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发达及发展中国家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疗法在Ⅱ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学者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文章通过文献法,综述、分析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中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方式的研究进展,为制定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及其运动处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多食、肥胖、运动不足,导致身体组织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因此,适宜的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运动强度以采用中等强度较为适宜,这对降低血糖和尿糖有明显作用。运动中有效的保持时间必须达到10—30min,同时注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配合。  相似文献   

3.
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量化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和B组(41~60岁),并根据体重指数(BMI)再各分为两个亚组(BMI<25,为A1、B1组,BMI≥25,为A2、B2组)进行研究.结果:3个月运动后,与运动前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总胆固醇除B2组外均明显下降(P<0.01),甘油三酯仅B1组有明显降低(P<0.05),腰围、臀围、体重在BMI≥25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但在BMI<25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量化运动处方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该系列量化运动处方为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自身的运动处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作为糖尿病常规运动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在现今社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安全运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敬浩  曹阳 《体育与科学》2003,24(4):67-68,72
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16人,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10人),另一组为随意运动组(6人)。各自进行每天1小时,为期3个月的运动锻炼,观察锻炼前及锻炼后空腹、安静状态下的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其中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者6人,NPY水平下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4人,NPY水平升高。而随意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表明了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其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Ⅱ型糖尿病(DM2)及餐后高血糖型(糖耐量降低,IGT)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加饮食控制的疗法,其疗效常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采用运动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运动,达到防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在国内外兴起。以前的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以太极拳运动处方为主的康复运动方法,探讨应用综合疗法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规律运动对干预组进行12周干预实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规律运动,两组均检测血糖等指标、测量体质状况、SF-36量表。结果:实验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血糖等指标、体质状况、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律性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血糖降低、体质增强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需要结合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更为专业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与方法的支撑,这就要求医务科研人员在给糖尿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有关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脱离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并不能给予患者科学的健身指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运动处方制定与运动训练学原理方法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方案的制定流程出发,将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性的干预方案,为今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根据不同训练方法而设计的运动方案分别为持续干预、间歇干预以及重复干预方案等,不同的方案对患者机体血糖控制的调节作用也不同,需应用次日晨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来分析不同方案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效果,判断运动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苏州地区48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探讨长跑和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组锻炼前后比较,发现长跑和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有积极的意义;其中长跑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而各组间锻炼效果的比较表明,长跑二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究运动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向患者普及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其体质,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方法:通过对社区医院109名40~69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并于实验前、中、后期对受试者形态、机能、素质及糖脂代谢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同期对照组和组内干预前相比,12周末运动组的体重、BMI、收缩压、TC和TG显著降低(P<0.05),12周末的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显著增加(P<0.05);6周末和12周末运动组的肺活量、HDL显著增加(P<0.05),6周末和12周末运动组的选择反应时、FPG、2hPBG、HbA1c、LDL显著降低(P<0.05)。结论:12周运动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形态、素质和机能指标,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其中对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FPG、2hPBG、HbA1c水平,提升HDL水平,降低TC、TG和LDL水平,更好地调控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