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职工教育》2010,(8):31-32
曾读过一本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集,第一篇小说叫作《打赌》。是写—位法律学家与一位企业家在一次沙龙聚会中在谈到一个新近被判十五年徒刑的囚徒时争执起来。企业家认为在监狱里蹲十五年还不如判死刑的好:法律学家则认为活着总比死了好,活着就是希望。二人争执不休,最后打起赌来,赌注是法律学家让企业家把他关起来,十五年后如果法律学家不违约,  相似文献   

2.
探路理论:与其呆在家里为自己的前途忧虑,还不如把自己作为一颗探路的石子,勇敢地朝广阔的社会扔过去。探路理论:与其呆在家里为自己的前途忧虑,还不如把自己作为一颗探路的石子,勇敢地朝广阔的社会扔过去。行动理论:行动比热烈的幻想要实用得多。使用“行动”这把老锄头,即使不能在田地里刨出金子,但至少也可以刨出一两块土豆。期望值定理:我们付出的,总比我们觉得应该付出的要多得多。我们得到的,总比我们觉得应该得到的要少得多。勇往直前理论:如果我们总是探明了道路再迈步,那我们是无法走远的。我不另类(选四)@魏克  相似文献   

3.
当一只美洲画眉发现她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她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相似文献   

4.
一个14岁的女孩仅仅因为数学老师说了一句“你有本事就不要来读书”,便在“六一”儿童节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在遗书中写到:“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要走了,我是个很要面子的女孩子,虽说我这么小就死了,但总比被人看不起还  相似文献   

5.
时下在许多地方都有“安全重于泰山”的标语,其实,这是讲不通的。“重于泰山”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多指人死的意义非常重大,有时也指责任重大。“安全”既不是指人死的意义,也不是指责任,怎么能“重于泰山”呢?还不如干脆说成“安全第一”,显得更简洁,更容易理解,更能够警醒人。  相似文献   

6.
刘枚:父母叫我考中专或技校,早些工作,不让我再读高中,并说,女生到了高中,总比不过男生,不如趁着现在学习成绩好时,考上学校,以便容易找到工作。女生难道真的比男生笨吗?  相似文献   

7.
1949年上海解放时,黄金荣已经82岁,体弱多病,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所以下定决心不走,留在上海。他担心,如果真的去台湾或香港,说不定在半路上就会送命,与其死在海上,不如死在上海。 定下心来后,黄金荣叫人写出一份国民党财产的报告和400多名青洪帮头目的花名册,交给共产党作参考,作为将功赎罪的表示,又命人将黄家花园(今桂林公园)“四教厅”内蒋介石亲笔题写的“文行忠行”匾额摘下砸碎。以示弃暗投明,改邪归正之意。八年抗战中,黄将这块匾额深埋于地下,  相似文献   

8.
集智慧于一身的诸葛亮,事必躬亲,到后头还是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他一死整个蜀国就失去了主力,导致灭亡。而“一无所长”的刘邦,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管钱粮不如萧何,由于他懂得放权、用人和培养人,便得天下。这就是“事事躬亲”和“无为而治”两种管理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与其等到学生情绪失控后做善后处理或情绪管理教育,还不如及早做好预防,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有效得多。那么教师如何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消极情绪,预防情绪失控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小变化     
有一次,当我在人行道上匆匆行走的时候,听到一个男人说:“有点变化总比没有好(给些钱总比不给好)。”这个人坐在路栏边,手里拿个杯子。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停下脚步,看看他,他则对我报以微笑。我给了他一些零钱。也许他说这话只是为了换个方法讨钱,但我不介意,这是一句很不错的台词。  相似文献   

11.
1.Better early than late.宁早勿迟。2.Better be sure than sorry.事后后悔不如事前拿准。3.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go astray.问路总比迷路强。4.Better a good friend than silver and gold.宁要好友不要金银。  相似文献   

12.
考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吴相权)上课:师说。(付林)作文:吟罢低眉无写处。(郑利)各科老师:王婆卖瓜。(武光俊)历史:听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彭丽莉)进考场:风萧萧兮易水寒。(李敏)作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李敏)  相似文献   

13.
本期引读     
名作家死后,报纸上便会登出讣告,每一个与作家有过交往的人,哪怕只是和他喝过茶而已,都会写信给《泰晤士报》讲述当时的情形。(P6《作家之死》)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唾手可得。这样的星空,也就给人花团锦簇的感觉。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P10《谁能让我带走星空》)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广东等五省(区)编写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中,对《为学》最后一句“人之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作:“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以及感悟课文,取决于学生本人,还取决于外在因素,即老师的引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提高感悟能力呢?一、激发兴趣,亲近文本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之"到"好"再到"乐",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变数,无一固定形式可以复制。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文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文字是死  相似文献   

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孙丑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尽心下》) 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梁惠王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 观于海者难为水。(《尽心上》)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天地》2011,(11):47-47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我的父母时常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吵得很厉害,有时还动手。两个人脾气都很倔,做错了不肯认错,经常提到离婚,而妈妈总说不如死了算了。  相似文献   

18.
“不如”解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人们立志(求学成才),(难道)反而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关于《为学》一文最后一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西师院出版的教学参考资料,是象上边的句意那样翻译的.教材中没有注解“不如”二字。这就给一些师生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如”即“及”义.“不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节录1.演示实验一。教师准备好两节新干电池、开关、两只不同阻值的小电灯甲和乙及导线若干。请一学生将两只小电灯串联接人电路,并观察比较小电灯的亮度。学生发现,甲灯比乙灯亮。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将两只小电灯并联接人电路,再观察现象,发现甲灯不如乙灯亮了,但都比串联时要亮些。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甲灯不是总比乙灯亮?电灯的亮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情境  相似文献   

20.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以往多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两种理解,都把“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并列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对先秦文献与“则”相关句式的考察表明,“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语义上是相承关系,可译为:“(忠、信是君子品德的基石,)君子坚持忠、信(的原则),就不会和‘忠、信’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