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朋友们,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您的钱包里面应该有一样东西,大家猜是什么?钱、人民币、信用卡?好,都是正确的!不过,我这里说的是您的身份证,带有身份证的朋友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您的国籍、姓名、性别还有出生年月,都清楚的写在上面,对吧?我想说,这,就是您的袖珍档案。朋友们,档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档案是对历史的记录,它承载着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中国历史上,档案工作与编史修志有  相似文献   

2.
求索之路     
左慧 《出版参考》2015,(13):48-49
研究生毕业后,我挥手告别熟悉的象牙塔生活,进入陌生又憧憬的出版行业.由于我的外语专业背景,我有幸进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对外合作部工作.坐在办公桌旁,内心的好奇与迷茫迅速转化为两大问题:什么是版权贸易?如何做好版权贸易?想着这两大问题,我从零开始学习,到处虚心请教.所幸,我的身边充满热爱版权贸易工作的精英们,她们的出色业绩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做人做事的方法成为我每日学习的内容.工作的这几年,我带着学生时代不服输的拼劲,一路摸爬滚打,挥洒汗水和泪水,稳稳进步时暗自高兴,遭遇挫折时也不免哀叹.  相似文献   

3.
有同志问:编辑工作与版权有什么关系呢?不懂版权不是照样搞编辑工作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弄清楚什么叫版权?它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它与编辑工作有什么联系?编辑不懂版权在工作中会产生哪些问题? 首先概略地说一下什么叫版权。版权也称著作权,简言之就是作者权的意思,也即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所拥有的各项权利。而版权法或版权保护条例就是保护作者权利的法或条例。那么我们编辑工作与版权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杨杰 《青年记者》2012,(9):9-10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几年前与朋友见面,聊起工作,大多会这样说:“哦……风险管理,做什么呢?”如果不做解释或者解释得不多,他们大多会把我的工作归结为两种可能:一种是做保险业务,一种是做风险投资.还有的人会直接问我:最近买啥股票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泰县广播电视台,小朋友,同学们, 《小白鸽》开始广播啦! 童:小朋友们,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和陈烨阿姨又跟大家见面了。陈阿姨,今天您给大家讲些什么呢?陈:今天哪,我要向大家介绍姜堰镇东桥小学开展《不当“小皇帝”,要做小主人》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合作出版权--国际化出版的高端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权是出版人最重要最本质的经营资本,获取版权、经营版权是出版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引进成品或者引进版权可以归类为国际图书贸易的初级阶段或者简单阶段,那么高级阶段是什么?是出版的国际化.国际投稿也好,国际组稿也罢,不过是出版国际化的表现形式,从资本运营的角度来说,以世界图书市场为着眼点,站在世界舞台上经营版权才是出版经营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世界图书日前夕,上海图书馆的朋友要我来跟大家见面,谈谈我自己读书的一点感受,一点体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座诸位有我的好朋友,也有我的新朋友,可能大家都对读书感兴趣,可能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频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该怎么读书?或者我们应该读一些什么书?读书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输出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颁奖典礼上,表彰了一批2013年度推动图书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我有幸成为10名受表彰者中的一员.在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十分乐意和大家分享工作的体会. 安徽文艺出版社是安徽出版集团和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旗下的成员单位.近年来,我们紧跟时代出版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本社国际合作业务快速、稳步开展.目前累计输出版权品种、实物出口实洋、获得国家级走出去项目专项资助数量和资助款额、在海外签约战略合作伙伴家数等均居同侪前列.实施版权输出的《中国天机》《戴厚英文集》《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等在海外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获得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总结既往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好版权输出引进工作,一定要登高望远,把握和紧跟国家政策;同时脚踏实地,做实国际出版实务.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近几年,我国的版权贸易十分活跃,许多引进图书屡创销售佳绩,显示着这一领域的无限生机.那么我国现今引进版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速度有多快,种类有哪些?主要存在什么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中国版权贸易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做学生     
记得过去添写简历.有一栏叫"身份",我想在今天,大多数人都很难填写,因为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职业多变,身份转换的很快。比如我,就经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教了很多年书,我是老师吗,是,但又不是,因为和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先生们相比,我不够专一,不算是一个尽全力的好老师.老师的特点之一应该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将重复的内容按部就班地传达出去,可我太追求变化。在广告圈混迹多年,我是广告人吗?是,但又不是.因为我没有很系统地在一线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媒介等实操工作,不够专心。做杂志做了很多年,我是媒体人吗?好像也不是,做中国国际广  相似文献   

