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基于产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是现代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参与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认识误区、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不足、科技创新服务偏差.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吸收教师参与科研、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解决高职教育"高"字问题的唯一途径.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特色在于彰显服务于行业、企业的能力。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活动应紧密联系企业和市场,通过科技研发将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最新科技成果迅速投放市场,推动企业生产技术立足行业前端,促进生产力发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并不理想,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以考察重庆市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状况为视角,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为:建立政府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搭建多层次的科技成果交流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机制,建立科技研发团队合作机制,构建高职院校联盟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院校内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这是今年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到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一直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能够促进学科与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在加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带动就业,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社会、为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但由于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观念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为此,提出利用企业管理中较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分析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围绕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企业科技创新论坛》栏目鼓励企业界踊跃地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当中来,推动科技成果要素向企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应用领域中的一些富有创新思想的好项目、成熟技术及早地广泛运用于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的设立,使更多的企业界朋友增进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了解和关注,并欢迎大家踊跃来稿介绍和分享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心得。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企业合作,通过合作来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在产学研结合的进程中,以科技成果及推广为中介,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的思想,努力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成立的初衷即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新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任务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的助推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创新强市”建设是许昌市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的“许昌实践”。加强产学研高质量发展就是许昌高职院校有效助推“创新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推动产学研高质量发展,解决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不符、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科技研发平台力量薄弱、产学研合作形式单一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育体制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农类高职院校更是不例外.各农类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综合性技能人才,就必须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农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对农类高职高专院校在“三农服务、科技特派员、导师+项目+团队”等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沙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采用了适合地方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引导,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产学研资为主要合作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巧妙建立科技成果与资本的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社会风险资本的参与,以人才为基础、以资本为推动、以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从而提升了长沙城市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科技和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在推动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空间。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要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要选择适合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模式。加强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要强化服务意识,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要培养创新人才,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要完善考核标准,建立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要注重市场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挑战。基于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模型的分析显示,技术研发能力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服务水平低、发展差异巨大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极低等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与学校举办者性质等层面对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应着力于四个方面:搭建集成化产教综合体平台,提升技术创新综合实力;深化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推动高端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凸显技术创新服务的地域性特征;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加速技术创新对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科技服务工作需要在科研理念、服务路径、师资建设、管理体系等关键问题上找准坐标定位、把握工作重点、确定发展策略。高职学校应在系统研判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下,以应用型科研为基础,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及广大农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技术技能研发平台,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学院、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科技服务形式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实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聚力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质效,为加快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应不断提升其知识层级和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两者可相互促进。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企业研发创新链和教育科研创新链映射对接,建立双链对接模型下的“一二三”科研体系,可以培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规范科研管理、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研发创新“痛点”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其科技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高职教育要着“研”服务,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构建科学体系,面向教学改革,服务区域经济,重视中小课题,突出技术推广,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技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受自身条件先天不足的影响。在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中小型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服务。并通过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将其做大做强.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和推动中小型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重任,提高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更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更深入开展校企融合的必要条件,对深化“双高”建设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构建团队、聚集资源、打造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模式调研后,对其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和总结,阐明科研基础条件落后、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缺少有效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等影响该模式发展的因素,提出高职院校加大科研投入及科技人才引育力度、打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创新校企科研合作机制的建议,希望能给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必须把握好自身科研工作的方向和优势,将科技应用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切实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教改成果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7所高职院校的186位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能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贡献总体水平较高;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贡献与知识技能背景、创新品质动机、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平台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平台环境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影响最大。为提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多渠道增进创新能力积累,提升创新成果产出力;完善配套制度,激发自主创新驱动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以2017年7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7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体偏弱且院校之间差异较大;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效率偏低但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存在互相不匹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