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观,而且也是一种边疆观。它影响着整个古代社会帝王对国家边陲的治理。可以说,“华夷之辨”是中国古代边疆思想中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经常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金代统治者对待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有着独特的演化,表现在实施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来淡化"华夷之辨"思想,对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华夷一家”之民族观应该发扬光大王植彬,魏沧波一“夷夏之辨”和华夷一家”“华”和“夷”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生活着民、胡、夷、蛮四大部落集团,他们就是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先祖。那时,华夏族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外交往事务的重要参与者,他的华夷思想在其处理对外交往事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概括来说,林则徐的华夷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天朝上国”思想、“柔夷”思想、“夷分良莠”思想和“师夷以制夷”思想。林则徐的华夷思想相较于传统华夷观念已经有了变化,但他对西方的认识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使他的华夷思想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 ,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中心问题 ,哲学领域经历了深刻的革命。经世致用突破传统观念 ,从而具有近代独特的涵义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它作为外王的实践理性更加被突出地强调 ;学习西方和淡漠华夷之辨成为近代经世致用的主要内容。同时 ,经世致用在近代这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涵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论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担任民元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实利主义教育”,将其列为五大教育宗旨之一,并对它加以阐述和发挥。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知识技能教育,要求造就既有资产阶级思想又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文章将对他“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影响加以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是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观、国家观,往往会给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少数民族统治者会千方百计地对这一观念加以淡化,起初最通常的办法是强调本民族与汉族同源,这也促使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后抓住华夷区分的标准重文化轻血缘的特点,以自己文化上的进步来争取“华”的位置,将“夷狄”的帽子扣在其它政权的头上。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华夷观发生变化。元朝在修辽、宋、金三史时,对三朝平等看待,各与正统,显示了元在大一统的情况下,已不看重华夷之辨。清王朝在完成中国的统一后,竟将夷狄的称呼加到西方国家身上,以至于与西方国家难以确立近代平等的中外关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朱舜水居日时期,其华夷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突破传统华夷思想的观念束缚,把在东亚传统族群谱系中被视为"夷狄之国"的日本视为"域外中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守华夷思想固有的陈见,视满清为夷狄,认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不幸沦为了"夷狄之国"。这样强烈的认知对比,体现出其华夷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围绕朱舜水居日时期的华夷思想,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东亚近世华夷思想的演变之梳理,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义觉迷录》为雍正因曾静投书案所作,内中存有大量雍正关于本朝统治中国合法性的辩护词,而其背后支撑这种辩护最深层的理论动机就是对"华夷之辨"话语权的支配。考察作为文化观念的"华夷之辨"的渊源与近因,可以分别从儒家经典与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窥见端倪。"华夷之辨"在中国各民族的交流史上一以贯之,占有重要地位,理性对待"华夷之辨"是正确处理国家民族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体西用”在洋务运动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语境,必有其合理的诉求。首先,“中体西用”观念的提出,是当时先进士人为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唯一能够选择的模式。其次,“中体西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期间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它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它作为洋务运动的思想路线为洋务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为洋务运动开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开辟了道路。但“中体西用”的宗旨毕竟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体”,所以从其语境生成之始它就内含消极与落后的一面。随着西学引进的深入,其合理诉求逐渐被消解,进步作用渐渐丧失,愈来愈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进入近代之际重释大义名分、尊王攘夷、华夷之辨等中国儒家文化元素,创制明治维新发动论,提出适合世界变局的"海国"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思想及侵略理论也在这个时期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对中西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因而在对待西方文化上,他大胆否定了传统的“华夷之辨”,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强调学习西方应从科学技术上升到政治制度、人心风俗的层面上来全面学习,从而使其思想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文化取舍模式,开启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历代多有论述。传统大一统观源自《春秋》,且强调华夷之辨、内外之别,这造成了该思想理论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时存在巨大缺陷。到清代,雍正提出了合中外为一家的崭新大一统理论,这是对孔子以来的大一统理论的空前超越。雍正大一统思想集中反映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本文通过梳理雍正对华夷、正统、君臣、封建等问题的新阐释,论述雍正帝的边疆民族"大一统"观及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其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思想和主张——反对君权的民主启蒙思想、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和求是明理的科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坚持华夷之辨思想,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在哲学和经济领域,黄宗羲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儒家“华夷之辨”的思想影响着人们对一些历史问题的看法。尤其那些本为华夏之裔却身事夷狄之廷的“失节”汉臣,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承受着极大的舆论压力。李陵、王猛和许衡是中国历史上仕胡汉臣的三个代表,后世文人对他们的看法不一:对李陵个人以同情为主,但却一致反对其效忠匈奴之举;对王猛毁誉参半,多认为他不应效忠前秦,但到清代中晚期开始出现反调,认为忠于苻坚也是一种君臣之义;对许衡则以称赞和辩护为主,但其中仍暗藏“仕元是罪”的逻辑前提,直到清代中晚期士人的史论中,才对元朝的正统地位予以不加保留的认可。这些历史评价表露出不尽相同的华夷观念。我们从中能够窥察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华夷伦理与民族问题的调适之法。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它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中的“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阐释了我国现代文学中“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的的理论源头,以及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7.
“台阶论”是邓小平发展速度现的集中描绘。它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毛泽东的“赶超”战略进行实事求是地扬弃,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时代特色。“台阶式”发展以“加速—调整—加速”的辨征统一为实质,以阶段性、内生性、稳定性、灵活性、科学性为特色,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反映了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指南。我国“持续-快速-健康”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也是这一发展思想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杜牧熟读史书,多年为官,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以史为鉴的鉴戒意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资政思维、提倡华夷之辩的民族忧患意识。杜牧经世之言相继被《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采纳,杜牧的经世思想为我们了解中晚唐时期历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常州派词学思想是清代词学乃至历代词学的一座重镇,对后来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有深远之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词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词不同于其他文体之美学特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词篇的艺术价值所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常州词人的士人心态、学术思潮以及嘉道时期词坛上出现的求变趋势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常州词派之所以能够崛起于乾嘉之交,既与此时期特定之文化土壤及精神气候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词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词之美感特质为主线,对嘉道时期常州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张惠言与周济二家的词学主张进行了爬梳整理。重点论述并评价了张惠言词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四部分;以及周济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即“词史”说:周济对词之内蕴的拓展主张——“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 周济的创作论——重视接受主体之鉴赏思想——“空实”说与“浑厚”说:周济词境思想之萌芽四部分。在论述过程中,既力求真实地揭示常州派词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又试图反映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期望还常州词派以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玄学的“言意之辨”牵涉到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心灵境界与审美理想、外部世界的感应通融等问题。正是基于“言意之辨”,先哲们不断丰富、发展了以象兴意、借象求境、“得意忘言”的认识、审美与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