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很多人抱怨参加国际书展收获不大,其实怎么参加书展,如何既能展示自己,又可有所作为,这也是一门大学问.同时更不能迷信书展,因为现场谈成的项目有多少,大家都很清楚.一言以蔽之,参加国际书展,功夫在展前!对国际书展要有恰如其分的认识,才能做到"一展多得".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香港书展于1997年7月23日~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书展的主办单位是香港贸易发展局。以北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为团长,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吴江江为副团长的内地参展团一行155人代表198家出版社参展。这是香港回归后举办的第一次书展。香港当地的报纸以“万人空巷”来形容港人对书展投入的极大热情。书展期间,每天参观人数达4万余人。书展获圆满成功。湖北省新闻出  相似文献   

3.
如书展主席尤根·博斯在书展结束后所说,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大家真可谓热情澎湃,不管是传统图书还是电子图书,交易量都有所增长,书展参展商们很高兴看到这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英美参展商认为今年是这些年中最好的一年,去年还受到经济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感的影响。德国参展商也为今年的满载而归表示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4.
卢义杰 《青年记者》2016,(19):50-52
因为需要严密的逻辑和多样的突破技巧,调查报道是最能激起记者职业热情的报道类型之一.我在以操作调查报道为主的部门工作刚满3年,以我粗浅的认识,调查报道的采访可以概括为两件事:一是找到人,二是让对方说话.如何找到人?依靠各路信息.如何让对方说话?依靠一个正确的角色,并且设法获得对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国外动态     
波伦亚国际儿童书展新风向2007年的波伦亚国际儿童书展给人的印象是,大家都在意大利的阳光下开心地谈论着儿童图书。英国书摊前的童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有幸前往德国参加第五十三届法兰克福书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书展,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而这次书展又是在美国“9.11”事件后不久和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的战争阴影下举办的,所以感受更为深刻和特别一些。多事之秋:书展在恐怖主义的阴云中举办每年秋季在位于德国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令全世界出版商、作家和装帧艺术家趋之若骛的一次书业盛会,也是一次重要  相似文献   

7.
书展还有一天就要结束了,我好不容易挤出半天时间来到了展览大厅。人常说,书籍是精神食粮,如此隆重的书展理所当然称得上是一次精神宴会了。  相似文献   

8.
“我读了6年前关于北京国际书展的报道,与6年前相比,今天北京国际书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让人惊叹。像专业研讨会上中外出版人士热烈探讨、交流的情景,是其他国际著名书展所看不到的。”德国著名的蒂奈曼出版社总裁威特布莱希特先生对本刊记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动态集锦     
法兰克福书展:出版商关注数字化2010年法兰克福书展10月10日(北京时间)闭幕,数字化是本届书展的特色,尽管现场参观的人不多,但成交量很高。Faber出版社销售总监威尔·阿特金  相似文献   

10.
2016年阿联酋沙迦书展前,主办方邀请和资助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位版权经理、编辑和版权代理参加专业版权配对活动及沙迦书展开幕式,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踏上阿拉伯国家的人来说,这是一次破除偏见、了解多元世界、感受阿联酋的开放文化之行.活动期间,年轻的女性志愿者英语流利,热心助人,工作间隙流露出的活泼开朗更使人印象深刻,与想象中的阿拉伯国家女性形象大相径庭.沙迦书展期间,酋长参加开幕式后在书展巡场,场内人潮涌动,随处都能看到由学校组织的学生参展,书展无需入场门票,一直开放到夜晚,现场进行图书销售,俨然是全民阅读的狂欢.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23日至26日,第46届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在博洛尼亚小城如期举行。这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专业的少儿国际书展。本届书展展场面积21500平方米,韩国为主宾国。我已经是第12次参加该书展了,既没有最初几次来的惊喜,也没有发现令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与上海书展一路同行,已有整整十四个年头了,对它,我总有一份感情,一份热情。现在的上海书展,全称是: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每届书展,我们为读者精心准备15万余种图书,全面展示全国出版界图书、音像电子、报刊、数字出版、版权等领域最新的出版产品和成果。现在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沉  相似文献   

