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清朝实行官员低俸给和重外轻内的俸制标准.晚清特别是甲午战后,京职文官俸银、禄米以多种形式遭到削减,以至于文官俸制体系有名无实,陋规收入成为晚清官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固然受制于晚清财政之窘迫,但也反映了清王朝俸制体系的僵化.低俸给与陋规盛行,导致吏治日益腐败,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2.
文官制度即对文职官员的管理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对文官的考选、品俸、考课、监察、致仕等内容,中国立国悠久、文官制度的历史亦漫长,演变到清代,便愈益完备、详密和成熟。研究古代文官制度不仅为探讨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提供基础,也为当前的政治改革、建立新型的公务员制度及人事管理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晚清外交官制及其俸薪制度的形成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外交官制及其俸薪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晚清外交官制与俸薪制度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清政府从传统外交迈向近代外交的曲折历程,清政府将外交官由临时差使定为实官,并制定了一个依据责任与劳绩状况的增俸晋秩标准,为外交官的职业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练兵处是清末新军编练的领导机关,练兵处的成立推动了清末的军事变革,成为中国陆军近代化的重要一环。张之洞作为地方督抚的代表,围绕练兵经费、营制饷章、后勤体制和学堂章制等方面同练兵处之间的关系既有调适,也有抵拒。透视张之洞与晚清练兵处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为我们透彻地了解晚清军事改革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5.
钱建立 《考试周刊》2009,(25):234-236
1883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考绩制”的选官方法,但这一制度并未迅速全面地铺开,在改革执行的最初20年中,“分赃制”仍与其并行。文官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初改革进展缓慢,主要是政党政治和政党斗争所致。  相似文献   

6.
1905年,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进行文官录用制度改良,改变了旧有的录官制度。这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此中国的文官选拔录用呈现出专业化和技术化趋势,文官构成由旧有的儒学官僚向新型的技术官僚转变,加快了当时中国上层建筑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贞观时期中央文官制度初探陶六一唐承隋制。贞观时期,唐太宗在隋制的基础上,对中央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使我国封建制国家的中央文官制度达到了成熟阶段,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而且还具备了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很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本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行政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撒切尔、梅杰政府先后对文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削减文官人数、改革工资体系、改善部门管理、实行"财政管理计划"和"下一步计划"、颁布《市民宪章》,推行市场检验等。保守党政府的改革遇到不少困难,但改革使传统的文官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文官制度正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彭德尔顿法》后不久,州政府的文官制度改革也随即兴起。州政府的文官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883-1939年是自发改革的阶段,1940年以后是在联邦政府引导下进行改革的阶段。到1979年时,已有35个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官体制改革,其他州也迫于联邦政府的压力在某些领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文官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最近的30年中美国各州又出现了修正文官体制的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国在战国七雄中较早地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和与之相应的官僚体制。赵国实行的郡县制、"因能而授官"和强化君权的考课制度,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赵国官职分为以相邦和大将军为首的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官制体系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工资管理是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的人事和财务制度的改革,工资管理逐步走向市场化和社会化。就目前高校工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晚清后,中国国内矛盾与危机非常严重,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做出一系列调整与变革,然单就俸禄制度出现的新变化而言,呈现多元混杂、名不副实的新特点。从清代俸禄制度的新变化、晚清的财政危机和地方割据自保三个方面探讨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北魏爵禄制的实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准备阶段,是在财政税收逐渐改善的基础上完成的。实封制下,各级开国爵主名义上是整个封区的国主,却没有治民权,封户与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特殊的依附关系,其所食爵禄相当于官俸。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财政统发工资业务系统。针对当前财政统发工资业务的特点,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提高了平台的开放性、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使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快速构建具有特殊工资业务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有一个从革命史转向改革史、从事件史回归制度史研究的趋向,学界在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视、研究视角与研究路径的转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研究方面成果较为突出。本文对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略做述评。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名臣曾国藩使用拍卖功牌、劝挟捐资、征收厘金、盐务充饷、高薪半饷等方略筹集资金,维持湘军运营,保存湘军实力,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今天,应该用科学的态度看待曾国藩的筹资方略,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拓展多元化筹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育的衰落史隐含于晚清到“五四”时期的这段历史陈迹之中。晚清的教育新政和学制改革虽然在主观上想要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客观的结果却是逐渐消解了儒家德育的制度基础;此后,民国初期的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废除了“读经”和“修身”这两门课程,进而解构了儒家德育的课程基础;“五四”时期的德育革命则全面批判了儒家价值观,导致了儒家德育的价值基础的崩塌。通过对这段德育变迁史的考察与分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儒家价值观以及儒家德育的现代困境,从而促进我们对于近代德育变迁史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晚清海军人才培养途径是自主培养与外派留学生相结合,培养模式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文理兼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为教学内容、以教学规章和学生行为规范为制度保障。由于晚清政治体制腐朽、财政危机、观念守旧等因素制约,使得海军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统一领导、专业设置、制度保障、财政投入以及人才激励等方面和同时期的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对甲午战争胜败产生了关键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属于过渡性工资制度,存在工资结构混乱、科研津贴形式选择不合理、工资没有体现学科差异、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扩大等问题。在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中,高校教师工资制度已被确定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近期看,为教学和科研选择合理的绩效工资形式和制定区分岗位类型与薪级层次的标准是当前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从长期看,应逐步理顺政府与高校在工资管理方面的权限,对教学和科研分别进行报酬,分学科确定教师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经营发展和改革进程,塑造中海油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工作日显紧迫。塑造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中海油”用工及薪酬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有效办法。围绕用工及薪酬体制的改革这一主题,对“中海油”的改革形势进行梳理,进而对建立“中海油”自己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与深化用工及薪酬体制改革的相应关系作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