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派茶馆     
  相似文献   

2.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3.
9月下旬,由中国文化部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承办的“中国文化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活动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举行赴阿拉伯国家预展。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丁伟、福建省文化厅黄启章厅长、泉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郑道溪以及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有关新闻单位及各界人士出席发布仪式并参观预展。该展将于12月赴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正式展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海丝”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长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回眸千年,泉州曾…  相似文献   

4.
尼日利亚的文化史虽可回溯至2000多年前,但其较为近代的历史却与外来文化交融在一起。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化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都对尼日利亚这个曾有“黑非洲文化摇篮”美誉的文化形态产生过极大影响。因此,早于外来文化入侵而在本土形成其自身文化征貌的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明,就成为世人认识和分析具有真正本土特色文化形态的首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作为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化之一,贝宁文化在时间上是最晚产生的一个。因而,它在艺术形态上的技艺水准较之早期艺术则更为细致入微,其审美原则也更易为今人所认同和接受。然而,这一艺术…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化”概念的提出,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本对金沙江化的分布范围、历史定位和基本特征,以及对金沙江化的利用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皖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化”作为一个区域化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在中华民族化发展中有他的影响和贡献,因而应有一定地位,如同齐鲁化、秦晋化等一样是中华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皖化有自己的特点,即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间断性、历史继承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而造成皖化这些特点的原因在于安徽地区的经济、地理和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使皖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的安徽学子。  相似文献   

7.
8.
拉脱维亚和中国建交10年以来。两国化交流频繁。越来越多的拉脱维亚人热衷于了解中国5000年的化。中国也在逐渐地了解拉脱维亚。在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拉脱维亚之际。我愿把拉脱维亚的管风琴化介绍给我的中国朋友。  相似文献   

9.
李巾 《华夏文化》2005,(3):35-36
雷峰塔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古塔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几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游赏魅力超乎寻常的名塔之一.从民俗文化的意义上讲,《白蛇传》的广泛流传,与这座七级浮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许多人心目中,雷峰塔已不是一座普通佛塔,她是承载神奇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化见证.白素贞这个神话中的妖而人者,虽然只是传说,在世俗知名度上却远超许多历史人物,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已经成为自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自古有之 ,远在原始社会末期 ,人类便有了有意识外出旅行活动 ,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旅行活动逐渐增多 ,但这不算是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交换和经商贸易 ,以消遣为目的之旅行 ,不光人数少而且仅限于少数特权阶层。我们现在所指的旅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旅游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旅游业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 ,被誉为 2 0世纪的经济支柱 ,在战…  相似文献   

11.
张楚 《华夏文化》2005,(2):50-51
法国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不久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型展览,展示了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各式各样的广场。它们是欧洲各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缩影,是各国兴衰变迁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李巾 《华夏文化》2006,(3):56-58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既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又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40年之久。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中,西安是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一个。特别是周、秦、汉、唐,都是统一的大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西安以其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一种厚重素朴的气息,众多王朝的建都更使西安增添了神秘感,具有一种不可亵渎的尊严。  相似文献   

13.
“光州固始”的历史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斌 《寻根》2009,(1):4-7
“光州固始”,一个将豫、闽、台三地永远联结在一起的历史地名,一个闽台人心目中的圣地,一个南北文化交流的永远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进入新的转型时期.总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原有的思想、观点、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重新评价,进行一番历史的挖掘和现代的解读,力求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以期借鉴其具有活性因素的精蕴,服务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中 《寻根》2005,(4):118-122
杨姓在历史上何时正式形成?谁为杨姓始祖?杨姓直从何年代算起?由于历史文献的不详和对历史文献的不同认识和判断,因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结论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高强 《华夏文化》2005,(2):24-26
宝鸡古称陈仓,因位于关中西部,旧属凤翔府管辖,故而又称西府。西府地区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及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西府民俗文化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和“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四海 《世界文化》2003,(4):44-45
厕所应该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厕所的历史自然也就相当久远了。据记载,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厕所设施是公元前1700年罗马人的遗迹,他们在河流旁设计类似坐姿的简单木椅,利用水流顺势冲走排泄物。到了十九世纪,欧洲发生的黑死病死伤惨重,于是人们开始将卫生污水下水道与清水水源管路分开,从而加速了马桶的发明。1746年,英国人AlexanderCummings运用一个简单的滑动阀门,控制S型管与用来储水的碗状容器的两端,成为马桶的原始造型。马桶的缩写WC,就来自于英文WaterCloset(储水器)。早期马桶外型十分简单,以陶瓷为材质、讲求功能性,毫无造型…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华夏文化》2000,(1):25-27
中国酿醋历史久远,作为酸性调味品的醋,早在汉代就成为人们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的日常生活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显现着它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川江上,人们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且颇有影响力的航运化,对该化的阐述偶见于字,而对该化的成因则讨论甚少。作通过对川江流域的自然地貌、物产资源、航运历史和化积淀等方面的讨论与分析,探讨了该流域航运化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