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提出了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般构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系统、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灵魂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践基础,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展开论述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个包括根基、主干、枝干和枝叶四大部分的有机联系严密统一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体现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的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强调全面、协调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从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整个改革之路看,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时代主题的结合。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但中国人民自身也在探索中不断继承与发展,实现并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文在研究中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概念界定、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围绕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践做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拨乱反正、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文艺理论,是邓小平整体理论大厦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文艺运动的发展方向?繁荣文艺的意义和方针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纬,科学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不移地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重大发展。他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恢复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党和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特别是第三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国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人认为:在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习《邓小平文选》(特别是第三卷),对于我们搞好《中国革命史》这门马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级。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初步成功地解决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探析○周晨虹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精神文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指南。在这个理论宝库当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并亲自抓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论。邓小平的教育管理理论是其教育理论科学  相似文献   

15.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史上的奇迹和独创性理论成果。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最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又一光辉的页篇。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这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总的来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主要体现为三种建构理路,即走向自主、自立社会理论构建,走向过程、生活社会理论构建以及走向关系、整合的社会理论构建,分别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与不同的民族化相联系、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和成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传承,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代中国,和谐哲学由于找到了社会矛盾论的根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在价值诉求上,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谐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特点,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