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施洁琼 《林区教学》2020,(7):100-103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学派,其基本理念、观点和治疗方法给大学生异常心理的干预带来独有的价值和贡献。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阐述当代大学生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大学生心理异常的对策:无条件积极关注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建立同理心,尊重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创建自由适宜的心理咨询干预环境;运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社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著名派别,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不能仅以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来衡量,20世纪所有涉及人的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在历史、文艺和宗教等领域引发了显著的发展和变革。精神分析对历史、文艺和宗教既有贡献,也存在着缺陷。精神分析虽然没有证实的研究证据,但对社会文化成果的理论分析,以及寻找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因果关系,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先生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它是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吸取了梦的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人本心理学、东方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斯皮茨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者.他的理论主要针对生命头两年,尤其是第一年的婴儿,将其间发生的微笑反应、陌生人焦虑和摇头说"不"作为心理发展的三个指征,以此来描述自我与客体关系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婴儿两种心理病理学,并提出依恋性治疗方法.尤为可贵的是,他将精神分析的临床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同时积极采用测验法和电影方法,进一步推动了精神分析向正常心理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主要派别,一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的精神分析派,二是非精神分析的各派,其中以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最为主要。行为主义心理史学代表人物哈维·阿谢尔的服从权威理论可以帮助读者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6.
探讨公诉人的心理应激与防御机制,有助于提高国家公诉人的公诉效率和应对效能.本文立足于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生理性应激神经系统理论从环境需求、外界刺激源、认知评价模式、反应系统等方面对公诉人的心理应激与防御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海伦妮·多伊奇是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学家、女性精神分析的领袖和先驱者。她根据自己的母性经验和临床经验,提出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精神分析理论。她通过强调认同来探索女性的心理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首次将女性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青春前期、青春早期、青春期和母亲期。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进了弗洛伊德对女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心理治疗是指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人际帮助活动。是一种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异常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人性观,认为这三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治疗时应结合我国实际,创新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影响也很深远。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于女性心理论述主要集中在俄狄浦斯期。多伊奇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多伊奇首次系统描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女性心理学理论基础。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examined individual difference predictors of cheating, 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several important personality variables (the Big Five, perfectionism, and subclinical psychopathy). Moreover, insufficient use has been made of concrete indicators of naturalistic scholastic cheating. Using a computer-based behavioral measure, we examined the correlates of multiple-choice exam cheating in several large undergraduate classes. In Study 1, 291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comprehensive battery of personality measures. Their cheating on several subsequent exams was best predicted by their level of subclinical psychopathy. A possible artifact is that those high in subclinical psychopathy are less scholastically competent—a factor known to predispose cheating. To address this possibility in Study 2 (N = 150), we included measures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a pre-course knowledge test. After controlling for both ability and prior knowledge, subclinical psychopathy remained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cheating behavi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ethnicity and major did not add significantly to the prediction of cheating.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of chea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霍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在精神分析思潮的发展历史中,她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对童年期经验的重视等思想及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又系统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在精神分析中引进了社会文化的因素,确定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新精神分析)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洛丽塔》男主人公亨伯特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丽塔》中存在大量对主人公亨伯特内心世界和无意识领域的描述,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弗氏的这些理论为分析亨伯特的人生悲剧提供了新的视角。亨伯特幼年时期两次失败的性经历,以及成年后他的白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动态失衡是他的心理病因,同时也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Sons and Lovers is an autobiographic novel by David Herbert Lawrence.Since it came out,various criticisms went on and on.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Freud’s psychoanalysis,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Oedipus complex in this work as well as its embodiment.  相似文献   

15.
容格的心理分析学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但却比弗洛伊德的视野更为开阔,他把心理分析美学从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领域拓展到了文化人类学的领域,用集体无意识改写与拓展了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并对原型以及象征作出了自己独到的探讨,他的理论要比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更丰富的美学内容与更明显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精神分析学派浑然天成的使命。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以至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等,精神分析学派系开枝散叶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其家族成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回答方式的流变史。时至今日,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依旧瑕瑜互见,这也导致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争议,但是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在心理分析治疗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訾议的。  相似文献   

17.
李一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99-101
《欲望号街车》集中体现了美国南方剧作家纳西·威廉斯"雌雄同体"的创作美学,剧中人物布兰琪和斯坦利也正是威廉斯该种创作思想阴阳两性在文本中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The mental health of graduate counselor trainees was examined. Trainees demonstrated more psychopathy than did the normal population on 6 of the 10 scales used.  相似文献   

19.
狄金森在诗歌创作和情感世界两方面所遭受的悲剧性的挫折使得她的人格产生了裂变,这些在狄金森的作品及书信中得到了体现。文章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剖析了她的恋父情结及其移置失败后的从自虐到白恋,最后选择隐居并钟情于死亡诗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ichel Foucault's corpus and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He argues that Foucault had a complex and changing relationship to psychoanalysis for two primary reasons: his own psychopatholog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expressed desire, and due to an ineluctable contradiction at the heart of psychoanalysis itself.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Foucault's personal and scholarly interest in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tracing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shift in his thought and work. He then argues that Foucault's critique of psychoanalysis can be extended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estern educated subject, and that Foucault ultimately resolved his personal dilemma in relation to psychoanalysis by rejecting the ‘will to knowledge’ and refusing the notion of a stable and fixed ident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