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技术转移的基本特征,揭示了目前影响城乡技术转移目标形成的深层原因,探讨了城乡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提出利用技术转移的内在机制设计和创造技术转移的需求环境。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洪银 《软科学》2011,25(7):87-91
采用数理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规律。研究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采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生产较高需求弹性的产品,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才能得以发挥。研究还表明,长期内,技术进步能够扩张劳动需求;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而非农部门资本产出弹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技术成果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技术转移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技术创新功能的延伸和扩展,是当今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论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的内涵、规律和相互关系,及其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和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现代化进程中两省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在不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检验了两省现代化进程中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发展模式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同,在"苏南模式"下,二、三产业技术进步均对劳动力转移起到推动作用,其中,第二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大于第三产业技术进步,在"温州模式"下,只有第三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转移,且大于"苏南模式"第三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不但受制于产业技术进步,也会影响产业技术进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1978—2011年三次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显著相关关系,而第二产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顺利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翔 《大众科技》2016,(12):1-3
技术转移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技术转移成果、技术转移需求的详细分析,融合在线展会模块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模型,设计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实现成果、需求、服务的有效对接。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是技术转移服务平台WEB端的有益延伸,能够使用户操作更加便捷,提高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文章介绍了技术转移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发展对于技术转移的内在需求和技术转移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并立足于西藏现状,剖析西藏对技术转移的需求和目前的发展瓶颈,探索西藏技术转移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朱奕  顾宁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191-192
技术转移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江苏地区的技术转移服务主要模式:中介服务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模式,成立新企业模式,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模式,二次开发模式,金融投资与创业指导服务模式,科技综合体新模式,国际技术转移新模式。总结江苏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可以为区域型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和完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是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选择。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契合过程中,需要构建企业技术转让方和技术受让方合作竞争的博弈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使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从原有的跟踪模仿思路转变为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双重强调,以真正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技术转移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金砖国家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活动,实现其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