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史记》人物列传的叙事中有很多议论。这是司马迁对前人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史记》叙事中的议论,功能重要,特点明显,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在题旨上鄙视艳遇故事,在叙事上反对过度虚构,叙述服务于议论,用简淡数言的方式陈述故事梗概,它与传奇小说的区别是鲜明的。因此这是一部渊源于子部叙事传统的经典,在叙事文学发展史上,其重要性可与《史记》(史部叙事经典)、《聊斋志异》(偏重集部叙事传统的经典)等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文章叙事不蔓不枝、简洁明了,议论简明扼要、发人深思,深得《史记》精髓。明代的茅坤  相似文献   

4.
《左传》以它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对后世史传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多方面借鉴了《左传》的艺术成就,从叙事学角度看,《左传》对《史记》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叙事主体意识、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叙事为中国叙事文学提供了叙事元模式这个理念出发,探讨了《史记》在叙事时序、叙事速度上对《水浒传》的影响,并认为《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单传、合传及附传三种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6.
《史记》开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先河,为中国近世小说叙事艺术之滥觞。其小说叙事艺术的超前成熟,代表着古典文学的一个高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叙事名篇,其人物刻画与叙事结构都已臻化境,由此可管窥《史记》小说叙事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史记》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在篇章叙事中有独特的作用,其中叙事时间采用的方式包括顺叙、补叙、预叙,在叙事中可以起到连贯情节、深化主旨、制造悬念的作用;叙事空间结构是通过倒叙、插叙的叙事方式来实现,在叙事中有揭示因果、囊括全局的艺术效果。准确理解《史记》的时空叙事,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和鉴赏《史记》的文本意义和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史记》论赞是司马迁创造的一种史论形式。其议论具有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感强烈;语言生动形象、流畅优美等鲜明特点。《史记》论赞中的众多篇章。可谓是脍炙人口的议论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源头这一理念出发,以《史记》和《三国演义》的关系作为个案,从思想内容、美学风格和叙事艺术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史记》的实录和春秋笔法对《三国演义》在题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影响,认为《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与悲剧风格、叙事虚构等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中现存的东周列国戏与《史记》关系密切,杂剧正是在《史记》叙述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但杂剧在叙事焦点、叙事意向、叙事意趣等各方面相对于《史记》叙事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杂剧敷演促进了历史叙述的世俗人情化,个体“人”的精神在军国大事的历史背景中突现出来,同时,传播媒介的转换也给杂剧叙事带来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2.
《史记》论赞是司马迁创造的一种史论形式。其议论具有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感强烈;语言生动形象、流畅优美等鲜明特点。《史记》论赞中的众多篇章,可谓是脍炙人口的议论美文。  相似文献   

13.
始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今年祖龙死”谶言,在唐代部分文献中引作“明年祖龙死”,并由此引发了对《史记》原文的争议。通过对谶言故事的版本及流传的分析,可以发现《史记》作“今年”本不误。“明年”异文的出现,是唐人出于对《史记》系年及叙事逻辑的不理解,而改动谶言原文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左传》以它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多方面借鉴了《左传》的艺术成就,从叙事学角度看,《左传》对《史记》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叙事主体意识、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按:《史记》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即以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其刻画人物技法百变,开后世小说之先河;叙事中兼具抒情议论,抑郁慷慨悲凉之气蓬勃而发;于人物之论赞独出己见,引后世之文豪相与竞评,以刺时政,以浇块磊。此三者,盖《史记》教学价值之核心也。癸巳秋,与所教之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学生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吸纳了我国先秦时期关于文学语言的片断论述,在写作《史记》的过程中,予以发扬光大,在作品语言、作家主体、叙事策略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史记特色的比较系统的文学语言思想,从而把《史记》的文学语言成就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正>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意思即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在叙事上的成就是非凡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独特的叙事技巧带来的艺术魅力。毛纶、毛宗岗父子《读三国法》一文中写到"《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高度肯定《三国演义》一书的叙事艺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节选自《三国演  相似文献   

18.
《史记·项羽本纪》的叙事提供了被重新叙述的全部可能,但是由于项羽人格超出古代中国意识形态能够允许的边界,他失去了能担当所有叙事的主体身份,因此被封存在几个固定的成语之中。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提供了项羽被重新叙述的可能,潘军的《重瞳》是近代以来项羽叙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与《史记·项羽本纪》的互文联系给理解在大众文化霸权全面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叙事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史记》中所蕴涵的情感魅力的具体表现及其生成原因,认为在《史记》一书中,无论是司马迁直接的议论抒情,还是他所使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都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而《史记》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既与司马迁对史学创作中情感作用的理性认识有关,也与他确立的著史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20.
谢红英 《现代语文》2008,(9):122-123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在这封信里,司马迁用无比激愤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遭受宫刑后极端痛苦的心情,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在情感上激愤沉郁,意志上坚定不屈。语言上将叙事、议论、抒情交融为一体,修辞手法运用浑然天成,辞气沉雄,磅礴激越,感人之至。虽然《报任安书》末收入《史记》,但却是学习、研读《史记》必不可缺的一篇文章,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语言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