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  相似文献   

2.
王翠苹 《成才之路》2013,(18):49-49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数学空间,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寻找生活感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数学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堂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数学模型和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密切了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将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现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着手,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初中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理念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从而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初中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相似文献   

8.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它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缩短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的要求。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搞得更活、更实效呢?我在这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1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在课堂上。我尝试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即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雪菲 《云南教育》2004,(16):39-40
在听课和对学生的检测中,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困惑。我们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数学却只是机械、重复的运算,枯燥、冰冷的数字,似乎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参加数学考试罢了。鉴于这种状况,我一直在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产生、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周泽梅 《小学生》2011,(4):39-4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杜金莲 《辽宁教育》2013,(11):27-2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学习与感受数学生活气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世界,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价值所在。本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科学地捆绑和衔接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数学常识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教师应当熟悉掌握教材的核心架构,善用生活经验作为基础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场景。  相似文献   

16.
马兴 《成才之路》2011,(7):16-I001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这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几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实际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  相似文献   

18.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我们必须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从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产生、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的数学。作为教师,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