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茶叶出口以成品茶等初级产品为主,绿茶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品种。本文从当前我国茶叶生产情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地位及我国茶叶出口的特点,试图揭示我国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是: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滞后,出口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茶叶均价低;茶叶生产、出口规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茶叶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等。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出口曾在国际上独领风骚数百年,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中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应加强茶叶出口经营的指导与管理,提高茶叶出口主体的素质;调整出口茶类结构,提高中国茶叶贸易额的比重;扩大中国茶叶出口与经营规模,打造中国茶叶出口“航空母舰”;提高出口茶叶产品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大宗出口农产品,在近代,它经历了一次盛衰的巨变。探讨其中原因,引以为鉴,对于我们发展茶叶外贸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茶叶出口大幅度上升。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出口量增长加快,据上海商埠统计,1845年,该口岸出口的茶叶数量为380万磅,50年代后,出口量大都保持在5000万镑以上。①“1867年,中国供给了西方消费的一亿九千万磅茶叶的约百分之九十。”②在出口量激增的刺激下,各地新辟茶园增多,植茶面积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扩大。据当时的文献资料记载:广东鹤山县,福建武夷山麓,江西玉山、河口及九江地区,安徽芜湖,湘鄂两省等地茶园遍布,湖南浏阳地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落幕,各地高考题也陆续公布。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8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试题如下: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状况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地位官方的答案没有公布,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D。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中国产茶大省,也是茶叶出口大省。近年来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与茶叶产量振荡增长,产品结构逐年优化,茶叶出口量也不断增加。本文从福建省茶产业的出口现状入手,分析了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福建省茶叶出口优势进行了测算,通过对福建省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标准化产茶基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茶叶国际市场疲软,价格下跌,引起了业者的困惑。一种认为:“茶叶出口无多大发展前途”。1991年开始,国家对外贸企业取消亏损补贴红茶出口因换汇成本高。从1988年出口10万吨(99,609吨),金额15,293万美元的最高纪录下滑,1992年只有7.2万吨,10,546万美元,数量减沙28%,金额下降31%。业界许多老同志对此很担忧,认为退出市场容易,再进入就难了,呼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当前茶叶最迫切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茶叶总的去向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转换经济机制。主张大力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科技兴茶、强化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绿色贸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概况,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的问题,并且详细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问题的原因,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绿色技术基地,实行绿色包装,发展有机茶为内容,提出福建省茶叶出口发展绿色贸易的对策分析,旨在提高福建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破福建省茶叶出口这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当前,技术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对我国的商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浙江的主要出口地区,其不断增多的技术贸易壁垒对浙江的出口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浙江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浙江出口企业应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作了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9.
强化政府职能突破安徽茶叶出口的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绿色壁垒已成为安徽茶叶出口面临的最大困难。文章分析了安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遭遇的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加强对生态茶叶产业的扶持、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认证、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引导经济合作组织在出口中发挥作用、利用WTO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历史上一度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茶叶,却由于质量问题在世界市场上销量大幅度滑坡。为了挽救中国茶叶,提高茶叶质量。中国政府及地方部分实业家改良茶叶加工技术的同时,在销售领域也采取了加强法律、法规打击伪劣茶叶并设立质量检查机构等措旖,力图堵住劣茶出口的途径,逐步挽回中国茶叶的名誉。特别是设置茶业检查机构.这是中国近代茶叶出口管理正规化的过程中一项重要举措,对挽救中国茶叶世界名誉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后配额时代"代表全球纺织品贸易有了新的竞争平台,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问题.文章从国际贸易摩擦及贸易壁垒不断,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及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环保责任及社会责任缺失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并简要分析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茶与地理环境胡龙成我国是茶树的故乡,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功效,并且开始栽植培育和驯化,通过长期的定向培育,形成了花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等不同的茶种。在这些茶种中除红茶主要供出口外(我国茶叶出口量仅次于印度和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安徽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近年出口的数量和金额下降,主要受绿色壁垒、国际竞争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因素制约。安徽茶叶出口,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使茶业向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茶业协会的双向服务作用;实施品牌战略,搞好市场营销,提高名优茶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品质,积极应对绿色壁垒;以文养商,以文促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增长缓慢,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以日本为实例,通过选取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日本茶叶消费量、日本茶叶年产量、日本对茶叶进口标准的修订等因素,运用增广恩格尔-格兰杰(AEG)两步法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茶叶出口日本贸易额的长期影响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提高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安徽茶叶产业的地位和现状,重点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两方面对安徽茶叶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影响安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五口通商前后福建茶叶贸易商路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出口是福建近代对外贸易的命脉,极盛之时,年创汇达1000万两之巨,居我国各产茶区之首。对这样一种重要的出口商品,清政府历来严加管制,茶叶的运销必须按一定的路线进行,这就是著名的福建茶路。本文拟对五口通商前后福建茶叶贸易商路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作一个粗略的考察,以期推动福建近代对外贸易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贸易保护制度制约了我国红木一般制品出口。各国以保护资源性产品为名制定名贵木材尤其是红木及制品出口禁限政策。近来,我国红木一般制品生产的进料成本大幅提高,出口成本急剧增加,出口量及金额迅速下降。同时,国家却大力鼓励支持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为此,我国红木制品生产企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利导政策支持;大力开发、出口红木文化产品,化解当前红木制品国际贸易出口困境。  相似文献   

18.
人物·观点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等指标明显下滑,重要原因是出口形势恶化,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下降。明年我国出口形势可能比今年更严峻,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未来我国即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促进出口等措施,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改善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三个指标来衡量安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情况,并用波特钻石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安徽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研究表明,安徽茶叶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但在种植面积、机械化普及程度、产业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上还存在问题。为此,安徽茶业应加大种植面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加强茶叶质量,应对绿色壁垒;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