11.
新闻最具标志性的特性是什么?换言之,我们一看就知它是新闻而不是别的东西,那种新闻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现场.我自己阅读中外新闻史,觉得对于新闻动力系统的描述有很多种,但一直隐含着一条线索未被足够认真地总结,它就是:新闻现场.CNN靠什么起家?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直播!传统媒体时代,战地记者是最能够产生媒体英雄的,这在于他们最大量地提供了战争现场.我做了20多年记者,还希望能够一直在一线做,我认为记者的起点,就是被丢到一个陌生的现场,比如矿难,比如火灾……不需要多,只要两三次这样的新闻采访,就像记者了.  相似文献   

12.
我谈几点感觉。 一个感觉是在这两年多和大家朝夕相处,感觉到咱们这个团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团队,把某些事情都做得非常非常的细致。比如杨总晚上七点左右我下节目的时候常常会到直播间来,看看这个节目做的怎么样。另外一个就是大家的开拓能力都比较强。我刚开始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觉得科技节目是什么呢?就是教,把东西介绍给大家就行了。其实在随后的工作中我逐渐感觉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黄磊 《传媒》2014,(14)
正传统媒体特别在意传播和立场,关于传播,传统媒体在意的是我的发行量多少?我覆盖了多少省区?多少行业?多少年龄层?因为他要拉广告赚钱,然后才有钱发工资让记者生产内容。关于立场,传统媒体特别在意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两种心态是不是会面临变迁?我今天尝试着提出一个新观点:新媒体的走向,不再是传播和立场,而是参与和认同,这与传播和立场是相对的。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今天要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以媒体联盟的方式做公益。  相似文献   

14.
我在做输出版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但通过努力,最终获得了圆满解决.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等6种书的台湾地区的版权输出,很费了一番周折,但最后还是非常圆满地输出了版权,并与对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面就以该套书版权输出过程的点滴体会列举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站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完善数字版权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潮 《传媒》2010,(8):10-12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发生的"龙源事件".很多人可能感到奇怪:龙源期刊网作为一个版权内容网络平台,10多年来签约数千种期刊都没有遇到版权纠纷,为什么遇到了第一起额度并不大的诉讼就要以抗拒司法执行这样的激烈方式来处理,岂不是因小失大?其实,这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漠视著作权人的利益,更不是不尊重司法.作为事件的当事人,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问: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创业的? 傅盛: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意料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创业,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问:什么事让你有了创业的勇气? 傅盛: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这样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创业可以从非常小的点开始做.  相似文献   

17.
我是有一个诺言的,图书馆方面的会只要有时间就参加;但我没有诺言每次都可以讲出一点什么道理来,因为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个总的概念.来这里是表示一种心情,与大家一起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图书馆工作在我国的地位问题我们最近一直在呼吁,效果不大,但不能说没有效果.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状况有进步,但还是非常落后,标志摆在那里,三十年代盖的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有学者预言:再过几年纸媒将消失。我并不认同,但即使纸媒真的消失了又如何?我们现在的新闻机构不也同样有新技术、新媒体吗?无论什么传播时代,我都深信内容为王。只要我们还有一批优秀的记者,能够生产出好的内容,能得到不断完善的版权法律的保护,我们这些所谓的传统媒体仍然会生机勃勃。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来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想与大家分享三个问题。问题一:新媒体时代什么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辽宁科技出版社自2009年打造孟老师烘焙系列图书以来,已陆续出版了7本.其中《孟老师的100道面包》等一直占据同类图书的畅销榜,再版12次,累积销售5万多册.笔者作为该系列图书的责任编辑,愿意将成功引进经验同大家分享. 提出选题,锁定具备畅销书潜质的图书 国际各种图书排行榜是大多数编辑关注的重点,事实也证明,引进这些排行榜中的图书是图书畅销的一个保证.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图书几乎都被国内的大出版社所垄断.因为图书在国外就已经是畅销书,所以外方所要的版税和其他条件相对较高,对于中小出版社来说,即使是联系到图书版权,往往也会在最后的版权竞争中处于下风,版权引进的机会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一、从人类原始的视听感觉谈起西方的宗教传统留给西方知识分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在他们的一生中,常常会不断地追问自己:“我”是谁,上帝为什么创造了我?它交给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历史使命?现在,真正信仰上帝的西方人已经不很多了,但保留着这种思维习惯的人仍然不在少数。我们中国人没有西方的这种宗教传统,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往往是干什么便想什么。总的说,对于终极目的的问题是很少考虑的。这两种思维习惯大概各有利弊,但当我们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有些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