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阁与皇帝独裁明朝建立后,承元旧制,设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设行中书省总揽一省政务.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废行中书省,设布政、按察、都司三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和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相属,都直接听命于中央.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废中书省,罢丞相,以府、部、院、寺等衙门分理全国政务,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朱元璋为便于总揽大权,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并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但实际上朱元璋还是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相似文献   

2.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定国号为明,改元洪武,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由于中书省“百司纲领,总率郡属,”权力极大,易对皇权形成威胁。恰好,此时出现了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事件。明太祖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皇权,断然采取措施,于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且“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至此,废除了自秦以来实施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帝方自操威柄,”集大权于一身。传统的说法是,明太祖废除丞  相似文献   

3.
明朝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达到空前高度.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沿袭元制组织中央政府机构,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中书省总管天下政事,丞相统率百官,对政务有专决的权力.象一切封建帝王一样,朱元璋不能容忍相权对君权的挑战.从明朝立国的特殊性来说,朱元璋本人出身极其寒贱、权欲极大,眼见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明太祖实录》卷59),更考虑到皇太子懦弱,皇太孙年幼,朱元璋决心在诛杀威慑皇位的功臣的同时,永远地废罢丞相制.  相似文献   

4.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丞相,罢设中书省,国家政权分归六部.同时,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事的辅佐机构也在不久建立起来,并对国家政权运行机制的产生起了重大政治效能.本文从两方面浅谈明朝内阁的建立、形成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5.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升六部的官秩。接着先后置四辅官和殿阁大学士,这些官只是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朝廷大政的商议。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太祖敕谕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卿、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在这里提出的中枢结构可概括为两句话:“六卿分  相似文献   

6.
经历十几年的治国实践后,朱元璋终于走出丞相“任非其人“的认识“误区“,看到了丞相之制所具有的潜在权力威胁,因而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并以祖训规定以后永不复设.这样,宰相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而由此引发一些新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经历十几年的治国实战后,朱元璋终于走出丞相“任非其人”的认识“误区”,看到了丞相之制所具有的潜在权力威胁,因而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并以祖训规定以后永不复设。这样,宰相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而由此引发一些新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清代内阁     
一清代內阁之由来我国自明代始有內阁。设內阁的本意是避中书省之名,其得名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以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阁。”《词林典故》亦云:“永乐初,命编修等官于文渊阁参预机密,谓之內阁。”明初,原亦以宰相佐政,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谋反”,遂下令废中书省,分立六部秉政。由于皇帝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得不设四辅官帮助阅读公文、草拟政令及处理其他政事。十五年又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像(上左图)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1352年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以后成为起义军领袖之一.1368年他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政权.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改革了政治机构:中央取消中书省,设六部管政事,都督府管军事,都察院司监察,分别对皇帝负责;皇帝兼行丞相的职权.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兴修水利,鼓励移民垦荒、改革土地和赋税制度等,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明青花竹石芭蕉瓷盖罐(上右图)  相似文献   

10.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监察制度,其监察机构监察职能的实施,反映了朱元璋的制衡思想,这一思想有利有弊,其相互监督,独立行使监察权,廉洁官吏队伍的作法在客现上使洪武朝吏治焕然,并为明前期的政治清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君主权力大为加强,清朝承袭下来。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也是明清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问题设计1:明朝为何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第一,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  相似文献   

12.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监察制度,其监察机构监察职能的实施,反映了朱元璋的制衡思想,这一思想有利有弊,其相互监督,独立行使监察权,廉洁官吏队伍的作法在客观上使洪武朝吏治焕然,并为明前期的政治清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初洪武年间的科举间行是科举制度史上一件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事件。历来著述对此事产生的原因都沿袭明太祖朱元璋“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的成说。本文否认了这一传统观点,并认为明初知识分子对新王朝采取徘徊观望的态度、科举未能达到加强和巩固统治的目的、统治者用各种形式获得了大量人才,充实了各级官僚机构等,是洪武六年朱元璋诏停科举的原因;十年以后,明朝的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也得到空前发展,胡蓝党案以后,官僚机构急需人员补充等等,是为朱元璋于其时下诏重开科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一直被视为沟通“天”“人”的桥梁。作为仰观“天意”的国家机构,其创建、沿革与政局变动密不可分。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在名义上仍属龙凤政权管辖时便创设了朱明政权的第一个天文机构——太史监,初创未久的太史监在职能上已具备日后钦天监的雏形。至洪武三年(1370年)更名为钦天监之前,太史监先后被更名为太史院、司天监。在短短的十数年时间内,明初天文机构的名称进行了多次变更。明初天文机构名称的频繁变更不仅是出于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的客观需求,更是朱元璋天学态度的体现及为应对当前政治环境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元世祖贯彻“汉法”,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确立了皇帝在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废除了汉族地主“世侯”世袭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中书省各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  相似文献   

16.
明(1368年一16科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 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罗贯中著成《三国演义》,施耐庵著成《水浒传》1370年·诏定科举制度,规定八股格式1372年·建嘉峪关,为长城终点1374年·颁《大明律》1376年·废元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和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明朝独特的特务机构,“厂卫”是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集中皇权的工具。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朝臣权力过大导致元朝灭亡,基于这种认识,他在政治层面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官制改革,以达到分割权力、集中皇权的目的,如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与中书省,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并设立“三司”。“厂卫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其中,“卫”是指明太祖洪武年间设立的锦衣卫,“厂”则包括永乐年间的东缉事厂、成化年间的西缉事厂以及正德年间的大内行厂。从性质上讲,两者的职权类似,都是皇帝的爪牙与耳目。从权力或势力大小上讲,  相似文献   

18.
王兴文 《函授教育》2002,(4):109-11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陈梧桐先生《洪武大帝朱元璋传》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对朱元璋研究的新关注,一些学者称赞它“超越吴晗”(王春瑜);是“十年辛苦”,“坐冷板凳的功夫”(张德信、彭勇);“全、深、实、活”,学术创新和治学思想“令人震撼”(高寿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