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之“忘”是以学习为核心的教育范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庄子以“忘”为学,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祛除物欲对学习的功利性遮蔽。“忘学”作为一种方法,是一种凝神专注之学。“忘学”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高阶的智慧之学。“忘学”的目的是成就按照自我本性发展的自适之人。“忘学”非认知之学,乃以体知与心悟为学,既有身体体验的外体,又有内心觉悟的内求,内求与外体二者贯通,是实现了活动之身和非理性之悟相互交融的学习方式。“忘学”之“教”为“不言之教”,一方面,“教”彻底脱离“言”,教与学一体,教之学就是“教”,学就是学“教”之学;教与学成为教者对学者“感”、而学者“应”的联动感应过程。另一方面,“教”由“言”出,所“言”并非“教”,所言所至无言之“意”方为“教”。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观念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反映课堂教与学本质特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课堂教学观念的演绎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以教代学,以教带学,以教促学,变教为学。其中。近年兴起的“变教为学”观念颠覆了前喻文化的“过去时”,转而面向后喻文化的“未来时”,它以个人主体为逻辑起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表达力。“变教为学”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引领着未来课堂教学观念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3.
推广“先学后教”,追求“少教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进行结构性变革的根本举措。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从“教”与“学”双边及其相互关系上,具有“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特质:学生的“学”具有反思性,老师的“教”具有针对性,“教”与“学”双边具有互动性。反思性、针对性与互动性,就是“先学后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双重性因素,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目前高校开展“评教”的较多,而开展“评学”的很少,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因为“评学”与“评教”同等重要。此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医学院“评学”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证实了“评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季建操 《教师》2015,(3):77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尝试将“先学后教”的方式应用到课堂之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先学后教”并不适合每一堂数学课,如果一味地采用“先学后教”,往往会适得其反。笔者根据长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先学后教”的理念梳理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用自己“教的活动”取代学生“学的活动”,是当前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这种倾向下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着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从教法入手而因于教学内容的双重扭曲.导致了教学中两种奇怪的现象:“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相对完整,而“学的活动”则非常零散,没有结构;“教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多样,而“学的活动”却非常机械,呆板单调。新课程呼唤“学的活动”丰富多样,呼唤“学的活动”完整而有结构,应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教学实践,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是一条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先学”让学生觉得更有探究性、创造性,“后教”让教师教得更具针对性、效果性,做到“先学后教”,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审辩式学习是对《中庸》中“学、问、思、辨、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审辩式学习理念认为,“少教之教”有三个层次——学生活动不少于“0.618”,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可以反哺教;“爱学之学”有三重境界——永不满足地学,浑然忘我地学,终生不渝地学。教师角色应从教学转变为助学,从助学转变为“同学”。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与主人,课堂是师生共生共赢的生命场域。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而美好的现实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教是为了学,即“会学”和“学会”。因此,在有效的时间内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舒 《孩子天地》2017,(6):280-28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是以“学”为指针的,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教师要“教”的地方,而教学反馈是了解学生“学”中存在问题的途径之一。如何通过“学”的反馈来确定或者调整教师的“教”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笔者对此在课改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从教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古典教学传统是“学-教”传统,而非“教-学”传统。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被终结,以“教-授”或“教-学”代替“学-教”。这种影响经过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基础教育学校的课堂被固化。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使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与当下的“先学后教”主张产生了交织点,但这个交织点往往被“先学后教”论者忽视。“先学后教”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教学论研究需要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以过程性思维研究课堂,从“元素”的视角解读课堂,进而形成基于“元素”立场的课堂分析方式。课堂分析的元素立场,打破了赫尔巴特以来课堂分析的线性流程观点,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找到适合于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解码方式。基于“元素”立场,“教-学”“接受-发现”“情境-问题-探究-练习-应用”等教学模式的讨论被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先学后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然后探究了“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最后提出了“先学后教”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以来,“先学后教”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模式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建立之日起就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探索。在民国初期、1920年代、1960年代、1980年代以及新课改以来,人们对“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素达到高潮。对“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索从根本上说是克服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之弊的历史使然.同时知识观的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先学后教”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相似文献   

14.
广大教师历来侧重于对“教”的研究,而较少涉及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结合专家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学模式。即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孔凡艳 《小学语文》2011,(11):17-19
一般认为“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笔者以为:“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建构学路成了以学定教有无切实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协进课堂”是化学新课改所期待的一种生态课堂模式,它变革了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真正置于了课堂的中心。文章从“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展示共学、点拨评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进课堂的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成效,不少同仁从“教”的角度,改进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而从“学”的角度探讨的并不多见。“教”固然重要,但“学”更重要。“我要学”,不“教”也可“悟”;“我不学”,“教”必事倍功半。师生情愫的建立,能激励学生“我要学”、“我求‘教’”,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成效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两个实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正确处理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有机地把二者结合起来,改进、增强基础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基础教育掀起了以“学法指导”为热潮的课堂教学变革,“以学定教”便是其中之一。“以学定教”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定学”的范式,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一项学与教方式的革新。虽然,仅仅是“教”与“学”两个字位置的调换,但彰显的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化,是一种“学”与“教”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教学中 ,师生发生关系 ,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规定关系。教师的“教”包含“教授”、“教导”、“建构学习环境”、“教化”等多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