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育人环境变化呈现出新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素材,也对其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本文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在阐述学院校企文化对接发展实践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校企文化对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根据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建设内涵与现状分析,探索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策略主要是:全程对接,将企业文化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融合,将企业文化汇集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3.
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实践范本。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混合所有制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不仅是校企双方相互依赖的内生性诉求,也是高职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育人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能够有效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科研功能对接,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整合共用,促进高职院校形成育人特色。根据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特点,应加快构建以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准绳的合作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规制的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能力提升为模型的保障机制。同时,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必须明确其建设内涵与规范,树立标准基线;建立健全配套支持体系,夯实建设基础;建立评价体系,严把质量红线。  相似文献   

4.
校企对接机制的研究是职业院校开展高质量校企合作、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校企对接的必要性与开展模式分析,并结合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装备制造类专业校企对接的生动实践,从沟通机制、专业设置、教学过程、师资力量、思政工作等五个方面提出深化高职院校航空装备制造类专业校企对接机制的意见建议,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航空装备类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探索已在部分高校开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也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当前以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内涵基础上,即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理解,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有益探索,即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为核心、促进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对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组织形态的创新,也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产物,具有治理体系多元化、服务面向产业化、教育功能综合化等特征。推动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校企共建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互利共赢为追求,加快构建校企利益平衡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具体路径包括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双主体”办学优势,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发挥企业管理团队优势,建立校企共管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发挥双方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呈现多元化趋势。针对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不匹配的问题,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下简称“LED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校企合作订单班、产业学院等合作模式及其特点,针对现阶段LED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如何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养工匠型人才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地方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等措施,才能很好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文章以四川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地方高职院校在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外贸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外贸类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与外贸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必经之路,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之选。本文分析校企文化内涵与构成的异同,提出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对建设有外贸企业文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走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道路。本文从课程改革、制度建设、文体活动、校园环境、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探究依托柳州地方电力企业,将供用电技术专业技能竞赛的舞台搬到企业,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创新举措,分析校企深度合作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技能竞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及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促进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联合区域企业共同培养合作企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在达成人才共育理念共识基础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措施与手段。它既是高职院校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区域企业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选择。"校企共育"需要以"人才供需联合体"和"共育性人才培养机制"为保障,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对接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将有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人才供需对接、人才能力对接和人才成长对接,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有利于强化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达到专业技能培养与科学人文素质的有力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够规范;企业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人才培养难与企业对接;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其人才培养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大校企合作政策法规支持;企业转变合作观念,对接人才培养转型;深化育人模式改革,达至人才培养要求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学力"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追求,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高学力"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目标体系、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为高职院校培养"高学力"技能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有着共同的利益关联,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联合创办的中兴通讯3G学院的实践,对"校企合建利益共同体,共育高质量高职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三层对接”办学模式,是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实施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社会服务、师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力求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核心要求是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和企业文化认同。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应着力把民营企业理念引入校内,实现校企文化"零距离"对接,同时把课堂教学移到民营企业,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并将民营企业经营引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对接模式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是高职院校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建立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专业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产学研平台等多种平台的集合体,是满足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基于此,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出发,从创新学院管理、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优势特色项目等方面探讨平台的运行与维护,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形式、途径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渗入企业文化,使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企业特色的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