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投掷     
G824.02 9901734投掷训练中发展专门力量的方法学提示[刊,中,Ⅰ]/张英波,林德华,段庆莉//田径.-1999(1).-29-30(XG)投掷//专项力量//方法学//力量训练//训练法G824.114.6 9901735推铅球最佳出手角的运动学分析=Kinematicalanalysis on best pushing angle of shot-put[刊,中,Ⅰ]/谢永文//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4).-63-66表3参4(XG)铅球//出手角//运动学//分析//初速度//高度//出手运用影片分析法对实践中推铅球出手角作了运动学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最佳出手角在实践中应用的局限性,实际最佳出手角应比理论上的最佳出手角小3°~6°。G824.12 9901736推铅球最后用力的教法[刊,中,Ⅰ]/王少川,刘发永  相似文献   

2.
投掷     
G824.01 20033840 投掷项目落地区的计算及丈量[刊,中,B]/朱晓群, 舒晓山//田径.-2003(3).-39图2(LF)投掷项目//落地区//计算//丈量G824.12 20033841浅谈铅球出手方向的训练[刊,中,B]/殷建华//田径.-2003(4).-33(LF)铅球//动作//训练G824.12 20033842正确掌握推铅球用力顺序的练习方法[刊,中.B]/许翔//田径.-2003(7).-30-31(LF)  相似文献   

3.
投掷     
G824.119 20014456推铅球技术中最后用力投掷点的分析与研究[刊,中,I]/王燕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4).-57参3(XH)铅球//技术//投掷动作//最后用力G824.12 20014457谈铅球的考前辅导[刊,中,B]/吴平//体育师友.-2000(6).-19-20(SML)铅球//考前//辅导//方法//教学  相似文献   

4.
投掷     
G824.019 9701459世界最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技术[刊,中]/巴尔托尼茨,顾为群//国外体育科技.—1997,19(1).—51—57表7(XG)投掷项目//技术//优秀运动员//出手//速度//角度//技术风格//铅球//背向滑步技术  相似文献   

5.
投掷     
G824.014.6,G823.014.6 20016034投掷和跳跃运动中的最佳发射角[刊,中,I]/姜永,黄传兵//体育科技信息.-2001-21(2).-8-10图4(SML)投掷项目//跳跃项目//角度//出手//起跳角//力学分析G824.02 20016035对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系统分析[刊,中,I]/马世军,王  相似文献   

6.
投掷     
G824.03 20025897浅谈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技术动作的共性[刊,中,I]/颜春光,何艳华//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18(2).-28-29,86(XH)投掷运动//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技术//动作分析对投掷手榴弹、标枪、铅球器械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助跑、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技术动作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投掷项目的素质训练中,力量素质的训练是一个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投掷铅球的运动技术特征来看,一名成功的运动员在铅球出手前的最后用力过程中,尽可能地增加用力的工作距离,且在不缩短最后用力工作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快动作速度。 铅球的重量是固定的,因而在进行力量素  相似文献   

8.
标枪运动是复杂的多轴性旋转项目,伴有反关节用力的技术动作,且具有一定的正负加速度的投掷运动。就投掷臂而言,最后用力阶段不仅要完成转肩翻肘动作,使投掷臂和标枪处于“鞭打”前的正确位置,增加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而且参与“鞭打”掷枪动作,为提高出手初速度创造条件,其中,肘关节完成由屈曲到伸展动作的技术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标枪项目是在加速助跑后身体高速移动状态下实施投掷动作,技术较复杂,主要要求选手的速度力量和技巧能力,应该比较适合我国选手。 在标枪出手条件中,出手速度是影响标枪飞行距离的首要因素,而合适的出手角度、姿态角等是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因素。选手根据自身特点,应 用适合的投掷技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否投出合适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等是判断选手投掷技术水平的标志。进入“新标枪”时代以后,关于 世界优秀标枪选手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姿态角、迎角等出手状态的研究较为丰富,关于最后用力投掷过程中,脚下节奏与步幅、宽-肩- 肘-腕等关节中心的线速度、膝关节与肘关节角度等也有广泛研究,而对于躯干姿态和各主要关节角度变化的详细研究则有待充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Pe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孙太凤的5次有效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孙太凤掷铁饼最后用力技术阶段的运动学参数与投掷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左脚着地瞬间以及铁饼出手瞬间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运动学参数,同时,在最后用力的初始加速阶段、最后用力的最后加速阶段以及整个最后用力阶段也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投掷     
G824.014.23 9802543投掷运动员的疲劳本质与恢复手段[刊,中,Ⅰ]/崔庆霞//青少年田径.-1998(4).-31-33(DW)投掷//运动员//疲劳//恢复//手段G824.114.6,G804.66 9802544掷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工作的力学特征[刊,中,A]/陈有忠,谢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1).-85-86(MYL)铅球//投掷动作//冲刺//腿部动作//力学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2.
人。beugen n.(铅球)滑步前上体的 前倾Abdaehung f.斜面,山坡人bdrehen n.过杆前过早转休Aodruck m.(链家)蹬地制动Abdruekbein n.蹬地腿Abdrucken n.撑竿跳推起动咋Abd:uekgeseh、vindigkeit f.最后 用力速度(如出手速度,后蹬速度等)Abdruekphase f.后蹬阶段Abdruekstelle f.蹬地点Abdruek von den Startbloeken 后蹬起跑器Abdruekwinkel m.最后用力的角 度(如出手角度,后蹬角度等)abfallen落在后面abfangen投掷出手后为防止过线的缓冲Abfangen(掷标枪最后的)缓冲;(推 铅球最后为防止出圈的)突然跳起人bflugm。投掷物出手,跳跃项目腾…  相似文献   