13.
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得到一本正版图书。这种事情在许多人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2007年8月的上海书展上,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展位的“按需出版”实验区,一家名为书谷的网站打着“你看书,我买单”的口号,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让大家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觉。作为印刷从业人员.更是对这种模式充满了好奇。因为这些书是利用数码印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伦敦国际书展己好几年有中国出版代表团参展。但伦敦国际书展并不卖书,只谈版权。几十人的中国代表团也仅仅租了一两个摊位,陈列几百册图书。在美国,近十年来,至少已经有几十次的大陆中文书展,仅浙江省就去办过三次。而英国却好像是被中国出版界遗忘的角落,从来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想到过去那里举办一次中文书展。因此,当首届伦敦浙江书展于2000年9月24日至10月1日在英国伦敦查宁阁中文图书馆隆重举行时,理所当然地引起了英国华人社会和中文媒体以及我驻英使馆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奥运,不灭的火炬."奥运是一座桥,让大家相互沟通,而不是一堵墙,让大家相互仇恨";祝福、期盼、热情、参与、奉献……随着"祥云"的传递,世界在关注、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6.
订货会杂感     
2000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以15.7亿元的订货码洋落下帷幕。尽管业界早已对这一年一度的订贷会有诸多抱怨,但一家家出版社参会的热情却不断增长。这抱怨和这热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因为大家抱怨的是订货码洋难如人意,感兴趣有热情的是订货会的其他功能。 要说大家对订货码洋完全不感兴趣,那也不是事实。订货会组委会、出版社老总们还是很关注订货码洋的。但这订货码洋实在不值得那么看重。  相似文献   

17.
书展历来是人们触摸城市文化的一枚钥匙。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博洛尼亚书展等城市书展,无一例外都是民众阅读的盛宴。因为书展,这些城市在人们的心目中具备了别样的文化温度。无疑,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需要文化的血液流淌,而出版与阅读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构件,书展将出版与阅读真正地融为一体。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海市民用一种超乎想象的热情,去拥抱40度高温下的上海展览中心。从地方出版社零售图书展会到全国最大型的市民书展,上海书展已成为这个国际性城市里一个显眼的文化符号,倘若没有上海书展,也许我们无法准确地描绘这个城市的文化表情。从上海书展到广州南国书乡节,各式的城市书展在我国崛起,相信更多的文化种子会撒向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至2001年,我连续参加三届法兰克福书展。若不是它拥有一个曾让我惊叹不已的、迷宫般的会展中心,若不是每年金秋10月第二周开幕的那场让全世界书商蜂拥而至的聚会,我,一个行为懒散无序的人,是不会如此有规律地登陆那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尽管它曾经拥有德皇加冕地的辉煌,尽管如今它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第二大空港,尽管在静静的秋日里,梧桐树飘洒的落叶将美因河畔染得一片片金黄,它映衬着水中一群群白天鹅翩翩舞蹈……在书展上,我的工作很单纯,就是“选书”。三年间我大约购买了500多种书的版权,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书与人…  相似文献   

19.
“四川书展”自7月15日至24日在香港三联书店读者服务中心隆重举办。这是继1984年6月“上海书展”及1985年12月“中国书展”之后,在香港举办的又一次受人瞩目的内地版图书展览,也是四川图  相似文献   

20.
脸上的疤痕     
我知道绝对不会有人将我与模特混为一谈,因为我实在太丑了. 此刻,我正躺在整形外科的椅子上,接受着医生的检查.医术高超的他,手指正轻轻地摩擦着我脸上的那块扭曲变形的肌肉.他的年龄比我长15岁,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男人,单是他那一身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和那热情的凝视就几乎让人无法抗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