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版面是报纸主要的视觉形象,是吸引读者视线直接因素,影响读者的购买和阅读欲望.所以,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刘潇 《华章》2012,(22)
随着纸质媒体的发展,仅靠文字来吸引读者的年代已经过时,版面上的另一种语言所带给读者的感官享受越来越明显.这种无声的版面语言,不仅可以增添新闻报道的感染力,还是一份报纸能否驾驭和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在讲政治的基础上搞设计,是报刊版面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版面是报纸的终极产品,代表报纸形象,其价值必须通过读者市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以读者为本,以版面为中心,引入企业形象设计理念(CIS)塑造报纸品牌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如果从版式、图片、主色调、标题以及报纸整体策划等方面不断创新版面,便可确立具有鲜明个性的视觉形象,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报纸,在电脑编辑、数字传输、胶版印刷等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版面也随之焕然一新.国内一些优秀的都市生活报,版面清新、色彩优雅、阅读舒适、版面设计极富艺术性,是新闻传播与版面视觉设计成功结合的典范.回顾中国报纸发展的过程,从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到日渐强大;从报纸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多媒体的百花齐放,报纸正处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和其它媒体不断竞争且相互融合的过程.过去报纸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其他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众多新媒体成长壮大以后,又会对报纸形成挑战并影响报纸.新媒体拥有比报纸更全面的视觉符号系统和更强大的传播功效:广播拥有听觉性符号,电视又加上视觉性符号,网络不但视听符号兼备,而且还有强大的链接功能和无限的信息容量.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报纸为了扩大信息量,不可避免的进入厚报时代,常规日报、都市生活报可达64版、30万字以上甚至更多.如果是逐条阅读,时间相当可观,但很多读者通常采用快速浏览或者部分阅读的方式30-60分钟之内就看完报纸,折算平均每版的阅读时间不到1分钟,这时报纸如果依旧要"强迫"读者通过精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就会导致阅读效果的低下甚至放弃阅读,这样的后果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并致使报纸日益衰落.中国美术学院陈晓蕙教授说":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就要更多地采用非写作方式,更多地以视觉方式传递新闻信息.报纸必须具有良好的功能界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版面构成,才能促进、维系读者的阅读行为."基于这样一个传播的目的、受众与语境的变化,报纸重视读者对视觉化信息的需求,做优报纸的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版面 ,是体现报纸宣传方向、思想内容的载体 ,也是显现编辑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 ,要讲究并追求版面功能的最大发挥。校报版面具有评价功能、导读功能和审美功能。虽然版面的容量和空间是有限的 ,但一篇篇稿件在版面上所处的位置、占据的面积、标题的大小、独特的装饰与线条等 ,都可以体现编辑的思想 ,反映报纸的宣传方向 ,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李东 《华章》2011,(22)
本文从细心组织报纸的内容、精心设计报纸的版面、换位思考读者的感受和虚心接受读者的意见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报纸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版面是报纸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版面来突出报纸的个性,以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新闻宣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近几年来报纸版面设计的多姿多彩,恐怕已不为过。信手翻开几张身边的报纸,你会发现它们已越来越可读了,版面也越来越美了。版面美.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印刷技术的进步外(如激光照排、照片扫描、胶版印刷、彩印等),编辑们在追求版面美的尝试中,注意突出强点,也是促使当前报纸走向审美化的一个积极的重要因素。形式服务于内容,版面的审美强化就是强化内容,引起人们对新闻的注意。当然形式美也有它独立的意义,使报纸以艺术的状态在读者面前闪亮。一、版面设计目前,各报采用的较受读者欢迎的新的版式…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版面 ,是体现报纸宣传方向的载体 ,也是体现编辑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评价功能、导读功能和审美功能。对校报这样一张小报来说也一样。虽然其版面的容量和空间是有限的 ,但一篇篇稿件在版面上所处的位置、占据的面积、标题的大小 ,独特的线条等 ,都可以体现编辑的思想 ,反映报纸的宣传方向 ,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王亚琳  陆军 《海外英语》2012,(13):161-162,164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性"、"整体性"和"闭合性"等原则。诗歌翻译从审美过程来讲即是格式塔意象的再造,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从格式塔意象的角度对古诗意境进行再造,有助于译者整体把握全诗的意蕴,有机统一译文语言结构,重构诗人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报业在走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报纸版式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具备艺术美和技术美的双重特性。我国报纸版式设计步入 2 1世纪以来 ,其形式变化之大、风格之多、发展之迅速 ,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它具有七种改进模式、七种构成形式、七类版式感情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朱正涛 《台州学院学报》2007,29(4):87-90,93
都市报竞争同质化现象在业界引起了众多的诘难、指责甚至批判。这些负面评价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都市报竞争同质化使整个报业的健康发展存在隐患。但值得注意的是,同质化竞争也对受众、媒介以及报业产业带来了不少的益处。它的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理性地对报业竞争同质化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才能促进整个报业产业健康良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校报的党报属性和现状评价着眼,论述依据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推进高校校报建设和完成办报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并以提升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报办报工作、在办报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文化阵地,是凸显高校文化特色的主要窗口。尤其是校报的副刊版面,其主要受众是广大的高校师生,他们的审美及思想观念决定了这一版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无论从外在的版面形式还是到内在的内容质量,编辑都应做到更加的匠心独运,才能做出优质上乘的文艺副刊。本文将从版面设计、作品选择、整体基调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高校校报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报刊在诞生之初就确立了平民化的发展方向。以启蒙宣传为使命的政治报刊,把平民大众作为重要的读对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报刊,也把争取平民读作为赢利手段。平民化的办报理念和办报宗旨,必然带来报刊业务和报刊经营的革新,而实践层面的革新又促进了报刊平民化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院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也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自第一份校报创刊以来,我国高校校报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变换,校报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但在当今仍避免不了出现一些诸如作品内容单一、副刊语言新闻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编辑从策划、内容的选择与修改、版面设置、校对等环节多加注意,这样才能使校报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报纸版面的功能已由单纯的传递信息向多方面拓展,诸如具有为报纸形象定位的功能、审美功能等。作为版面的元素之一,色彩为实现版面的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色彩有助于塑造报纸形象,有助于传递版面的情感,有助于调节版面的节奏和韵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美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闻界,是一个曾被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但随着新闻电脑排版技术的发展应用.新闻美术跟传统美术编辑的工作方式一样,逐渐遭到摒弃,也造成了新闻版面“千报一面”的弊端。怎样才能增强报纸版面可读性与审美性,形成报纸自身的特色,使之能够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报业的发展过程中.新闻美术在版面设计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业界的重视,由于电脑排版技术在报界得到广泛地应用,如何将电脑技术与传统的新闻美术相结合,创造性地发挥传统新闻美术的作用,成为新闻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江周报》是一份全新的地方性英文报纸。本文通过对早几期报纸的分析研究,阐述了该报的内容设置和版面设计特点,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凡 《鸡西大学学报》2008,8(2):116-117
高校内存在多种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作为组织传播的重要媒体,要成为校园里的主流强势媒体,在多种媒体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关注传播效果,实现有效传播。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传者、受众和媒介三者的互动关系已成为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要实现校报有效传播的内涵,校报编辑与读者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报纸作为纽带和桥梁,要促进双方的互动交流,不断研究告知技巧,开拓告知渠道,改进告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