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个小伙伴都听说过让梨的故事,普通话不太标准的爷爷奶奶通常这样讲:来,孙子,给你讲一个恐龙让梨的故事。恐龙也爱吃梨?侏罗纪时代可能还没有进化出这种高级的被子植物。识文断字后,才发现让梨的不是恐龙,而是孔融。话说,孩提时代的孔融是一个道德楷模+天才儿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除了流传两千年的让梨故事,他还留下了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想君小时必定了了"的急智故事。然而,"男"大十八变,长大后的孔融越来越离经叛道,越来越不像是孔夫子的第二十代孙子。成年后的孔  相似文献   

2.
“孔融让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孔融4岁时,全家人吃梨,父亲让孔融先拿,孔融拿了个最小的梨,他上让哥哥,下让弟弟,父亲夸孔融  相似文献   

3.
“孔融让梨”体现了“礼让”的传统美德,因此这个成语故事流传甚广。此事本无争议。可是后来不讲“礼让”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开始怀疑孔融让梨的动机,甚至还展开了一次———一直以来,“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都是这样的:孔融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据说最先对此事提出质疑的是一位水果商。他说:“孔融让梨是不假,但我觉得另有隐情。我征战水果市场四十年,尚不知道‘让’为何物,况他四岁小儿?”于是,他提出了———“孔融让梨”…  相似文献   

4.
一日,孔家有客来访,孔母端梨而出,小孔融挑了一个最大的给了客人。小小年纪有如此觉悟,实在可嘉。但余以为孔融此举乃必然中之必然,现将理由陈述如下:1.小孔融听爸爸说这位客人就是他期末考试的监考老师。2.小孔融拿起大梨刚想吃,突然发现梨中有一条小虫在向他打招呼。3.小孔融平时喜欢看报,报上说越是大的水果越有可能被喷了生长激素或者农药。4.小孔融听电视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大鸭梨。小孔融偏偏是个送礼爱好者。5.来客是一位公司老板,想来试探一下应聘者小孔融。这类文章我小孔融看得多了。“小样,打个领带我就不认识你了?”6.…  相似文献   

5.
选择题:曾经有一大一小两个梨儿,摆在孔融兄弟俩面前。弟弟孔融抢先抓起小的梨儿,把大的留给哥哥。问:孔融为什么让梨?请选择:(1)当时孔融正好牙疼。(2)大梨烂了。(3)为了让哥哥替他完成家庭作业。(4)炒作,让自己出名。(5)大梨儿有毒。正确答案:(5)原因如下:如果孔融牙疼大梨不  相似文献   

6.
选择题:曾经有一大一小两个梨,摆在孔融兄弟俩面前。弟弟孔融抢先抓起小的梨,大的留给哥哥。问:孔融为什么让梨?1.当时孔融正好牙疼。2.大梨烂了。3.为了让哥哥替他完成家庭作业。4.炒作,为自己出名。5.大梨有毒。正确答案选:5原因如下:如果孔融牙疼不敢吃大梨,那么小梨就更不敢吃了。大笑星潘长江不就说过个儿矮的人是人中的精华吗?梨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人说牙疼不能吃梨,那么可以把小梨放进榨汁机里,榨成果汁。真是绝顶聪明!但那时根本就没有此项发明。因此,此说法不成立。至于说大梨烂了,那纯粹是抬杠。你想,哪位舔犊情深的家长会拿…  相似文献   

7.
孔烛让苹果     
孔烛,历史上无记载,生卒年不详,名字是在一个古代监狱遗址里发现的,刻在一支残破的竹简上,下注有:孔融之兄。 话说东汉末年有一个姓孔的人家,不算富裕,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所以在四子出生后,便取名为孔融。没过几年,孔融便不负众望,成为“天下第一个让梨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孔融威名远震,达官贵人们皆登门造访,一睹这位“神童孝子”之风采。久而久之,孔家家境愈发殷实,小孔融也被富贵冲得有些愚钝。 这一日,孔老爷端了一盘苹果在桌上让孩子们拿。傻乎乎的孔融拿了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孔烛看到那个鲜红欲滴的大苹果,手捏得“咯咯”响…  相似文献   

