体中甲状腺素含I量最高。甲状腺激素合成需经过聚碘、氧化、碘化二个过程;聚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与维生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过程中,维生素的需要量虽不多,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活动所必需的低分子化合物。虽然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微小,但它对人体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约20多种,主要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等;而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尼克酸,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尤其是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10.
韩宝轩 《中华武术》2004,(12):30-31
五行通背拳突出以理推术、以势求法、科学教学、重在“意导”的实践理念。所谓“意导”是指“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意识支配肌体做出符合自我意愿动作的能动作用”。所以,只有强化大脑中枢神经意识的支配作用,思想才能高度集中于练拳的动作而排除其他杂念的干扰;只有神经意识充分、专注、准确地指挥和协调人体各部器官系统机能的运动变换,才能不断提高神经系统接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达到迅速、准确地传递和接受大脑对人体动作变换的信息,才能真正高质量地精练五行通背拳。  相似文献   

11.
力竭运动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以力竭运动为模型 ,观察了大鼠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四碘甲腺原氨酸 (T4)、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及心肌中T45′ -脱单碘酶 (T45′-DI)活性的变化。结果 :力竭运动后血清和心肌中T3水平显著升高 (P <0 . 0 1) ,T4水平无显著性改变 ,心肌中T45′ -DI活性显著升高 (P <0 . 0 1)。结论 :力竭运动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改变是造成心肌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主要由无氧能力因子、有氧能力因子、恢复能力因子和激素水平因子构成,表现为机体无氧、有氧能力强,恢复能力好,雄性激素水平相对较高;2)相对平均无氧功率、相对最大摄氧量、血尿素和血清睾酮可作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典型评价指标;3)"百分位数法"制订的不同体重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标准,能较好地反映现阶段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可为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强度训练时男子摔跤运动员血清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24名男子摔跤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课时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时间大强度训练课后血清睾酮、皮质醇没有变化;较长时间中等强度训练课后激素变化不明显,训练课后20小时(次日晨)上述指标与训练前比较也无差异,提示这样的训练没有造成体内激素平衡紊乱。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时地监测这些指标,对于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负荷以及训练后恢复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型比赛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分析比赛与人体内分泌之间的关系。方法: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国家皮划艇队运动员12人,在赛前3周与赛后l周,测量形态指标及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世锦赛后。无论男划组还是女皮组,比赛前后肱三头肌与肩胛下皮褶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腰围及臀围也无明显变化(P>0.05)。赛后睾酮、皮质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而游离T4明显上升(P<0.05)。结论:赛前训练与比赛期间的高强度专项活动对身体的刺激,能影响内分泌的代谢。  相似文献   

15.
女童乳房提前发育与血浆FSH、PRL、E_2等激素关系的研究及在体育选材中的意义吴明方(苏州大学215006)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arlyBreastDevelopmentofYoungGirlsandtheirSeru...  相似文献   

16.
低性腺类固醇水平是AMi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探讨低性激素环境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及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并探讨其在运动性月经失调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子宫和卵巢ER、PR及血清E2、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显示,血清E2、P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而逐渐降低,组织ER、PR水平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呈渐进性升高.受体水平在停训后的恢复期内随着E2、P水平的回升,逐渐回落.结果表明,运动中受体水平的变化可能为非激素依赖性升高,这种升高或许是机体对长期运动训练造成的低性激素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能是AMI病理机制过程的重要一环.恢复期受体水平的恢复与E2水平的升高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氮、血清睾酮等生化指标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机能监测,旨在提高田径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体激素水平的运动性变化规律。指出当机体处于运动应激状态下,其变化具有应激性,在全力运动的末时,其变化具有防御性;适量运动后,其变化具有恢复性;有训练者,对其变化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运动员血清T/E_2、T/F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200多名不同年龄的省级以上运动员及普通人的血清事酮(T)、雌二醇(E_2)、皮质醇(F)的基础值,对体内激素平衡T/E_2及T/F值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年龄及训练年限与普通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运动员T/E_2平均比值比普通人高(P<0.01);T/F均值比普通人高(P<0.05)。青少年男、女运动员以15~16岁组T/E_2、T/F为较大差异期(P<0.01)。不同项目其T/E_2与T/F均值有显著差异(P<0.05,P<0.01)。提示T/E_2与T/F将成为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疲劳恢复及激素治疗的重要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4所小学175名11岁女生为实验对象,拍摄手部X光片,然后根据CHN法判定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确定发育类型,并对实验对象的各指标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骨龄除了与骨横径外,与各实验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即随着个体骨龄的增加,骨矿成分和性激素水平也随之增加。此外,还发现同年龄、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女生的骨矿含量、骨密度、血清睾酮和血清雌二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指标均值的大小与发育程度一致,排列顺序为早发育>正常发展>晚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