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在阐述我国高校招生实行"一档多投"录取模式科学性的基础上,以重庆市2011年的真实高考录取数据进行一档多投仿真模拟,并从多个角度与当年的平行志愿真实录取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模拟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实施"一档多投"是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的发展趋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在我国现有招生管理体制下做好"一档多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实施"一档多投"将对我国高考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考综合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招生模式、录取批次、志愿填报等进行了调整,使高职教育招生模式更加多元,招生标准更加注重综合评价,生源结构呈现差异化,招生专业的数量、人数和生源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中职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新特征;构建“职教高考”背景下职业教育考试招生还面临类型教育考试特征不明显、职业技能考核弱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有限等困难,需要进一步深化分类考试改革,建立与“职教高考”兼容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职业技能考试,破解考试科目设置与专业培养标准低匹配的矛盾,深化一档多投改革,大力推进普职融通,加快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孔超 《考试研究》2012,(2):33-40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革新统一高考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单一的局面,增加有利于考核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要素,着力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体系。同时,针对这种评价标准的改变,构建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招生、社会全程参与的高校招生公共治理结构,以及“一档多投、双向选择”的新型投档录取方式。这就是高校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经历了梯度志愿投档录取到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发展演变。2014年,福建省首次在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施"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好成效。"一档多投"是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仅能最大限度实现考生的自主选择权,而且能满足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招生需求,还能克服"应试教育"的痼疾,引导中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档多投是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探索的新模式,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研究了盖尔-沙普利稳定匹配理论算法,将算法应用于一档多投的志愿和高校招生计划撮合匹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盖尔-沙普利算法匹配的录取结果,考生被志愿号靠前的院校和专业录取的概率高,院校完成招生计划情况好,兼顾了考生和招生院校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高考平行志愿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江苏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完善了高校招生工作.但目前的平行志愿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起"一档多投"、自主选择的招生制度,赋予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7.
李金波 《教育评论》2020,(5):149-154
我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分析世界各国的高校招生模式,可从国际的视角为我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我国与东欧国家从制度到体制等诸多方面长期相似,两者在考试招生的发展和改革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和互补性。东欧国家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高校招生模式、必考与自选相结合的高考科目设置、自选科目与高校专业的紧密结合、不同难度设计的高考科目试卷、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互相融通招生、高校成为真正的招生主体和自主招生、高校录取中的一档多投方式等许多举措,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背景: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照各科类各批次招生计划的120%左右(高职、专科比例会大一些)划定各科类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于是各省区市招办在提前批录取完成后,首先将各科类第一批次本科的上线考生,按第一院校志愿用其招投总分(高考总分和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随之向各招生志愿院校投档,比例一般为120%,这个过程院校称之为调档或提档,依据的也是考生的招投总分。可是进档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有些高校依然像投档一样,继续主要采用总分(招投总分或高考总分,下同)这一硬指标来确定进档考生的录取与否,有些高校则不仅采用总分这一项硬指标,还规定考核相关科目成绩,即单科分数这一硬指标。有些学校还有加试要求,通常指英语专业加试口语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及工业设计等几种专业需要加试徒手画或美术等。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各省高考方案呈现多元性演变,考试内容从统一转变为多元,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被推向前台。要深化新课改条件下的高考改革。需重视和处理好考试体制改革与录取体制改革的关系、优先发展与兼顾公平的关系、区域发展与校际发展的平衡等问题。高考改革应以基本公平为原则,确立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各自改革主体;开发考试平台,建立评价“超市”;取消统一录取划线模式,实行一档多投。  相似文献   

10.
新高考改革倡导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国家政策制定到高校试点实验的历程。经过试点省份的试验,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存在制度困境,表现在对多元录取法令规章合法性的信任危机、规范制度操作性的路径依赖和文化—认知共识性的利益博弈。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产生与制度本身、运行过程和适配条件密不可分,被动服从的意识形态限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主动性、松散结合的规范性系统影响了高校招生录取的稳定性、高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抑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创造性。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破解需要减少“行政化”束缚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构建“多元协同”的招生录取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认知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高考改革成为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代表希望我国建立“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新高校录取模式,他说,“如果我们真正实施了‘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模式,那么你这个学校办学质量不好、没有特色,学生就会选择别的学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模式,是以省、市为单位,以考生志愿为基础,以高考总分为标准,进行分批录取。这种招生录取模式只能说是单向地、最大限度地保障院校能招收到优异的候选人,而考生的切身利益却关注不多。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高校的录取机制,提出改善我国高校录取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泽民 《职业技术》2007,(3):123-125
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模式,是以省、市为单位,以考生志愿为基础,以高考总分为标准,进行分批录取.这种招生录取模式只能说是单向地、最大限度地保障院校能招收到优异的候选人,而考生的切身利益却关注不多.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高校的录取机制,提出改善我国高校录取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芬兰等)的大学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特点,即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多元、高校享有招生录取的自主权、考试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弹性、考试命题侧重对学生基础学力或能力的考查等。发达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有以下启示:应赋予高校一定的考试评价权和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探索高考部分科目的社会化考试运作模式;改革高考成绩分数制,实行等级制;增强高考制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改革推动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院校+专业”的投档规则决定了以“专业”为中心位的招生宣传导向。概述新高考改革内涵,从素质教育、科学选才、高考公平三个需求角度阐述了新高考改革的迫切性;对比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现状,从招生途径、宣传内容、宣传方式、队伍建设阐述高职院校面临的招生困境;从加强专业建设、招生制度改革、创新宣传内容、科学选择方式、健全招生队伍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机制的要求,但是在基于科类限制的总分投档录取模式下较难实现。为落实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目标,必须突破科类制约,建立新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以云南省艺术类招生多科类兼报的实践为基础,构建优先队列平行志愿投档模型。该模型突破科类制约和总分束缚,遵循群体分数优先和个人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高校可自由设定考生成绩项要求和不同科目的权重要求,有利于增加学生选择权和高校招生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以及强基计划为代表的高校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应运而生,但三类模式在制度设计及人才选拔方面均有局限性。未来的多元招生录取发展可以将三类招生录取模式进行融合统一与深化,构建形成“分类分层,综合评价,贯通培养”的全新高校多元招生录取融合模式体系,并在效率性、特殊性、公平性上进行效能保障,形成一条符合我国特色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招生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机制的要求,但是在基于科类限制的总分投档录取模式下较难实现。为落实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目标,必须突破科类制约,建立新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以云南省艺术类招生多科类兼报的实践为基础,构建优先队列平行志愿投档模型。该模型突破科类制约和总分束缚,遵循群体分数优先和个人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高校可自由设定考生成绩项要求和不同科目的权重要求,有利于增加学生选择权和高校招生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变革高考录取标准,实现由"高考成绩录取标准"向"多元发展录取标准"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报考机制,实现由"单向报考"向"双向报考"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生权限,实现由"国家统一计划招生"向"高校自主负责招生"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录模式,推行"整体综合招录模式";变革高考监督体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高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国高考多元评价招生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又困境重重。西方高等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理论与国外高校多元评价招生制度的发展为中国高考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建立多元评价录取标准,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完善健全监督机制是中国高考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实践之路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