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对二次老化条件下温拌再生沥青胶结料的抗车辙和低温性能进行测试,评价温拌技术和改性剂类型对其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揭示其老化和改性机理.研究表明:温拌再生沥青胶结料二次老化后高温稳定性提高,低温抗裂性降低.2种温拌技术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由于在不同温度下其物理形态会发生变化,使用Sasobit温拌剂可以显著改善再生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其车辙因子提高了4.6~5.6倍,但是对其低温性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使用Evotherm温拌剂则会在再生沥青胶结料结构中起到润滑作用,从而造成其抗车辙性能下降,其车辙因子降低了52%~62%.推荐在温拌再生沥青胶结料中掺加丁苯橡胶乳液或者胶粉以同时改善其抗车辙和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解决热再生混合料拌和温度过高的问题,针对大掺量温拌再生技术开发专用温拌再生剂,对温拌再生沥青性能进行分析;基于和易性一致原则提出大比例温拌再生温度控制工艺设计,完成大比例温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开展温拌再生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大比例温拌再生剂具备良好的再生效果,可以实现在降低20℃条件下完成拌和及压实,路用性能检验高低温性能变化、水稳定性变化及动态模量变化,均能达到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效果。提出的温拌再生剂及大比例温拌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为道路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AMPT)对不同粉胶比、纤维掺量、水泥替代矿粉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水泥替换量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等粘弹性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和纤维掺量的增加,动态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而且加载频率越高,动态模量差异越显著;低粉胶比的混合料相位角最大,较高粉胶比的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差异较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相位角的变化与加载频率密切相关,掺加纤维可以显著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水泥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影响相对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揭示废旧轮胎橡胶粉对基质沥青的改性作用,采用Superpave沥青结合料测试方法,探讨了不同橡胶粉类型、目数、掺量、搅拌温度以及基质沥青类型等因素对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货车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常温和高温性能要优于小车轮胎胶粉橡胶沥青,宜选20目货车轮胎胶粉进行基质沥青改性;随胶粉掺量增加,橡胶沥青的弹性恢复和粘度明显提高,考虑施工粘度要求,橡胶粉的掺量最大不能超过20%;过高的拌和温度对于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不利,推荐的拌和温度以180℃为宜;基质沥青标号对橡胶沥青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橡胶沥青工程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5.
道路沥青使用过程中水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沥青材料热氧老化规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模拟路面实际状态,在长期老化试验中引入了水的因素.采用加水的PAV(压力老化容器)试验模拟沥青在寿命期的老化过程,以2个SHRP性能指标车辙因子G*/sinδ和劲度模量S(t)分别表示沥青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并用90#泰国沥青、90#改性沥青和70#壳牌沥青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度和氧的共同作用下,水对高温性能指标G*/sinδ产生显著影响,所以水老化使沥青的高温性能急剧衰退,而对低温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加水的PAV试验综合考虑了水、温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作用,能够提高模拟试验的精确性,更好地模拟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期的长期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比例的再生剂和温拌剂对于温拌再生沥青的共同作用,对含有100%人工老化沥青的温拌再生沥青的性能与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选用3种温拌添加剂与1种商业再生剂GST来再生人工的老化沥青.再生结合料的性能试验包括针入度、软化点以及旋转黏度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则用来探讨再生结合料的化学特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GST具有再生人工老化沥青的能力;由于再生剂与温拌添加剂的共同作用对于100%老化沥青的再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两者的合适用量是再生100%老化沥青的关键.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再生主要是一种调节化学组分的过程,而且随着温拌添加剂的加入,温拌再生沥青的红外谱图在化学官能图方面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ite oxide,GO)和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复合改性剂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的分子模型,通过密度、溶解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建立的沥青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在2组沥青之间插入1 nm的真空层以表示疲劳损伤后产生的微裂缝,研究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自愈合过程,并以扩散系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为指标对两者的自愈合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中的微裂缝可以更快速修复;与基质沥青相比,GO/PPA复合改性沥青的扩散系数更大,因此具有更高的自愈合效率。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GO/PPA复合改性剂自愈合效果的理解,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机(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testing,AMPT)对不同岩沥青用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单轴动态压缩模量和相位角进行了测试,构建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建立了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试验温度增大或加载频率降低时,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逐渐降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AC-20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提高,疲劳性能降低;测定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20℃动态模量接近于14 000 MPa,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经测试,所构建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83%。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验室现有的闭环控制加载试验机、INV智能信号采集分析处理仪、动态电阻应变仪、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和元器件组合设计出一套基于非接触方法的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的测试系统,并对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测试AC-13C型沥青混凝土小梁四点弯曲动态试验中,由应力-应变波形确定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在测试温度为-15、0、15℃,应力比为0.2、0.3、0.4、0.5以及加载频率为1、5、10 Hz等工况情况下,其动态模量和滞后相位角产生明显的变化:温度越高,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小,动态模量值最小只有158 MPa;温度越低,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小,滞后相位角最小只有3.2°。反之,温度越低,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大,动态模量最大达2 235 MPa;温度越高,加载频率、应力比越大,滞后相位角最大达47.3°。研究成果可以为准备便捷地进行沥青混凝土动态模量试验提供一种有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高速公路路面下面层中的应用,通过对旧路面回收材料的性能评价和再生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研究再生混合料中用水量、乳化沥青含量和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混合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中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乳化沥青含量的增加,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泥掺量控制在1.5%时,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最佳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适应西藏高原环境的沥青抗紫外线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是导致西藏高原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实测的紫外线辐射水平,进行了不同掺量的3种纳米级抗紫外线老化剂(TiO2,CeO2和炭黑)的SBR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针对老化后的沥青,进行了常规指标(TFOT后的针入度比、软化点)和SHRP指标的评价.