13.
原地推铅球是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众所周知,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投掷原理表明,铅球出手的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是决定推铅球成绩的三个基本因素。但在日常训练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出手速度不够、铅球出手角度偏低、最后用力过程“掉肘”等较多的错误动作,而且纠正起来比较困难,影响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14.
“超越器械”,是指运动员在投掷助跑的最后阶段,下肢运动快于上肢,髋关节快于肩关节,整个身体移动的速度快于器械移动的速度,使器械落后于身体,取得较长的工作距离,形成最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 在投掷项目中,器械飞行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器械出手的初速度,是指人体运动作用于器械之力,使器械得以飞进的速度。在适宜的角度下,器械获得的初速度越大,飞行得越远。测定表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15%~20%来源于助跑,80%~85%来源于最后用力。所以说最后用力是决定器械出手初速度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公式:V=s/t,我们得知,同样大小的作用力,如果工作距离越长,用力  相似文献   

15.
铁饼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速度 力量性投掷项目,是人体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动作,使铁饼获得尽可能大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以保证铁饼飞行尽可能远的远度。要想取得优异的掷铁饼成绩,铁饼运动员必须具备有强大的全身快速力量、技术合理、转动中能平稳地加速节奏和放松协调用力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力量,还要在快速的旋转中完成爆发性的最后用力技术,使铁饼在离手时能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同时,还应掌握正确的旋转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衔接技术,以便获得尽可能长的最后用力距离,提高最后用力的效果,并使旋转中获得铁饼运行初速度能顺利转化成  相似文献   

16.
投掷标枪的技术过程足一个从持枪助跑到最后用力出手直至恢复到静止状态的一气呵成的连贯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论腿部支撑技术对铁饼最后用力的影响游毓发(广西工学院体育部)提高出手初速度并获得合理的出手角度,是投掷铁饼技术研究的出发和终结,而腿部支撑技术和力量的正确运用,则是完整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铁饼投掷时的预先旋转,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角速度和向投掷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8.
投掷     
G824.02 9904826少年投掷运动员如何利用杠铃发展力量素质[刊,中,I]/潘建中//青海体育科技.-1997.-23(1-2).-42-43参3(TY)投掷项目//少年//力量训练//杠铃//肌肉力量//训练法杠铃,是发展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主要手段。从肌肉用力结构和心理、神经肌肉受大脑皮质的支配分析,提高速度力量应注意的理论原理。指出少年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要注重速度、力量的同时发展,练习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要相结合。在少儿时期力量训练要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在训练的量、强度以及发展肌肉群等方面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原因 肘关节损伤常发生在标枪出手的最后用力阶段;此时标枪的反作用力迫使前臂突然外展,从而造成损伤。当伤者做屈肘、屈腕动作感到疼痛,同时稍加外力做前臂旋前动作备感疼痛时,表明其主要是屈手肌群或旋前圆肌起始部位的损伤。而当医者一手托伤者肘部,另一手稍外展其前臂,伤者感到疼痛,说明其主要是肘关节的尺侧副韧带损伤。 标枪出手时,最后用力技术上要求肩轴向投掷方向转动的同时,投掷臂快速向上翻转,使上体面对投掷方向形成“满弓”。此时,投掷臂在身后与肩同高,上体在标枪出手时的用力顺序是以胸部和右肩带动投掷臂向…  相似文献   

20.
投掷     
G824.05 出手角度投掷训练器制作方法[刊,中,I]/陈跃(长沙市 岳麓区高新博才寄宿学校)//体育教学.-2004,(2).-55 图2表2(LF) 投掷//器材//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