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是由档案馆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档案法律法规早有规定的。1983年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1987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档案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2.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模型等各种载体的历史真实记录,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建档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实使用价值、史料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城建档案馆作为贮藏城建档案的“仓库”和基地.是城市建设档案文化财富的聚集地.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宝库。由此可见,城建档案馆除了档案管理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学术研究功能和信息传输功能外.其历史文化功能亦是非常萤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谈档案利用外部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利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种社会主体的特殊需求,以社会为大背景。档案的利用依托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在档案馆之内,先进的硬件服务设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科学化的有效管理,构成了档案利用的内部环境:而在档案馆之外,构建档案利用的外部环境同样是档案部门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3年4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1996年7月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化事业机构。”从以上的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档案馆是法定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面向社会为各项工作服务的公益性化事业单位,因此,档案馆具有化功能,随着社会休闲时间的增多,把档案馆建成人们鉴赏化的休闲场所,是新世纪进一步开发档案馆功能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欧其健 《湖北档案》2005,(12):16-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围档案事业也不断的发展,2004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综合档案馆共有3121个,馆藏档案达到15945万卷(件),全国综合档案馆每年接待利用档案602.6万卷(件)。他们扮演着传承人类化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立霏 《中国档案》2005,(11):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走向开放,其文化功能越来越多地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虽然目前档案馆文化功能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但档案馆禁锢已久的大门已经开启,它强烈要求介入社会生活、回归文化环境和重塑自身形象的愿望已成客观存在。有责任感、有眼光的档案工作者认识到:必须利用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奠定档案馆的文化架构中的合理位置。在这不屈不挠的探索中,有收获,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7.
档案馆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即它不仅有保存和积累国家档案财富的功能。还有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承担宣传教育.为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化等各方面眼务的功能。因此在档案馆功能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现代档案馆的公共服务理念,拓展公共服务功能.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给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红霞 《兰台世界》2007,(8S):10-11
档案接收是档案馆、档案室收存档案的过程,它是整个档案收集过程的中心内容。是档案部门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主要渠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广泛应用,档案接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馆(室)的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利用等其他工作。通过接收档案.档案馆的全宗和案卷的数量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是一个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场所.接待利用工作是践行档案工作服务性的重要窗口。这个岗位服务的质量、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和影响着档案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发挥档案工作“资政惠民”的作用。从近几年档案接待利用情况和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进行分析.加强档案馆接待利用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华春雷 《云南档案》2007,(2):31-33,40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应积极实践档案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商业化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公共档案馆为主体,以社会档案文化资源为原料,以提供文化产品为形式,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以寻求社会合作为策略,以社会文化需求为导向。在目前条件下,制约公共档案馆实施档案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的因素有三:观念障碍、资源障碍与人才障碍。  相似文献   

11.
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事业机构,它维护着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为了更好地发展档案事业,我们就秦皇岛市档案馆馆藏资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2.
《海南档案》2007,(3):11-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档案馆更加亲民为民。4月28日,以“档案,让社会更和谐”为主题的上海市首个档案馆日活动在该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吸引了13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老年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走进档案馆.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咨询有关档案利用问题,参观多个档案展览.聆听东方讲坛“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德”专题讲座,自助点播老电影.作客“城市记忆”咖啡沙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邓宝艳 《兰台世界》2007,(3S):23-24
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目前,大多数档案馆对馆藏的开发利用还侧重在服务上,对教育功能的开发明显不足。从形势发展看,县级档案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璟 《档案管理》2018,(1):93-94
我国部分地区档案馆已经尝试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多数档案馆尚未开展此项活动.主要问题在于,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缺失,社会对档案馆存在认知偏差,档案馆开发文化产品动力不足.建议档案馆增加与其他文化部门交流,借鉴有益经验;加强档企合作,挖掘档案深层价值;注重档案文化产品品质,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5.
高校档案馆是我国档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高校档案馆可以为学界及社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作出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结合馆藏档案,策划了"丽娃档案丛书",先后整理、发掘和出版了近2000万字的档案编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大学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能有效挖掘档案文化价值,赋能档案资源,强化档案馆履行文化事业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满足社会档案利用需求.文章对当前我国开展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构建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平台,提出从资源、技术、管理、用户四个方面维护激发档案馆提供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活力,为我国档案馆开展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巍平 《北京档案》2007,(10):22-23
档案馆网布局,直接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归属与流向,影响到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影响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在档案馆网布局中,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档案信息资源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二是社会档案需求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此外,社会成本问题,即投入与产出比也应该适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浅谈档案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作为档案的保管基地,其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学术界已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翻阅档案书籍和报刊,涉及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学术界的这一成果似乎并没有转化到实际的档案工作中,社会对档案的这一功能也没有充分的认识,提到档案馆,人们想到更多的还是它的神秘,而不是承载社会文化生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点与热点。其中档案网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对外宣传与提供利用的窗口与途径。档案馆通过档案网站快速及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并了解档案用户需求,把握档案利用的规律,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增强社会利用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