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语言感性意义的特殊效果,使得人们在修辞中对此刻意求工、求准、求切,力求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性体验,诱发读者的联想。修辞中激活语言涵义的根本方法就是使语言与语境高度匹配,趋近于“唯一化”。修辞学家张弓提出过“寻常语言的艺术化”这个概念,为修辞界广泛接受。它指的是一些  相似文献   

2.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概说修辞 一、古老而年青的学科 修辞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1932年4月出版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兼顾古今作品的修辞学著作,对修辞的性质、任务、功用和研究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 二、修辞的涵义修辞通常有四种涵义,即指修辞现象、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学。1.修辞现象是指对语言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语言现象。2.修辞  相似文献   

3.
英语修辞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它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那么,什么叫修辞?不同的语言学家对它有不同的解释。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往往可以造成超乎寻常文字、寻常方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  相似文献   

4.
一、修辞部分(一)重点概念解释:1.修辞:有三种涵义.①指修辞活动,即人们在交际时,为求传情达意的适度而精心选择或变异语言材料的一种活动;②指修辞规律,即调整和修饰语言以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③指修辞学,即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表达不仅要内容正确,感情健康,而且要文辞巧妙,精彩动人."修辞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辞语的所有效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修辞的神奇就在于它能使寻常辞语艺术化,给人以探不尽的韵味."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而修辞出新,文句有意蕴则让这"亮点"更加熠熠生辉.在众多的修辞手法当中,比喻特别引人注目,它做文章语言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直观地体现出来,正如著名散文家秦牧在<语林采英>中所说的: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在社会演进与语言发展的历程中广泛地采纳语言的各种积极因素而熔炼出来的一种固定短语.它沉积着各种语言现象.就修辞而言,它几乎包容了所有的辞格.人们要透彻地了解成语的丰富涵义,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实际用法,充分地发挥其表达功能,就必须仔细地分析成语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在网络语言中,语言符号被空前地"视觉化".网络语言特有的语言环境给形貌修辞提供广阔的天地.重点浅析网络语言的图符修辞、字形修辞、标点修辞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提升作文语言表现力,需要掌握几点修辞学知识,包括多样的修辞格、寻常词语艺术化、段落篇章修辞以及符合题旨情境地运用修辞。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角度看,名词的指称性是名词成为语言范畴的根本动因,名词的属性义依附于指称义。在一定的环境中,属性义可以被激活,激活的程度在语言中表现为一个连续的等级;属性义有寄生性、游移性、综合性等特点;属性义在修辞上有多种表现,体现出不同的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的感性特点和儿童精神成长的美感需求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感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运用美学理论,利用语文学科中美的元素、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培育。具体的做法有:活化形象,在琅琅书声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含英咀华,在涵泳揣摩中体会语言的精当美;立象尽意,在还原想象中品味语言的意蕴美;言近旨远,在静思冥想中领略语言情理美;互文和解,在文本重构中激活语言的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语音修辞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它能使英语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语音的变化又能烘托出语义,使人感受到事物的内在涵义。语音表达手段不仅在口语交际中至关重要.而且在书面语有明显的修辞和文体功能。恰当地运用语音的表达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表情达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词语教学不但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担负着发掘教材的语言美、提高学生文章鉴赏力的重要功能。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集中在词语典雅、修辞曼妙的语句上,而忽略了看似寻常的词语。其实,"看似寻常最奇崛",文本的表达特色常常蕴藏在寻常词语的使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透过寻常的词语,破解表达密码,体会作者表达和运用寻常词语的妙处,使学生受到语言的熏陶。一、聚焦相同词语,领会独特的表达视角同一文本内经常会出现相同的词语,教师应如"猎犬"一般,以敏锐的"嗅觉"捕捉、研读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些文本使用相同的词语非但不  相似文献   

13.
论转义修辞在话语活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构造观念的过程中,以转义修辞的方式加以审美地把握,并由此建构了我们的认知.转义修辞建构认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主观观念,首先通过语言以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人的判断、理智甚至思维.新诞生的话语欣喜地以审美击破旧的认知、构建新的认知,这体现了审美与认知的统一,转义修辞通过确立审美认知解构了概念认知.  相似文献   

14.
戴蔚 《现代语文》2007,(8):74-75
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指的是语言的艺术性.现代汉语中,把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称为"修辞",修辞离不开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以既定的内容和语境为依托,从语言材料入手,看其采取的修辞方法是否恰当,产生的表达效果是否理想或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韩寒作品词语修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寒是中国文坛"80后"作家中的标杆人物,其作品语言秉承了钱钟书"修辞立其诚"的精神,讥诮峻厉,针砭时弊,冷静中不乏热情,幽默中透见睿智,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本文将从词语的陌生化和词语的艺术化两方面分析韩寒作品的语言修辞,并探讨语言修辞产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我以为,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了无生命的,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文论家叶燮的<原诗*内篇>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思想,尤其是他对诗歌修辞的核心问题--"活法"的深刻论述,对我们认识诗歌语言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诗歌修辞的角度,结合叶燮在文中的有关论述,对 "活法"的概念、"活法"产生的内在必然性、诗人素质要求以及诗歌语言变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修辞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一门艺术,是语言表达的高级手段,是语言美的集中体现。大学英语课文标题中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充分体现标题涵义深刻、言简意赅的特点和功能,使其显得更加醒目、雅致、发人深思,引人入胜。本文拟对大学英语课文标题中的修辞特色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0.
汉语旅游语篇英译中存在的"过度"和"不关注信息接受者"的现象是一个同题的两个方面."过度"就是"不关注信息接受者"的表现,这与译者不了解汉英语言不同的修辞特点紧密相关.汉英语言不同的修辞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汉语旅游语篇的过程中要注意视角的转换和调整,变"过度"为"适度",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修辞要求,以得到目的语读者这一信息接受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