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I0011-I0011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2月24日的报道,美国知名火箭制造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日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一段可重复使用的“蚂蚱火箭(Grasshopper)”飞行测试视频。如果该火箭最终研发成功,将大大降低航天费用。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2,(4):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于2012年2月17日宣布,我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  相似文献   

3.
江燕 《百科知识》2002,(6):9-11
2002年3月25日,我国“神舟”3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道上运行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4月1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着“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现有三种载人航天器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相似文献   

4.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正在研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并进行了初步测试,如果最终取得成功,将大大降低航天费用。这种火箭被形象地称为"蚂蚱火箭",可垂直起落。测试中的"蚂蚱火箭"有10层楼那么高,一共飞行了29秒,上升高度为约40米,随后采用闭环矢量推力和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飞行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实验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短短3年内,“神舟”连续4次遨游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攀登现代科技高峰新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中国建设成就新…  相似文献   

6.
10月16日清晨6时54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一特大喜讯,如同春雷滚滚,震撼着神州大地,也震撼着整个世界。它向全人类宣告: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地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10月15日9时,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预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个圈后,于16日清晨返回。据介绍,在21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杨利伟始终与地面保持密切联…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相似文献   

8.
科技月历     
10 欧洲宇航局成功进行了可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天飞机自由飞行及着陆试验。11 墨西哥一家电视台播放了长达15分钟的墨空军于今年3月5日拍摄到的不明飞行物(UFO)图像。在画面上,可以看到白色的亮点在移动。  相似文献   

9.
神舟一号 公元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飞船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0,(7):68-69
世界首架纯生物燃料驱动飞机试飞成功 由欧洲民航飞机制造公司空中客车(Airbus)主导制造的世界首架纯生物燃料驱动飞机,在6月8日开幕的柏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完成首飞。这架飞机名为“新一代钻石DA42”,其100%采用了海藻生物燃料作为驱动燃料,首次证明了生物燃料技术完全可以独立为飞机的飞行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字宙飞船,并于17日顺利回收,圆满实现了计划中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此举意义重大。再次引起世人关注。针对“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巡天究竟有何异同这个热门话题,本刊特邀我国航天技术专家尹怀勤研究员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网讯(薛英民记者陈瑜李艳)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从自控到人控、从试验飞行到应用飞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相关负责人6月28日表示,14年来,该所研制的飞船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在创新中走向成熟,并已为空间站工程建设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3.
由钱学森、吴阶平、周光召、朱光亚、路甬祥等52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投票评选的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我国载入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和人类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分列该年度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相似文献   

14.
“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 我国科学家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飞船,2001年至2002年,又成功发射与回收了“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飞船。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5.
利箭破长空     
2005年10月12日到17日,神舟六号飞天115小时32分钟,绕地球77圈,飞行325万千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1人1天的太空飞行变成多人多天,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有人参与的航天活动。同时,实现了飞船研制技术的新跨越,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朱梅 《百科知识》2023,(20):4-7
<正>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五号的3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航天员类型。其中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飞天”。  相似文献   

17.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成功完成了9次航天飞行任务后,于1986年1月28日进行第10次飞行。这一天中午,数百万美国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情景,尤其是这些航天员的家属  相似文献   

18.
据《科学时报》报道:由钱学森、吴阶平、周光召、朱光亚、路甬祥等52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投票评选的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和人类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分列该年度中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27日.发射神舟七号任务的长征二号F火箭按照技术流程完成了研制、总装和出厂测试以及充分的各项系统级和跨系统试验,通过了出厂评审.安全性可靠性评估结果较神舟六号任务时均有提高。专家评审一致认为,火箭功能及性能满足工程总体和飞行任务要求:产品技术状态受控.研制质量良好.出现的质量问题已经全部归零或有不影响飞行任务的明确结论:完成了规定的可靠性安全性项目试验,各项准备工作满足载人航天飞行产品出厂放行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科研人物     
在中国航天界,他有着长胜将军的美誉,在四十多年的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正是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十年时间跨越了国外四十年的航天发展路程。王永志是一个技术上既严谨务实,又勇于开拓创新的带头人,40多年来,他为中国航天拼搏奋斗、呕心沥血、成就卓著。现在,他作为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正在神舟号飞船连续4次成功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为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而继续努力拼搏着。他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5任院长,为成功研制我们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