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造业已成为烟台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已初具规模并呈块状发展态势,制造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已基本消除。近五年来烟台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一轮高速增长,重化工业趋势和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加强。烟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注重制造业基地向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努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走集约式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积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在扬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目前扬州制造业竞争优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某些行业领先发展,但缺乏优势,而部分非优势行业扩张过度,产业投入规模与效益不对称。应该将"扬长避短"与"扬长扬短"相结合;信息化带动,集聚化发展,规模化推进;推进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旅游制造业具有制造业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发挥特殊作用,也决定了旅游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旅游制造业在旅游业中有着特殊地位,原因在于其可为旅游活动提供最终消费品支撑、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丰富且改变旅游体验方式、促进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旅游制造业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腾飞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服务业增长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OECD2014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并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而制造业比重相对较高;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处于较低的水平,制造业中间需求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中国国民经济及各产业中间投入中,制造业投入率明显偏高,而服务业投入率明显偏低.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水平较低,不仅由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而且缘于要素供给不足和制度性约束;应放松服务市场管制,降低服务业进入壁垒,并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以实现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巧夺天工的扬州玉雕,不仅承载了汉族几千年的玉文化,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扬州玉雕成为中国玉雕工艺的重要流派,扬州也成为了全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文章从扬州玉雕的起源发展、特色技艺、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旅行社业是我国旅游业中受保护最多的行业,入世后,随着旅行社市场逐步放开,旅行社业受到的冲击将最为强烈。如何应对入世挑战,是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扬州旅行社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入世对扬州旅行社业的影响,并提出扬州旅行社业未来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推进巴州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企业对"两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提升"两化"融合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两化"融合。  相似文献   

8.
服务地方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职业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寻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经验表明,作为职业院校的扬州职业大学可以将所处的扬州邗江区的行业企业作为实验实习、科学研究的基地。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可以共同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先进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方,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将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中间投入,提升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以烟台为例,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扬州传统老字号的形成和发展,是扬州经济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老字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老字号企业的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提出了从制度、理念、产品、经营方式、营销手段、品牌意识等六方面推动扬州商业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代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对装备制造研究大为加强,产业政策也明确向装备制造业倾斜。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装备制造业被列入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之一。天水作为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西部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肩负着发挥甘肃东部桥头堡作用。天水市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产业集聚作为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促进天水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发展西部经济和振兴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信息化 工业工程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信息化是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通过分析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工业工程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产业是创造价值、引领发展的朝阳产业。围绕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这一核心,在理论上分析体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同国内发达地区、东北亚地区的比较分析,通过岭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对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对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也会产生正向拉动作用,但滞后一期的财政支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另外,吉林省居民消费水平对吉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小,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吉林省体育产业积极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4.
发展和推广数控技术是当今机械制造生产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出发,选择了数控铣削中典型型腔作为加工实例,通过几种不同的铣削加工工艺方案,并通过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分析,体现了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UG软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一手机凸模进行数控加工,介绍了UG软件在数控铣削编程中的应用,对使用UG进行数控加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大陆东部、中西和西部三大经济区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均未建立起来,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发展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东西部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是服务业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在中部经济区,服务业发展则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的长期原因。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是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和出口大国,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全球竞争力较弱,国际话语权仍非常有限,与国内服务业发展相比,三大经济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最后,从互补性视角提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及N指数等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6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就各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某一(几)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均较高,主要分布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上海等省份,但整体上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度仍非常低。近7年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增幅明显,波动性较大,而体育用品制造业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增幅较小,演变轨迹较为平缓,仅球类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休闲体育产业消费者特征分析,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时期我国休闲体育主体产业发展对策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时期我国休闲体育主体产业发展对策有:(1)政府部门应加快出台相关倾斜政策与监察措施,进一步规范休闲产业市场;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2)教育部门应大力推广休闲教育,加强休闲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休闲理论研究。(3)休闲体育服务部门和体育传媒机构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引导消费观念,促进健康休闲观的形成。(4)休闲体育产业经营主体应更新产业经营理念,搞好营销组合开发;应增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应注重环保,发展绿色休闲体育产品。  相似文献   

19.
考察英、美、德、日四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成因、表现和历史演变,并通过"世界制造业比重函数"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世界制造业中心"呈发散性发展,拥有"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主动参与制造业的转移,跨国公司在"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制造业的转移是有梯度的转移。与此同时,世界制造业进入缓慢通道,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仍在制造业领域占据优势;除技术创新外,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制造和服务的结合更为紧密;更加强调环保节能,注重"绿色制造"。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应趋利避害,借助"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新趋势,实现自我的产业升级,并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上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