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45年,抗日战争空中战场已经实现了敌我优势转换,而驻芷江中美空军对日军的威胁尤为重大,这是日军发动湘西会战的重要原因。中美空军积极应战,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任务明确,战略战术安排得当,通信和陆空联络技术与方法得以改善。会战中,以芷江机场为主阵地,配合国民党地面部队,消灭前线日军,主动出击,轰炸日军后方交通要道和据点,扼制日军对芷江机场的偷袭,并承担将新六军从云南空运至芷江的任务。中美空军在掌握制空权和有利作战气象条件等因素下,对陆军的守-攻都形成了有力支持,加剧了日军后勤补给的困难,成为湘西会战的重要致胜因素。但空中优势能成为会战致胜因素,在中国对日抗战中却仅在湘西会战所见。  相似文献   

2.
湘西会战是抗日战争后期中日两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的最后一次攻防战,战争的结果是日本军队败北,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由此揭开了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开辟了长江洽降的通道。日本侵略者发动湘西战役,其主要目的是夺取在江空军基地,解除它对日军的威胁.立江飞机场位于在江县城东南一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000亩,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最重要最靠近前线也是保存最好的空军基地之一。1938年10月,武汉航空第九总站及南昌飞机修理第二厂相继迁来游江。同时,国民党空军第二大队和苏联志愿军空军大队第一中队的部分飞机进驻立江机场.1942…  相似文献   

3.
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会战前夕,在欧洲,盟军已接近柏林,法西斯德国灭亡在即;太平洋战场,美军正向日本本土越岛推进;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把敌人压缩在一些城市和狭小的交通线附近,日寇已日暮途穷。 1944年,狗急跳墙的日军发动大陆交通线战役,想打通从东北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使孤悬南洋的日军得到接济,侵占了我国豫、湘、桂、闽、粤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日军虽然从形式上完成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目标,但中美空军仍以芷江·老河口机场为基地,对日军控制的交通线进行轰炸,使其处于半瘫痪状态。日军为了巩固交通线,解除中美空军对它的压力,并且威胁陪都重庆,压迫国民党投降,以抽调兵力防止美军在华南登陆,1945年发动了以进攻芷江为目标的湘西战役。日军动员的总兵力约8万人。敌20军司令坂田一良中将坐镇邵阳,直接指挥正面日军进攻。  相似文献   

4.
湘西会战以日军失败和中国军民胜利而告终,是全面抗战正面战场为数不多的一次胜仗。其原因是上下齐心协力、国共团结合作、中外陆空协同、军民共同抗敌。但由于国民党的局限性,也使得胜利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五年五月开始的湖南雪峰山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益阳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会战,也是我国八年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这次胜利是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的。 一九四四年,日本对国民党战场豫湘桂地区发动新的军事进攻,先后占领衡阳、桂林。但是,由于国民党第四方面军重兵驻防湘、桂、黔、川、鄂一线,日本占领的湘桂铁路无法通车。为了打通湘桂线,进而占领湘西、深入西南,日军集中六个师团共二十多万人的兵力,于一九四五年五月初向我第四方面军驻地发动了全面的疯狂进攻。  相似文献   

6.
湘西会战之所以获胜 ,是因为中国军队有地利、人和之便 ,且军事力量对比我强敌弱。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战场从防御转入进攻的重大转折点 ,它张扬了国威 ,显示了中国官兵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  相似文献   

8.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  相似文献   

9.
正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湘西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2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如山倒的惨败结束。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  相似文献   

10.
1941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纠集重兵向江西高安、上高地区大举进犯,国民党第9战区所属第19集团军在该地区组织了一次重大战役,称为上高会战。整个战役分诱敌深入、包围决战和追击歼敌三个阶段,历时25天。中国军队以略占优势的兵力,对日军进行了两次围攻,歼敌15000名,大获全胜。这是国民党军在赣北战场上继万家岭大捷后的又一次胜利,也是抗战史上国民党正面战场若干著名的胜仗之一,其战略战术应用之成功,被何应钦称为“抗战4年来最精彩之战术杰作”。上高会战的胜利,是国民党军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官正确指挥和广大抗日军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它给后人留下了反侵略战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由于江西玉山机场被破坏,加上芷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民党政府最终将对日受降地点放在芷江,但由于盟国的受降工作尚未完成、国民党政府对日受降准备工作尚未充分,加上日本侵略者投降专使地位不足以及日方的故意刁难,使得在芷江举行对日受降签字仪式条件不成熟,不得不将原计划的受降改为商谈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条件。学术界因此称此为“芷江洽降”,这有失偏颇。称“芷江受降”或“洽降”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讲的,从日本侵略者的角度而言是“洽降”,从中国方面的立场而言,是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是“受降”,因而称“芷江受降”更合适些,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更能明了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华北战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最大一次进攻,国民党守军在此役中遭到惨败,对战役的认识不足与准备不周是致败的直接原因,作战部队的派系存在和保存实力的行为是致败的重要原因,推行消极抗战与片面抗战的路线是致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桂南会战前,新桂系成立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动员民众和配合军队作战。会战结束后,因日本从桂南撤退,参加桂南会战的中央军也撤离广西,在广西既无外患又无内忧的情况下,因担心学生军为中共所控制,在部分学生要求复学的呼声中,新桂系以学生军被"赤化"了为借口而将其解散。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利用中国战场捆住日军手脚的目的,苏联通过外交关系影响国民党,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共产党,促成中国国内两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抗战前期的主要支援国,苏联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党挑起大规模内战的企图,对维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联为了本民族利益,过分看重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以妥协退让来维持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国抗日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妨碍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安  房彬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02-105
抗战前期,国民党敌后根据地风起云涌,主要原因是日军无暇顾及,国民党顺应了全民族抗战潮流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比较融洽,国民党对其敌后根据地苦心经营等。但其大多数根据地没能坚持到抗战胜利,这是因为国民党不具备坚强的抗战领导核心,缺乏团结全民抗战的凝聚力,军队也不能成为强有力的力量支柱,根据地政权不够稳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转战陕北取得伟大胜利,成为我军战役史上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光辉范例。主动放弃延安,中央在陕北不走,采取"蘑菇"战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这些战略决策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策略。其中体现的制胜机理,对于我军今天,还有在未来,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役中,仍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里无能够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逃走,山东大部落入日寇手中的情况下,坚持留下独自抗击、或与其它国民党军队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正义感。从1937年冬到1939年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我党积极主动地对张里元部开展统战工作,使之与我党在特定时期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团结抗日,互相支援,对我党我军在山东地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实力派,张里元在政治上终究还是趋于保守和反动的,一旦涉及到他个人的实力和地盘,他就会拒绝与我党合作,或与我为敌。  相似文献   

18.
邓子龙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其主要经历为:应募起家御倭寇;入湘黔平叛镇苗民;赴滇抗缅保国土;援朝抛头献丹心.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1月14日,有着“满洲开拓之父”之称的日军步兵第102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东宫铁男中佐,亲率侦察队,乘船沿河道侵入浙江省平湖县前港西河一带,与中国军队第79师237旅发生激战,在前港西河西岸被机枪打伤,伤重毙命.  相似文献   

20.
台州府城墙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双重功能。早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为增加牢固程度,将城墙两侧全面用砖石包砌。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创建了空心敌台。担任蓟镇总兵时,以北调的戚家军为骨干,参考台州府城墙的形制和结构,大规模修建长城城墙敌台。因而台州府城墙被誉为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