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陆缺乏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量表,本研究改编并检验适用于大陆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量表,使修订后的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条目表述适用于评估大陆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水平.通过对中国特殊儿童评估与干预平台(ALSOLIFE)上注册的650名自闭症患儿父母,在知情、同意且确定其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前提下施测,并以亲职愁苦量表和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作为校标,检验其校标效度.在2周后,对样本中的60名孤独症儿童家长再次施测该量表,以评估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果显示修订后的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评估中国大陆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王颖 《文教资料》2009,(34):128-130
目前特殊学校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数量日益增加.有关孤独症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孤独症教育康复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存在个人档案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安置的形式单一、教育的工具缺乏、课程内容不适合等问题,笔者从教学管理、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师资培训和家校联系等方面.提出了在特殊学校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安置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全面了解目前国内外孤独症诊断评估工具的整体现状,对使用较权威、应用较广的12个工具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主流量表在理论基础及编制依据、量表功能、适用年龄、测量方式、计分方式、心理学特征、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量表维度和项目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并根据此研究结果对未来孤独症诊断工具的开发、修订以及我国相应工具的编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并给予个性化干预。研究选取37名3~7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通过孤独症行为核查量表将其分为:非孤独症组、疑似孤独症组和孤独症组。探索以不同中介提示的动态评估范式发现人机交互环境下动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并揭示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发展潜能及差异性。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中介提示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儿童的更多潜能信息;非孤独症儿童和疑似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明显高于孤独症儿童;中介提示对于实际语言能力低、学习潜能高的儿童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研究认为,人机交互式动态评估对儿童语言潜力的挖掘具有可行性,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评估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需要借助多样化的评估工具,其中量表是最常用的孤独症评估工具。将孤独症评估量表按照施测目的和用途分成筛查、辅助诊断、教育评估3类,对不同量表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着重介绍各量表的特点和差异,并重点跟进人机交互技术与重复刻板行为评估工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孤独症的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存在社会沟通与交往障碍,且相对单一障碍类型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发现,在评估方面,当前主要参照孤独症及儿童发育评估的一些工具,将直接和间接评估相结合,对听障伴孤独症特质儿童的非语言线索、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在干预方面,目前主要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沟通系统等直接干预策略,以及对儿童进行行为干预、对儿童父母进行相关培训等间接策略提高该类儿童的社会沟通与交往能力。基于以上研究,可通过动态调整教育安置、灵活运用优势感觉通道、综合干预、多学科干预等方式对该类儿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神经发育性疾病,传统视角的研究和实践关注孤独症儿童的生理缺陷和治疗矫正,忽视了其为“人”、为“童”的本质特征。基于儿童本位视角重构孤独症儿童发展,需要兼顾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解读孤独症的起源、评估和诊断工具、症状,欣赏孤独症儿童的天性、潜能和价值。扬弃传统救助模式,重塑发展性取向的教育援助,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健康发展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8.
英国K·Dautenhahn教授带领的团队,经过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利用人性化智能机器人为工具,在孤独症儿童交往训练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孤独症儿童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水平,促进了孤独症儿童社会互动技能发展。现将典型实验做个介绍,期望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儿童缺乏生成性技能,生成性技能受重组泛化能力的影响,矩阵训练是提高孤独症儿童重组泛化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国外将矩阵训练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其在被试情况、干预人员、干预环境、评估工具、矩阵特点、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干预措施、干预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探讨矩阵训练的优缺点与影响重组泛化效果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为矩阵训练在我国孤独症儿童干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儿童特指那些在行为、言语交流和社会性交往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情绪理解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社会交往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合前人研究,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的新近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