针对已老化不同时间(500,1000和1500h)的、掺加0.8%炭黑的沥青,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抗紫外线老化剂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TiO2和CeO2不仅是好的紫外线吸收或屏蔽剂,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炭黑是良好的抗紫外线老化剂,其最佳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8%;沥青紫外线老化主要发生在老化前期,老化时间越长老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比例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电热鼓风加热、微波加热)和不同搅拌方式(振动搅拌、传统搅拌)制备再生沥青混合料,并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通过浸水汉堡车辙试验、半圆弯曲(semi-circular bending,SCB)试验、overlay test (OT)试验、动态模量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CT扫描对RAP掺量为5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宏微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反射开裂和抗疲劳性能,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动态模量有所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仍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改变加热方式和搅拌方式能够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搅拌方式相较于加热方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均能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孔隙分布状况,降低混合料内部的孔径;为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服役性能,可采用微波加热和振动搅拌生产再生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复掺纤维对冷拌环氧SMA-10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和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PF)复掺,分析多种复掺纤维比例对冷拌环氧SMA-10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离散元仿真技术构建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值模型,提取离散元模型的骨架特征参数以确定纤维最佳掺配长度。复掺纤维掺量变化分别为0.3%PF、0.2%PF+0.1%BF、0.2%BF+0.1%PF、0.3%BF。结果表明:单掺0.3%玄武岩纤维的路用性能、抗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提升效果均优于单掺0.3%聚酯纤维。其中0.2%BF+0.1%PF的性能提升最佳,相较于单掺聚酯纤维和单掺玄武岩纤维,动稳定度分别由37 058次·mm-1和42 000次·mm-1增到45 000次·mm-1,增长了21.4%和7.1%,抗弯拉强度由29.01 MPa和30.53 MPa上升为32.08 MPa,提高了10.6%和5.1%,650με应变条件疲劳寿命由...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M模型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全频范围内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粘弹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连续动态频率扫描,得到温度-频率-动态模量的三维关系.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将频率扫描试验得到的三维关系进行温-频转换,获得了跨越15个数量级的动态模量随频率变化的二维全频主曲线.基于试验所得到的全频主曲线,利用CAM流变模型对几种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流变试验是获得沥青混合料全温全频主曲线的有效方法,基于全频域的CAM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沥青混合料的粘弹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直径对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设计制备掺有7、16、25μm这3种直径玄武岩纤维的AC-13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小梁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测试其路用性能,通过理想开裂试验、动态模量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直径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的改善效果影响较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随着玄武岩纤维直径的减小而略有升高;由于相同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条件下,纤维直径越小,其根数越多,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的筋体网络越丰富,故7μm直径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高低频动态模量、中低温抗裂性能以及高温抗变形能力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沥青混合料用玄武岩纤维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热固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通过简单性能试验(SPT)测试了不同温度与加载频率下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并分析了温度与加载频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然后,分别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静态模量及其他常用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其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做了对比.最后,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建立了环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加载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更符合实际车辆作用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较静态模量大得多;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大.研究成果可为钢桥面铺装的设计及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高性能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研究了功能填料配比对隔热性能的影响、粘结材料配比对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功能填料掺量对隔热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备热反射涂层,对其耐久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TiO2和SiO2质量比例下,随着TiO2质量的增加,热反射涂层的隔热性能升高。相同固化剂掺量下,在增韧剂掺量为20%~30%时,粘结强度最大;相同增韧剂掺量下,当固化剂掺量为30%~40%时,粘结强度最大。随着功能填料掺量的增加,热反射涂层隔热性能升高,粘结强度先缓慢降低,后加速降低。根据各组分最佳配比制备热反射涂层,涂层磨耗率随磨耗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前期升高速率快;隔热性能随磨耗率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抗滑性能随磨耗次数的增加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选取广东茂名油页岩煅烧废渣作为人工湿地基质,研究了该基质的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Laagmuir方程和Fmadlich方程都能很好的拟合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数量,其中Langrn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效果更好,相关性达到0.989。通过正交试验可以得出,在低质量浓度(0-50mg/L)条件下,吸附量随着振荡时间的增加而增长,8h后增长趋势变缓;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0-100mg/L,温度为30℃条件下,振荡4h磷吸附效果最好;在高质量浓度(100—300mg/L)条件下,振荡频率越高、粒径越小、温度越高,磷吸附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间接拉伸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中部拉应变的发展规律,选择3种不同最大公称粒径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在4种不同应力比下进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通过工业相机记录散斑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分析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的应变/位移场.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压头位置局部应变较大,竖向位移曲线不能准确评价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基于竖向及横向应变场的分析,定义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的最佳疲劳开裂区域为试件中部40 mm×40 mm的方形区域;基于DIC方法可获取试件底部中间的拉应变曲线并建立疲劳方程,从而可以进行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66-71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系统由高弹性不透水的热沥青中面层和推荐使用的SBS改性热拌沥青罩面层构成,中面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料,沥青含量高,混合料中细骨料比重大.而目前使用SBS生产的改性沥青成本较高,在这个情况下,茂名沥青储运中心和同济大学合作,通过分析研究,针对目前SBS改性沥青存在的成本高、橡胶粉沥青指标较差的问题,确立了橡胶粉、SBS高分子改性剂相结合的复合试验方法;通过不同的配合比试验和沥青性能试验,确定橡胶粉的最佳掺量为15%,SBS的最佳掺量为5%,实验结果表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PG分级可以达到PG76-34,软化点大于85度,老化前5度延度大于60 cm,老化后5度延度大于40 cm.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优越,可以变废为宝,节约生产成本,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