8.
吃亏     
《小学生》2007,(Z1)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  相似文献   

9.
两碗面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 岁让梨,你 4 10 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吃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 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  相似文献   

10.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面条,端上桌。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都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去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可是,父亲碗里藏了2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  相似文献   

11.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一)让梨邱成立有弟兄俩,是双胞胎。弟兄俩不但相貌长得像,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特别爱吃梨。有一天吃过晚饭,母亲拿出来两个梨,一个大梨,一个小梨。弟兄俩嗷嗷叫着,就要扑过去抢那个大梨吃。母亲连忙拦住说:“你俩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弟兄俩一齐点点头,母亲接着说:“人家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们俩今年都八岁了,也该学学孔融让梨吧?”弟兄俩又一次点点头。母亲先问哥哥:“你是哥哥,你先说,你想吃大梨还是小梨?”哥哥看了看桌子上那个黄澄澄的大梨,又看了看母亲和弟弟,说:“你让我说实话还是说瞎话?”母亲说:“当然说实话!”哥哥使劲…  相似文献   

13.
寓言的马甲     
孔融让梨 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向哥哥让梨的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相似文献   

14.
大梨和小梨     
我的女儿已两岁半了。为了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好的品德,我便时常给女儿讲些童话,生活故事等,她常常听得入神。一则故事多讲几遍,她便能断断续续地复述。一次,我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我问她:“孔融为什么拿小梨,而不拿大梨?”她稚气地回答:“因为小梨削好了皮,大梨没有削好皮。”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批评她,但转念一想,她毕竟还只有两岁半,能这样回答也是动了脑筋的。于是我在以后几次复述这则故事时,就着重强调了孔融因为人小吃小梨,而把大梨让  相似文献   

15.
孔融很喜礁吃梨,可面对父亲的朋友带来的一盘有大有小的梨时,孔融却拿了一个小梨.别人问他为什么拿一个小梨,孔融说:“大人吃大的,小人吃小的.”孔融的回答是他美好心灵的真实表白,是他合情合理谦让的表现。可是,有不少孩子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不善于从孩子的心理实际出发,往往对孩子进行为谦让而谦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有一家网站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吁L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张试卷被孩子父亲发现后.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顿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成为一个“微争议”。  相似文献   

18.
古时的蒙学范文,许多都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了.譬如《三字经》中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有学者这样解说: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今属湖北省云梦市的黄香小弟弟,非常孝顺他的父母.他家条件不好,母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十分辛苦.冬天的时候,他看到床上很冷,体谅到父亲干了一天活睡冷床不容易入睡,就先上床把被子睡暖和了,然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热得睡不着,他先用扇子把枕头和床扇凉,使得父亲能睡得更好.总之,黄香故事就是孩童对待父母的榜样.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小弟弟,与其兄弟间团结友爱的故事.据说,孔融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好,爹是山东省曲阜市警备司令,先祖是孔夫子.孔融这一辈是七个兄弟,有一天他父亲让七个兄弟按年龄从小到大挑梨子吃.小弟挑走了一个大的,他却拿了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他爹问“那你弟弟更小啊”.孔融答“因为我是哥哥,所以我要让弟弟”.又总之,孔融故事,就是孩童在对待兄弟姊妹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真情就像空气中的氧气,我们总是忽略甚至否认它的存在.生活在和平而富足的时代,小时候不需要像孔融那样让梨,长大后也没机会效仿岳飞精忠报国,只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回家用洗衣机帮妈妈洗洗窗帘,这能算是人间真情吗?  相似文献   

20.
孔融分梨     
《小学生》2006,(1):I0011-I0011
东汉大学者孔融六岁让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很少人知道孔 融在六岁时巧妙分梨的故事。 一天,孔融的伯父和六个堂兄妹从外地来探亲,孔家前厅里笑 语喧声。伯父在外地做官,一家常年在外漂泊,孔融不但从未见过 六个堂兄妹,连伯父、伯母的样子也几乎忘记了。闻讯赶来的孔融 和他们见过之后,便十分规矩地坐在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