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种新提法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语文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眼,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种新提法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强调语文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眼 ,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对此 ,笔者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四方面谈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全…  相似文献   

3.
正2013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我们的实践中认为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因生活需要而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能力的综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它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素养对学习其他学科和全面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做了详细的阐述:语文素养以语感为中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诸要素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总之,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要全面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就要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初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所言的语文素养是指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它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通过语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伞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德、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这一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真情演绎文本内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管理的主体,不限定课程开发的内容,因此可以跨学科开发校本课程,也可以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开发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突出“语文”和“校本”两个重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的学科优势,构建多元化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语文学科开发校本课程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目标的多向性语文课程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为知识面全,覆盖面广,与各学科的紧密融合度强,对学生听、说、度、写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加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助、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玉丽 《考试周刊》2009,(33):5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要立足于学生发展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和使用语文这个工具 ,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围绕这个目标 ,我们应树立语文课程新理念 ,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 ,致力于打好基础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树立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偏于理论角度的"素质说",有偏于实践角度的"能力说",也有两者兼之的"综合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段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字看,我以为"语文素养"应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养成的基本的学识、能力、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洽。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语文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