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设题考查错别字,主要是督促社会用字走向规范化。深入研究多年高考字形题,笔者认为字形设题主要考查以下两类字:一、以形混字,其中又分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考查则多以形近音同字为主,以形近音异字为次。(1)形近音同字,如:精萃(精粹)吻颈(刎颈)偿试(尝试)竭泽而鱼(竭泽而渔)蕴籍(蕴藉)痉孪(痉挛)搏弈(博弈)吓马威(下马威)振耳欲聋(震耳欲聋)熏淘(熏陶)眼花瞭乱(眼花缭乱)咳不容缓(刻不容缓)发贴子(发帖子)。  相似文献   

2.
谢朝国 《高中生》2010,(33):6-7
【考点精析】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等级为A级。考查重点:形近字、同音字、错别字等。考查难点:错别字、形近字。设题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给出四组汉字要求判断正误  相似文献   

3.
考测点导航 1.区别同音字、近音字的字形。2.辨识形近字。3.识别音同、形近字。4.注意现代汉字的规范。典型题点击 一、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2002年全国高考题)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味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2001年全国高考题) 【解说】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汉字的书写是较为复杂的,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不论是对于把汉语做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汉语科目考试中的重点。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一个标准。下面我们从学生实际错误着手分析中小学生使用汉字时出现的字形偏误,进而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考点概说】“拼音汉字”题的考点主要有: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判断读音的正误、判断词语、短语、句子中汉字书写的正误;改正错别字;辨别异字(包括形近字)同音现象;会查字典。  相似文献   

6.
陈蒙 《新高考》2004,(9):9-11
如何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研究近六年(1999年~2004年)的高考字形考查题,可以发现:凡是书写为错别字的,均是别字,而非错字。  相似文献   

7.
谢朝国 《高中生》2010,(11):6-7
【考点精析】 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等级为A级。 考查重点:形近字、同音字、错别字等。 考查难点:错别字、形近字。  相似文献   

8.
(一)字词     
考点扫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近年中考语文试题,字音、字形及词语这一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和把握,常见题型有:1.给汉字注音,或判断字音对错;2.改正错别字,或对错别字进行判断并作出修改;3.根据拼音写汉字,有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查;4.判断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常见题型是成语选择题。  相似文献   

9.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命题说明]《考试说明》中对“字音”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等级为A。即只考查辨识、确认(汉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而拼音拼写规则不在考查范围之内。[考查内容]纵观近些年高考语文“字音”题,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多音多义字、形近字、形声字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考题中,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考查一直是热点,题型全部为选择题,要求考生“选出有错别字的项”,或“找出没有错别字的项”,或找出错别字有一定限制的项。命题材料多出自教材的基本课文,也有课外读物中常用且有一定难度的词语。从试题的具体情况看,历年来只考词语(包括成语)中的别字。原因在于它们因音同、音近、形似、义近或多音多义而易混淆,和“正确识记”相悖。从近两年的考题看,  相似文献   

11.
字形辨析     
[考点指针] 关于汉字字形的考查,《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能够“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高考考查的汉字,一般都是大家熟悉但容易用错的字。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意同(近)而误,如2002年考题中把“随声附和”写成“随声附合”;二是形似而误,如2001年考题中将“气概”写成“气慨”。  相似文献   

12.
高考题中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特点是给出词境或语境,让考生辨析词句中的一两个错别字。试题中的材料主要是常用而且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形声字、同(近)音字,据此,我们概括出巧记字形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邓艳平 《现代语文》2014,(4):157-159
纵观各省份历年的高考真题,虽然几多改革,但是对字形的考查这一考点从未被改动,而且分值有增无减。以安徽省为例,2012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对字形考点的表述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此表述包含两个能力层次:一为识记,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词语中的错别字,考查学生的字词基础知识,能力层级较低,分值为3分;二为正确书写,指的是作文中错别字扣分,较之往年力度有所增大,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测试的实践性更强了。综观全国各省份历年高考真题,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与安徽省类似,以选择题考查形近字、同音字,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这是最常见的形式,2012年山东、江西、湖北、安徽、湖南、重庆、天津、四川、北京等省份均采用了此形式,能力层次基础,考查考生的字词积累。2.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错别字,侧重语言运用,能力层级提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考点解说]自’98起,高考考试说明语音考点不再沿用“正确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提法,要求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从’98的高考语音题看,比较好的体现了修改后的意图,只考考生对常用的3500个汉字的字音是否能认准,能记牢。针对高考进行模拟训练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一字多音;②报刊常用词语字音;③形近音近字的读音;④易读错字的字音;⑤常见且读音特殊的名词的读音等。题型上仍以单选题为主,一般不会出提供汉字而要求考生注音的题型。[强化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5.
在对“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点的考查中,命题人往往把错例锁定在容易混淆的音近、形近字上。为了夯实知识储备.提升判别能力,笔搜集了近年来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模拟试卷.从中遴选出了100组点占率最高的极易混淆的音近、形近字。  相似文献   

16.
高考前夕的语文复习如何明确重点?在对2006年的高考命题和《考试说明》充分研究之后,我归纳出三个突破口。一、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字音:考试范围以常用多音字为主,声调不作为重点。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常用多音字”是指不涉及古音、异读现象的多音字,大概有320个,其中需要强记的不超过50个。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自己常错的重要字音,进行强化记忆。字形:考试内容包括能区分形近字、同音字,辨析错别字等。考查重点是词语(包括成语)中的形近字、同音字。结合作业和考试情况,我们可以筛选出200个易错词语强化记忆。词语(包括…  相似文献   

17.
一、考查新趋势汉字起着传承文明、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正确书写汉字是对高中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大部分省市都十分重视考查“正确书写汉字”,而且选料范围有所拓宽。2004年之前,“正确书写汉字”考点选择的语料仅是二字和四字词语;2004年之后,三字词语和多字熟语进入命题者视线。仅就三字词语而言,2004年高考试卷字形题中出现三字词语的有两套,2005年增至五套,2006年达  相似文献   

18.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将该考点规定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所谓“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考查特点是:考题所选字以常用的现代汉字为主,注重考查词语中字的读音,重点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和习惯上误读的字、难读字。在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形式分五种:①找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②找出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③找出所给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④找出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⑤找出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金题解析]1.下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涉及的几组音同音近词均取自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1卷第2小题,原题是这样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质疑无可置疑符合随声附合 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  相似文献   

20.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8题为语文知识及运用题,分值虽然只有21分,但是涉及到读音、字形的识记,标点符号、成语、词语、病句、虚词、句序的辨析和使用,考查内容相当广泛,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参照《考试说明》和’96高考第Ⅰ卷单项选择1——8题,不难发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保持了命题的相对稳定性。这八道题中头两题辨识加点字的读音、错别字,跟’96一样,分值各题2分,同属识记能力层级A;甚至两份试卷的第1题每个选项都是三个词语(前两个为双音词,后一个为四字成语)。第4题、第5题考查使用成语的辨析和选用词语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